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于這片由考驗所鑄就的高塔頂部,時、軒夜也和愛麗絲正好對上面。
軒夜自然也是看到了現在愛麗絲的模樣,時也留意到了這個破損的千禧年校服,其中沾染著不少鮮血般殷紅,老師也不在這里……
難不成——
“事到如今,這便是你選的路了啊……”
軒夜開口直接說道,因為凱伊那邊「死亡」的時候,就是軒夜出手了,現在凱伊應該和軒銘待在一起。
對于軒夜,愛麗絲其實也認識,但……
“白夜前輩,你終究只是一介外人。”
也對,愛麗絲現在的情況也不可能承接關于軒銘的所有,而且現在身上像是代碼一般紊亂的狀態,估計整個人也沒那麼好。
“割舍掉那所謂的「自我」,拋卻你所擁有的一切,到最後,只余下一具空洞的軀殼。你終究還是覺得,在這舞台之上,所有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對嗎?”
軒夜讓時退後。
愛麗絲聞言也有些驚訝,白夜前輩,為什麼會知道這些??
“你……”
愛麗絲意識到了,這位白夜前輩不簡單,不是自己從考驗的一角窺見的那般——
“事到如今,為什麼還執拗的認為我會給出答案?”
“因為答案你早已知曉,你不是他,愛麗絲。”
愛麗絲被軒夜所言的「他」觸動到了一下,為什麼會……
“沒有意義,這片舞台之上,不論我們怎麼掙扎,都沒有意義。”
愛麗絲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時也部署好了攻擊。但軒夜示意讓時退下,自己來就行。
“不,這絕不會是你心底真正的答案。即便你做出了殺死代行者的成績,也給那位老師送上了生命的終結,即便你為此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可你真的以為,這樣就能否定虛妄之中的一切嗎?”
虛妄之中,存在的意義。軒夜其實看的很清楚,或者說,在知道愛麗絲的人格模板有一部分是源自于軒銘的時候,軒夜就大致摸透了愛麗絲的心路歷程。
“答案是不會。因為虛妄從來都與我們如影隨形。反復思索那所謂的虛無、所謂的虛妄,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軒銘悟出的想法,軒夜也深刻的記得。不過,軒銘是一開始就一無所有,愛麗絲是經歷了擁有,再到失去一切的。
但——
“那復仇的喜悅,你為何始終感受不到?”
軒夜直接點明道。愛麗絲也想起了兩人的關系,為什麼……她沒有憤怒??
明明是自己殺了她的老師,也是她的親人……為什麼?
“劇本走到盡頭時,便是一個角色的終局。我也終會有這樣一天,畢竟無論如何,我也只是他人故事里的「別人」罷了。”
軒夜選擇接納,但愛麗絲——
“可你到底在逃避什麼?為什麼要回避自己內心真正的所思所想?為什麼要執意忤逆你的本心呢,愛麗絲?為什麼,還帶著那副面具?”
人格權重的比例現在愛麗絲已經佔據大多數了,再加上軒銘搞得小動作,也讓愛麗絲愣了一會兒,開始了短暫的思考。
“為什麼……白夜前輩你能夠這般談笑風生?”
不只是愛麗絲,連觀看著現場情況的幾位也有些詫異了,虛妄……以及所言的種種劇本,白夜前輩在藏著什麼嗎?
“不過是觸踫到了虛妄的邊角,就自認為能掙脫這無盡的「地獄」嗎?否定自我,否定一切,連存在的意義都要一並否定——你以為自己扮演好了所謂的「反派」,可到最後,也只是這舞台上供人觀瞻的丑角。”
愛麗絲也明白了,這位白夜前輩,也清楚虛像映界的存在……也明白這個世界的「真相」……
“正是這樣的劇本,才讓你認不清真正的「自我」。把你心底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吧,愛麗絲。”
軒夜的長劍立于地面,熟悉的洪亮鐘聲再一次響起——
“希望在最後,我希望你不要後悔做出這個選擇。”
【基沃托斯︰the stage of the ego —— 自我的舞台】
【程序構築完成】
不同于白夜神文的力量,此刻涌動的能量呈現出全然不同的屬性——周圍的一切不再是實體形態,而是開始解構、重組,逐漸顯露出數據代碼的流動紋路。
密密麻麻的數據流從虛空中涌現,如同潮水般瞬間將整個現場包裹。而時也在軒夜的指令落下之前的時候主動退到了這場能量異變的「舞台」之外,與「舞台」的核心區域保持開距離。
數據亂流之中,一座名為「自我」的舞台,就此開幕了。
「“他對那使徒說︰‘你跟從我來’。使徒就起來跟從了他。”」
第六位使徒——演員︰戴面具的人
這位使徒的樣子,就是愛麗絲的樣子,雖然兜帽和面具遮擋住了大部分的外貌,但還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的。
“憑空出現的使徒……”
愛麗絲注視著眼前突然出現的的使徒,可以看到,腳下也有著羅馬數字「vi」,漂浮在身旁的紙張也昭示著這位使徒的身份——戴面具的人。
「“城里有名使徒,向來善行邪術,妄自尊大,使居民驚奇。”」
第七位使徒——索求與渴望者。
也是愛麗絲,但……這是原原本本,最本質的愛麗絲,也和所有老師之中記憶的愛麗絲別無二致,武器,也是每一位老師都熟悉的光之劍•超新星。
「“那使徒對其他門徒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
第八位使徒——屬于本我的靈魂。
愛麗絲自身身為「王女」的種種,是愛麗絲和凱伊一齊顯現出的至高之態,至高之姿︰無名眾神的王女。
神態多出了幾分嚴肅。
「“你是神的兒子,你生來為王!”」
第九位使徒——悲傷與苦痛者。
面對那片「地獄」的愛麗絲,見證凱伊的自我犧牲,以及基沃托斯覆滅的過程。在這循環之中,鑄就愛麗絲的悲傷和苦痛。
「“主啊,為什麼親自向我們顯現,而不向世人顯現呢?”」
第十位使徒——崩潰者。
如同字面意義一般,被否定了自我存在意義而崩潰的愛麗絲,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徒勞的那一刻……
「“從今以後,不要有人再攪擾我,因為我身上帶著他的印記。”」
第十一位使徒——偏執與傲慢之人
這位使徒,舞台上的演員,對應的就是眼前現在的愛麗絲。也是和現在的愛麗絲一樣……鮮血浸染身軀,破碎自我的天童愛麗絲。
“讓我們歡迎吧,這座舞台之上,名為「自我」的演員︰光輝之榮耀•冥界的王子•亞里士多德•天童愛麗絲。”
軒夜,作為一位「導演」宣布了這座舞台的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