“皇上,您不是為了船的事,那為何如此急切地召我們入宮?”
朱元璋未答,轉而向身邊的宦官吩咐道
“抬梭織機進來。”
“遵命。”
宦官隨即退下,指示士兵將梭織機搬入大殿。
朱元璋手指梭織機,下令
“大量制造此梭織機。”
“愈多愈好!”
“朕欲將大明織布技藝傳至海外,令全世界見識大明織造之精湛,將大明織物遠銷四海。”
“明白否?”
工部官員面露驚訝,隨後心安。
眾人齊聲回應
“遵旨!”
“工部必傾盡全力。”
“批量制造梭織機。”
“定不負皇上厚望!”
朱元璋對工部官員的態度頗為滿意,微微頷首。
他的戰艦與無敵艦隊皆已就緒。
待梭織機制成,大量生產布料,這些布料將搭載無敵艦隊,揚名海外。
況且,
在梭織機制成前,無敵艦隊亦能展現實力。
葉軒曾言,
可用無敵艦隊運送大明商品,如棉布、茶葉、瓷器等,南下與其他國家交易。
梭織機僅關乎織布效率。
大明現有眾多棉布、茶葉、瓷器,隨時可組建船隊遠航。
其一,
可與他國進行商貿往來。
其二,
可暗中探听各國國情。
或許能尋得落後國家,
遣藩王率軍征服,
使它們成為大明殖民地,
一舉多得。
朱元璋命工部官員回去制造梭織機,同時下令組建船隊,攜帶大明瓷器、茶葉、布料等遠航。
數日之後,御書房內,朱元璋正批閱奏章,官員前來稟報
“皇上。”
“遠航貿易船隊已組建完畢。”
“即將啟航。”
“您是否親臨港口,目送船隊啟程?”
此事重大,關乎大明前程。
朱元璋未曾有絲毫懈怠
“去喚太子來。”
“讓他與我一同前往港口。”
一旁的宦官應聲而去,旋即派人通知朱標。
朱元璋與朱標一行人,氣勢恢宏地邁向港口。
港口處,碧波萬頃,藍天無垠。
天際與海面相接,一片澄澈碧藍。
海風帶著咸濕的氣息,持續吹拂。
港口內停泊著數十艘戰船,其上士兵與眾人林立,密布如蟻。
他們正忙碌地將茶葉、瓷器、棉布等大明特產一箱接一箱搬上戰船。
“加速!”
“別拖沓!”
軍士們高聲催促。
朱元璋與朱標抵達港口,映入眼簾的便是這番繁忙景象。
港口的官員望見朱元璋,猛然一驚。
“皇上!”
“皇上駕到!”
港口的眾人瞬間整齊劃一行禮,呼喊聲如雷鳴般響徹雲霄。
朱元璋微微頷首。
“各自繼續手頭的工作。”
“無需在意朕。”
“莫耽誤了航程。”
“遵命!”
港口官員回應,隨即繼續指揮工人搬運貨物。
港口內繁忙依舊。
朱元璋望著這些忙碌的身影,對即將率領船隊進行國際貿易的將領囑咐道。
“朕命你開展海貿。”
“其一,乃為了商業往來。”
“將我大明的棉布、瓷器、茶葉等特產,推向全球。”
“其二。”
“你等在與那些小國交易時,務必探清他們的國情。”
“實力孱弱的小國。”
“皆要在地圖上標注。”
“這些弱小之國,他日必將歸入我大明版圖,成為我大明的領地。”
“朕告知你這些,乃因信任你。”
“萬不可泄露。”
為首將領神色凝重,雙手抱拳。
“遵命!”
“末將定當不負所托,完成皇上大業!”
隨後,數十艘戰艦乘風破浪,揚帆遠行。
“起航啦!!”
“起航啦!!”
“都讓開道路!!!”
“快離開港口周邊!!!”
呼喊聲此起彼伏。
數十艘戰艦緩緩駛離,漸行漸遠。
朱元璋駐足遠望,心中豪情激蕩。
大明海上霸業的序幕即將拉開,殖民統治的夢想即將照進現實。
第121章 梭織機革新,葉軒志在推進大明工業化!
數十艘龐大戰艦,揚帆起航,氣勢恢宏。
三層動力艙內,數百工人揮汗如雨,齊聲喊著號子。
“一二!”
“一二!!!”
他們奮力劃槳,口號聲在艙內回蕩,震撼人心。
戰艦破浪前行。
“右槳劃動!!!”
軍士高聲命令。
工人們應聲而動。
“左右槳同時劃動!!”
