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

第532章 此風不可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橫財三千萬 本章︰第532章 此風不可長

    林毅暗自慶幸。

    還好,陛下不是要我對付皇長孫朱凌霄。

    慶幸……個屁啊!

    這下糟了!

    陛下如何得知東瀛之事?還知曉了那里的銀礦?

    莫非,我再三謹慎,仍被陛下洞悉?

    林毅心亂如麻,不禁向新主朱凌霄投去求助的目光。

    朱凌霄“……”

    此刻,朱凌霄恍然,自己似乎早已將林毅之事透露。

    【想是因我出賣林毅,老謀深算的陛下才特別留意他,以至于林毅的一舉一動,皆難逃陛下法眼。】

    【不過,陛下提及銀礦,莫非他也覬覦其中利益?】

    【這倒不失為一個機會。】

    【我早已對東瀛人不滿,此次他們膽敢挑釁,正好借此機會將其消滅。】

    念及此,

    朱凌霄對朱宸微微一笑,道“祖父,東瀛有銀礦嗎?”

    “若我們將其征服,是否就能獲取大量白銀?”

    【老謀深算的陛下既知林毅與銀礦之事,必然也了解東瀛白銀儲量驚人。】

    【這也合理,】

    【若非我派人前往,石見銀礦尚不為人知。以現有技術開采,產量可達全球三成,且可持續數百年。】

    【陛下怎會不動心?】

    未知其數,彼所悉幾何……門扉輕啟。

    何出此言?

    竟藏有可供數世紀開采之銀礦?

    呃——

    即便是心智堅韌如李世民,此刻亦不禁為之咋舌。

    數世紀之銀礦,加之小狐狸所言,其開采量亦是龐大驚人,豈不是等同于天上掉餡餅?

    難怪以小狐狸之挑剔眼光,亦會屢次提及那雲夢國。

    李世民雖不解全球開采量之概念,

    但他深知,此標準必極高。

    至少在小狐狸的認知中如此,否則小狐狸李澈不會以此形容。

    如此看來,

    島國大有可為!

    實則,正如李世民所想。

    以島國戰國時代為例,彼時,整個島國出口白銀竟達九千余噸!

    非開采總量,亦非內耗,而是出口之量。

    出口,意味著貿易往來。

    尚未計入進口,僅是出口……

    此數字,委實驚人!

    要知,至十九年間,世界白銀儲量不過五十六萬噸。

    此乃工業發展後之現代社會。

    而今,

    僅是封建之古代社會!

    對于大唐而言,

    別的不提,皇帝私庫一年若有百萬銀兩,已是難能可貴。

    可想而知,

    此數字何其龐大。

    對大唐助力,又何其深遠!

    正因如此,李澈方在大唐銀錢匱乏之際,念及此地。

    此刻,紀寧已慌亂不已。

    皇上竟知曉我遣人前往島國之事?

    那豈不是意味著,皇上亦已察覺我與皇太孫之私下聯絡?

    紀寧已能預見,明日應天府邸頭條,定是

    “駭!錦衣衛都指揮使斃命府邸,為仇殺抑或是自裁?”

    “疑!皇上緣何對紀寧之死無動于衷,未下令徹查?”

    “悲!紀寧命喪,寵妾攜管家私奔,幼子流離失所,遭乞丐欺凌……”

    樁樁件件,

    令紀寧心驚肉跳,唯恐成真。

    然而,

    身為私下勾結一方之皇太孫李澈,竟泰然自若,還與皇上戲言,欲滅島國?

    “太孫真乃神人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是,他就不懼皇上問責嗎?”

    “你身為皇室嫡孫,皇上無論如何也不會取你性命,但我僅為一介臣子,心中難免惶恐……”

    李毅此刻既感敬佩,又心生畏懼。

    若太孫觸怒皇上,自己恐受牽連,這該如何是好?

    不僅是李毅,朝中百官反應亦頗為強烈。

    “太孫此言差矣,我大邦乃是文明古國,即便興兵,也需名正言順。”

    “兵法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關乎生死存亡。”

    “太孫可知,你一句攻打之言,或將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一位老練的文官挺身而出,言辭激憤。

    其余文官聞此,大多點頭贊同。

    尤其國中糧食匱乏,太孫初登太孫之位,便急于用兵,這該如何是好?

    此風不可長。

    必須將太孫的戰意壓下。

    否則他日太孫登基,頻繁無度地發動戰爭,自己卻無治軍之才,該如何是好?

    不行,必須好好規勸太孫。

    況且皇上英明神武,定會支持我們對太孫的勸誡。

    如此一想,

    其余官員也紛紛站出,各抒己見。

    雖言辭不如老練文官那般直接,

    但主旨無非六個字倭邦不可妄動。

    為何?

    師出無名。

    至少大明不可主動挑起戰端!

    要知道,

    倭邦前任幕府將軍源義滿,數年前還曾朝貢大明,

    雖皇上以其非正統,僅為區區將軍,認為其無朝貢資格,將其遣返。

    但其對大明之臣服,世人皆知。

    更何況,

    我大邦乃禮儀之邦,豈能隨意攻伐他國?

    這些文官的觀點不無道理,只是貴族勛戚們可沒他們那麼“冷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貴族勛戚一听文官之言,頓時怒火中燒。

    “什麼?”

