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國雖無甚貴重之物,卻也有自己的特產。
且諸多國家金屬資源豐富。
如此一來二去,大唐定能獲利頗豐。
“既然你們是來購買商品的,那就快來瞧瞧,此次我們帶來的貨物。”
李辰笑呵呵地說道。
要知道,此次他的商品皆由南方富商牽頭籌備,每一件皆是珍寶。
為了太子之位,他們不惜血本。
定要等到齊王世子他們到來之時,也依舊佔據市場優勢。
畢竟,李壑的貨物,怎能與他們的精美商品相提並論?
那些丘八,豈會懂得欣賞真正的美?
念及此,
李辰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期待與自豪,他讓同樣激動的嵐島國本地老者細細查看他們的商品。
“他們定會因這珍稀之物而瞠目結舌,畢竟即便是在大華本土,此物亦屬罕見,更遑論這偏遠海外小邦?”
無奈。
李承澤並未如願見到對方驚喜的神色。
“就只有這些了嗎?”
老者略顯失落地問道。
“這些還不夠好?”
李承澤愕然。
“沒有故事集嗎?”
“故事集?那為何物?”
尊貴的皇太孫殿下,一時竟對這民間流傳的故事集毫無概念。
稍有抱負的讀書人,皆不屑于此,視為消磨意志之物。
故而,李承澤一時怔住。
望著眼前這位相貌平平卻衣著光鮮的年輕商人,一臉迷茫,
老者不禁輕嘆搖頭。
“罷了,罷了,他們只帶來了瓷器之類,並無故事集,我們走吧。”
老者滿懷失望地對眾人說道。
聞此,
眾人皆感失落,陸續離開了李承澤的大船。
不多時,甦門答臘的本地人全數散去。
留下李承澤等人面面相覷,不明其故。
“這是何故?”
“不是說我們大華的瓷器、絲綢、茶葉皆是外界趨之若鶩的珍寶嗎?”
李承澤難以置信。
他所遇之景,與朝臣們所述大相徑庭。
莫非那些朝臣哄騙于他?
他們怎敢……
若廢黜了他的太孫之位,讓漢王父子得勢,于他們又有何益?
跟在李承澤身旁的中年人亦是滿臉愕然。
此人乃戶部侍郎林浩的族弟,林遠。
林浩身居戶部侍郎之職,正忙于應天國事,故遣其族弟林遠迎接皇太孫。
起初,林遠亦是信心滿滿。
以為此事易如反掌。
未料……
“甦門答臘,我上次前來,他們極為熱忱,此番怎變得如此冷淡。”
林遠微蹙眉頭。
他家族掌管海外生意,察覺異樣後,立即派手下船夫上岸探听消息。
不多時,
消息傳回。
“前陣子,有大華商人帶來故事集供他們如今這些甦門答臘人只想看故事集,對瓷器、絲綢、茶葉皆不感興趣了!”
李承澤“……”
林遠“……”
船夫“……”
旁人“……”
什麼情況?沉迷于故事冊子,連身外財物都不在乎了?
這群婆羅洲人,真是匪夷所思!
幸虧趙淵淵不在場,不然听到這些話,定會心中暗想當然了。
唯有當精神世界貧瘠到一定程度,人們才會刻意追求外在的奢華。
而當精神極度空虛,渴望得到滋養時,
對那些衣食無憂的婆羅洲貴族來說,
再精美的瓷器,再柔軟的絲綢,再甘醇的茶葉,
都無法給予他們更多的滿足感。
他們所求,乃是精神的慰藉。
曾經,他們只需狩獵便能心滿意足。
然而,趙淵淵的那些故事冊子,為他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得以升華。
甚至可以說,對于所有生命而言,精神的滿足遠遠超越物質的需求。
為何柏拉圖的精神之戀能穿越兩千多年,依然璀璨?
為何有人認為醫術救不了國人,而文學卻能?
為何時至今日,眾多國家都渴望文化輸出,
尤其是小國,
文化輸出甚至成為他們的驕傲,乃至國家支持的項目,
一路暢通無阻。
趙淵淵正在進行的就是文化輸出,而且是一種降維打擊式的輸出。
不久,
趙淵明收到了這些故事冊子。
“那婆羅洲貴族說,要我們小心保管他的畫本,歸還時務必完好無損……”
船夫無奈轉述。
不就是幾本故事冊子嗎?那些婆羅洲貴族真是沒見過世面。
真有這麼好看?
趙淵明好奇地翻開冊子。
片刻後,便合上了。
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字,不過是文字的堆砌,毫無藝術價值。
既無唐詩之韻,也無宋詞之美,更無元曲之曲,任何藝術形態都無從談起。
這樣的東西,竟能博得貴族們的喜愛?