軍士的指令不時響起。
他們雖不知目的地在何方,卻只能遵從命令,全力劃槳。
甲板上,海風狂嘯。
為首將領立于甲板,銀甲閃耀,寶劍懸腰,英姿颯爽。
腥咸的海風中,他的猩紅披風獵獵作響。
他手按寶劍,凝視遠方地平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海天一色,無邊無際。
他胸懷壯志。
在這浩瀚無垠的大海上,將有新的陸地與異國等待探索,他們將與之開展商貿往來。
而他責任重大。
除了與海外國家通商,還需探查這些國家的虛實,為征服它們,將其變為殖民地做好準備。
戰艦逐漸遠去,最終消失在港口的視野之外。
因葉軒的介入,大明踏上了全球殖民航行與貿易的征途。
在歷史的長河中,1519年本是麥哲倫啟航之年,卻因葉軒的介入,大明提前了一個多世紀踏上了航海之旅。
歷史的軌跡悄然變遷。
如蝴蝶振翅,未知的風暴或許已在某處醞釀。
工部積極量產梭織機,織造效率倍增。
皇宮內,壯麗的大殿見證著一切,朱元璋端坐于金絲楠木龍椅上,工部尚書在下方稟報。
“皇上,梭織機已量產並投入使用。”
“聘請的織工正操作梭織機,效率遠超普通織機數倍。”
“此乃詳細數據,請皇上過目。”
尚書雙手奉上簿冊,宦官轉交至朱元璋手中。
翻閱數據,朱元璋面露喜色,心中暗贊
葉軒所獻梭織機,效果斐然,效率遠超當下織機。
如此,大明棉布可大量生產,遠銷四海,聚斂他國財富!
朱元璋對葉軒好感倍增。
尚書提及工人日夜趕工,問是否親臨視察。
朱元璋正有此意,于是一行人前往織布工坊。
未至門前,已聞工坊內傳來密集的嗒嗒聲,宛如木塊踫撞,此起彼伏。
這聲音,朱元璋頗為熟悉,正是梭織機運作時的節奏。
飛梭在滑槽間穿梭,撞擊之聲不絕于耳,工坊內的聲響密集如潮水,不斷沖擊著朱元璋的心扉。
隨著一聲吱嘎,工坊大門緩緩開啟。
景象展現于眼前。
眾多織布工人圍坐在梭織機旁,專心致志地勞作。
嗒、嗒、嗒
線在梭織機上交織,布匹逐漸成形。
他們如同勤勉的群蟻,又似機械般不停重復動作。
“皇上!”
突然,一聲呼喊響起。
梭織機的嗡嗡聲戛然而止,整個工坊陷入沉寂,眾人齊刷刷抬頭望向門口。
一位身著黃袍之人沐浴陽光而立。
皇上!?
眾人驚愕,紛紛跪拜。
“參見皇上!!!”
呼聲如潮水般洶涌,震撼人心。
朱元璋頷首。
“平身。”
“繼續工作。”
“無需在意朕。”
他掃視著排列有序的梭織機與跪地的工人,隨後帶領工部尚書等人前往其他工坊巡查。
梭織機的飛梭提升了織布效率,減少了人力需求,還拓寬了布幅。
朱元璋大為欣喜,心中暗贊
這小小之物,竟有如此奇效。
葉軒果然聰慧過人,能創制出飛梭。
有了飛梭,大明織布效率倍增,海外棉布供應無憂矣。
工坊管理官員聞訊趕來,惶恐不安。
“皇上。”
“臣未能遠迎,請皇上寬恕!”
他未料到皇帝親臨。
朱元璋淡淡瞥了他一眼,詢問工坊狀況。
“工坊安好。”
“織布效率倍增。”
“但——”
官員欲言又止,面露難色。
“但何?”朱元璋眉頭輕蹙,“但說無妨!”
“織布速度快了,可棉紗卻不夠織130布之用。”
朱元璋愣了片刻。
他未曾料到,織布效率的提升,竟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
棉紗供應不上了。
“棉紗機的效率並無長進。”
“只是織布機快了,相比之下,棉紗機便顯得慢了。”
“因此棉紗不足。”
官員小心翼翼地稟報。
朱元璋道“此事朕已知。”
他轉身離去,返回皇宮,即刻召來了葉軒。
“愛卿可有如飛梭般的發明,能提升棉紗機效率?”
葉軒一時無語。
朱元璋當他是萬能的?
提高棉紗機效率之法,確有。
但他卻不知如何去做。
先前的飛梭制法,皆是系統所賜。
葉軒正欲開口,轉念一想,自己雖不會,但大明地域遼闊,總有人懂得。
若要構建大明的不朽輝煌,工業亦不可滯後。
葉軒心中有了計較。
他打算推動大明工業的發展。
沉思片刻後,葉軒答道
“確有高效棉紗機,但臣不會制作,需能工巧匠相助,共同改良棉紗機,提高效率。”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朱元璋身著黃袍,端坐其上,威嚴盡顯。
“不會?”
朱元璋驚訝,眉頭微蹙。
葉軒往昔總是無所不能,此刻卻說“不會”,讓朱元璋心生微妙之感。
原來,葉軒再強,亦是凡人。
朱元璋心想,心中略感寬慰。
若葉軒真乃無所不能,那才叫人害怕。
面對不完美之人,更易駕馭。
朱元璋非但不怒,反而面露和煦微笑。
“愛卿之意,莫非知曉改良棉紗機之法?”
“臣曾于典籍中目睹一稱為珍妮機的棉紗機,然臣未曾親手制作,故不通此技。”
“臣僅知其大致原理。”
“恐需匠人協作以成其事。”
“珍妮機效能,可增紡紗速度八倍有余。”
“若珍妮機得以問世,”
喜歡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