    “你們這些文官,竟敢對太孫指手畫腳?”

    “膽子不小啊……”

    “難道不知太孫乃我等……咳咳,乃我等效忠之人嗎?”

    “竟敢當面指責太孫,看我們如何收拾你們!”

    此時,武官們也按捺不住,紛紛站出來為太孫李澈撐腰。

    這個說“臣以為太孫所言極是,必戰無疑。”

    那個道“不打不足以平民憤,不打不足以……”

    總之,無論理由多麼牽強,

    核心意思就是一個字

    “戰!”

    李將軍遠離官場多時,此番歸來,首次全力爆發,對那些文職官員展開了猛烈的批評。

    這番言辭犀利,讓那些文職官員一時之間竟無言以對,仿佛書生遇到了蠻橫之人,有理也說不清。

    盡管在武將的猛烈攻勢下,文職官員顯得勢單力薄,但他們內心並不畏懼。

    武將言辭粗魯?

    無妨,皇上自會為他們主持公道!

    畢竟,皇上極為看重顏面,絕不會輕信皇太子的無根之言。

    文職官員們滿懷信心。

    皇帝目睹群臣爭吵,文職官員口若懸河,武將蠻不講理,甚至擼起袖子,一副要打人的模樣,文職官員雖心生怯意,但仍強裝鎮定……

    這一幕幕皆映入皇帝眼簾。

    真是令人懷念啊。

    皇帝微微一笑,輕敲桌面,緩緩道“夠了,吵什麼?這里是金鑾殿,不是市井喧囂之地!”

    “朕,已有了決斷。”

    隨著皇帝沉穩的話語,

    李將軍眉頭緊鎖,文職官員們差點就要歡呼雀躍了。

    果然,

    即便皇上再寵愛皇太子,也不會因他的一席話,就輕易挑起一場國戰。

    此番定是對皇太子一番訓斥。

    皇上,加油!

    嚴厲些,好好訓誡,訓出成效來!

    孫兒不教不成材啊!

    文職官員們在心中默默為皇帝加油鼓勁。

    然而……

    “但這一次,皇太子所言不無道理。”

    “區區一個東瀛小國。”

    “當年竟敢派一介將軍前來朝貢大明,這是藐視大明,藐視朕!”

    皇帝冷冷說道。

    听了皇帝的話,所有文職官員震驚不已。

    從滿懷信心,到心如死灰,不過短短十幾秒,一兩句話的時間。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是何意?

    皇上,您這話是何意?這還像話嗎?

    人家將軍前來朝貢,那是因為人家國內實際掌權的是幕府將軍,名義上的君主與實際掌權者,哪一個對您更恭敬?

    顯然是後者!

    您還不滿意?

    更不用說……

    瞧瞧你找的理由,多麼站不住腳?

    幕府將軍向大明進貢之事,早已是永樂元年的舊聞,而今已近永樂九年。

    莫非你還想效仿孔夫子,追究十世之仇?

    文官們心中暗笑。

    武官們則差點鼓掌歡呼!

    “讓你們這群沒見識的文官睜大眼楮看看,咱們太孫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攻打小小的島國算得了什麼?若是太孫他日說草原該平,皇上定會再集五十萬,乃至八十萬大軍出征。”

    “為了博得太孫一笑,皇上什麼都肯做!”

    武官們面露笑意,

    那些曾隨朱武、朱翔北伐的將領,更是心有余悸,相互對視一眼。

    想當初,朱翔未曾多言,朱武突然一句“好,朕正有此意”,便成了他們心中長久的陰影。

    無論他們私下如何商議,始終想不明白,那時朱翔究竟說了什麼,竟讓朱武有如此大的反應?

    甚至,朱武還稱朱翔為那次北伐的首功之臣。

    這讓他們一度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當然,他們不知幻覺為何物,但黃粱一夢、莊周夢蝶的故事卻耳熟能詳。

    其實,在皇太孫之爭初起時,

    他們之所以堅定地選擇了當時的漢王世子,如今的皇太孫朱翔,

    正是因為他們目睹了皇上對朱翔的種種偏愛。

    那種偏愛,毫無底線。

    若朱翔還不能贏得皇太孫之位,那真真是蒼天無眼了。

    如今看來,

    結果正如他們所料,

    最終登上皇太孫寶座的,正是曾經的漢王世子朱翔。

    而那位曾威風凜凜的太子嫡長子,如今又在何處?

    他已被囚禁于府邸,終身不得踏出半步!

    想想看,

    與曾經的大明太子、大明皇長孫相比,

    區區島國,又何足掛齒?

    “這些文官真是大驚小怪。”

    “沒錯沒錯,皇太孫殿下才是真正的永恆之神!”

    “咦,‘永恆之神’?這話挺有意思……”

    “你也覺得有意思嗎?這是我上次拜訪漢王府時,听他們的下人說的。我覺得挺好,就借用過來了。”

    “漢王府,那不是和太孫殿下……難怪這話如此有趣且別致,仔細品味,還頗有哲理呢!”

    武官貴族們以一種看土包子的眼神,瞥視著那些大驚小怪的文官。

    而文官們如何抗爭,

    喜歡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方便以後閱讀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第532章 此風不可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第532章 此風不可長並對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