他們的品味也太差了吧。
“太孫,我覺得此事蹊蹺,以往從未有人將大明的故事冊子運往海外。”
“而且這些冊子,也並非市面上流通的那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里頭恐怕有文章。”
黃寧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當李明輝瀏覽那些坊間小說時,他也隨意翻閱了幾頁。
他並非李明輝。
他的日常重心始終是國家要務。
閑暇之余,他也會從市集上買些小說來讀,而這一讀卻讀出了問題。
李明輝迅速領悟了他的意圖。
“你是懷疑楚王公子他們已秘密抵達海外,且他們從事貿易的手段正是這些小說?”
“別開這種玩笑了。”
“我們最近得到的情報不是說,楚逸還在京城拖延時間嗎?”
“你得相信你堂兄他們的情報。”
“再說,就他那性子,當初隨祖父北伐時,都能窩在帳篷里,一步不動。”
李明輝不屑地說。
黃凱听了李明輝的話,也覺得有理,他不相信別人,難道還能不信自己的堂兄黃雷嗎?
但如果此事與楚王公子楚逸無關,那就只是個巧合。
無妨。
甦祿只是個小國。
沒了這個國家,還有眾多其他國家。
他們這次帶出來的貨物如此優質,定會找到識貨的買家。
于是,他們滿懷信心地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甦祿並非個例,它只是那些沿海小國的一個縮影。
仿佛一夜之間,這些毗鄰大明的沿海小國都被這些小說所佔領。
他們看到李明輝的船隊靠近,都興奮地迎上前來,但得知船上沒有小說後,又毫不猶豫地離去。
以至于李明輝他們運來的滿滿幾船珍寶,一件都沒賣出去!
並非沒有人想買,
只是他們開出的價格實在太低,
低到李明輝他們非但無利可圖,反而要面臨巨額虧損。李明輝自然不願,于是憤然離去。
他們就不信自己的好東西找不到識貨的買家。
然而……
直到遇見張天霸的余部,他們也沒能賣出一件商品。
這還是貿易嗎?
太荒謬了……
這樣的虧損率,還怎麼跟楚王公子爭太孫之位?
只要把賬目往皇上朱權面前一擺……算了,這虧損的局面已經注定失敗了。
楚王公子即便沒出現,
人家至少不虧不賺,那就已經穩操勝券了。
李明輝的臉色陰沉如水。
“無妨,此事雖未建功,但待征服錫蘭之後,亦是榮耀加身!”
心中如此盤算,
李弘毅望向張偉殘余勢力的滿載財寶之船。
“這些都是賜予我們的?”
張偉殘部望著眼前琳瑯滿目的財寶,面露驚異。
“正是。”
李弘毅淡然頷首。
那些小島國見識短淺,不識珍寶,但這批來自張偉的財物,中原人自能分辨其價值。
且以如此多財寶贈予他們,他們必對我感激涕零。
李弘毅心中暗喜。
雖送出數船財寶,未成一樁交易,看似損失慘重。
但若換個說法,這些財寶非為交易,而是為拉攏張偉殘部,使其為我大唐效力。
如此,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李弘毅頗為自得。
“可惜了。”
誰料張偉殘部的使者卻搖了搖頭。
“可惜何處?”
李弘毅愕然。
“可惜這些財寶,在我們這里已一文不值。”
言罷,
那人在李弘毅難以置信的目光中,從懷中掏出一件既熟悉又陌生的物品。
“如今值錢的是這個。”
他指著那物說道。
李弘毅一眼便認出了它。
正是這物件,害得他們數船財寶滯銷!
“啊啊啊啊啊!”
“究竟何人,如此無德,竟在海外販賣話本?!”
李弘毅心中崩潰大叫。
不久。
皇長孫李弘毅海外奇遇,以圖文形式迅速呈至李弘淵案前。
“這些錦衣衛的畫技,著實不凡,寥寥幾筆,便將李弘毅那小子怒時的神態刻畫得栩栩如生。”
李弘淵邊賞邊贊。
甚至。
李弘淵已知後續發展。
張偉殘部對李弘毅的財寶不屑一顧,堅持要他運回,換取他物,最好是話本。
黃震之弟,黃盛建議李弘毅以黃金換取張偉殘部的支持。
豈料李弘毅一時意氣用事。
“我贈予你們諸多珍寶,你們卻視而不見,偏愛那些文字堆砌的平庸之作。真真氣煞我也!”
“今日,我便讓你們見識見識,何為真正的‘文韻’!”
于是……
李明輝再次率領船隊返回中原大地。
雙腳剛踏上故土,李明輝便迫不及待地將市面上的所有故事集瀏覽了個遍。
遺憾的是,這些故事集皆不盡如人意。
最終,
李明輝自掏腰包,懇請沿海的文人雅士協助印刷書籍。
他將一些自認為充滿美感的文學作品收錄其中,隨後一路送至趙明輝殘部面前。
“這些都是什麼玩意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