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了眨眼,諸葛玄眼前的意象立刻消失。
“我懂了,剛才那是驕陽圖殘存的最後驕傲。”
“當我這個火之法則掌握者到來,它這才盡情展示威嚴。”
諸葛玄朝著驕陽圖看去。
圖畫的很漂亮。
青天之上,一輪溫潤而有光澤的太陽懸掛。
下方有白雲飄蕩。
不時還會飛過幾只鳥。
隨著時間流逝,白雲的位置也會變動,而光線亦有差別。
雖然不是被萬圖之表裝裱著,但道尊畫的東西竟也能始終運動!
“就挺美的。”
雖然神奇,令人敬佩,但驕陽圖屬實是僅此而已。
傳聞中讓人悟道甚至晉升道宮境的能力,諸葛玄根本沒有感覺到。
就好像一杯被沖泡過無數次的茶杯,品起來和喝水無異。
“真是世事無常啊。”
“饒是道尊之作,也扛不住時間的偉力和無窮無盡的消耗。”
“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一句詩。”
“人到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逢春。”
“既然失去了觀摩意義,便讓我解析一下它的原理吧。”
“就算是道尊,按說也沒有隨手畫幅畫便功效神奇、福澤幾萬年的道理才對。”
諸葛玄的神識朝著驕陽圖中探了出去。
他的意識隨即像是撞破一層膜,進入到了另一個空間。
這空間他可太熟悉了。
有紫鼎空間那味兒。
不同的是,這處空間並不大,只相當于一個小鎮。
“雖是道尊隨手之作,能有如此大的空間,持續如此之長,真是了不起。”
“道尊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研究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可惜我這個集大成者的作品卻算得上一竅不通。”
“之前我不是沒想過走時間或空間大道,但根本摸不著邊,只能以後再說。”
四處逛了一圈,什麼都沒發現。
諸葛玄正準備退出去,一道藍光忽然也鑽了進來。
“海鱗炎,你怎麼也來了?”
海鱗炎並不理會它,飄飄然落在了空間內一棵被燒焦的木頭上。
諸葛玄跟了過去,輕輕捏了下木頭,木頭當即碎成了灰。
諸葛玄正疑惑呢,忽然聞到一股灼熱氣息。
“自帶火屬性能量的木頭可不多。”
“畢竟木雖然生火,但一味的供給,木本身會被耗空,這不符合‘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規則。”
“莫非這是扶桑木!”
這個世界也有類似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
而該故事的發生地點就是在一棵扶桑樹下。
扶桑樹就好像兩棵交纏在一起的桑樹。
相傳其為金烏的巢,有十個日頭居于其上。
而在傳說之外,確實有一種類似的樹,人們喜歡管它叫扶桑木。
正常生長時,它的樹皮上有火焰紋路。
且每逢打雷,它必被擊中,而後起火。
如果它被火燒個精光,可能直接死去。
也可能浴火重生,直到下次繼續燒個精光。
因其具有這樣的特性,故被列為提升陽氣、補充元氣、療傷復元的靈藥之中。
品級上它是八品,僅次于那些千年難見的九品靈藥。
諸葛玄就收藏有一節扶桑木,沒有這塊大,但也沒小到哪兒去。
他對扶桑木另有別的看法。
既然它能浴火重生,必然孕育有充沛的生命再生能量。
諸葛玄覺得也可以用它煉制類似東君丹的丹藥,也就是續命之丹。
“相傳扶桑木能引來天火,就好像梧桐樹引來鳳凰一樣。”
“扶桑木,天火,驕陽圖,三者之間有什麼關系嗎?”
“海鱗炎,你莫不是感應到了同類氣息?”
海鱗炎毫無反應,趴在那堆粉末上不起來。
“瞧你這樣,出去後我便把我那節扶桑木收進神台,讓你隨便玩兒。”
海鱗炎變得雀躍起來。
它隨即落在了距離粉末不遠處的地面,在同一個點上反復蹦蹦跳跳。
諸葛玄快步上前,挖掘好一番後,從土里摳出一顆小拇指蓋兒大小的金色菱片。
“這莫非是……天火火種?”
“都熄滅成這樣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重新養好。”
確認再無其它東西,諸葛玄退出了驕陽圖中蘊藏的小空間。
正在這時,外頭的人開始催了。
“時間這就到了?我怎麼感覺才沒過一會兒?”收起不知名的天火火種,諸葛玄大步離開。
回到田家商行,諸葛玄收起紫燕弓和烈日箭,將扶桑木放進神台給海鱗炎當窩,又把不知名天火火種拿了出來。
“哥哥,此去有什麼收益嗎?”姜黃問道。
諸葛玄搖頭“驕陽圖已經徹底廢了,以後只能算是一件有意義的古董。”
“啊?連你也這樣看嗎?那可是道尊留在世上、為數不多的遺物之一。”
諸葛玄問道“龍皇神朝如今還有國師對吧,是孟神歌那一脈嗎?”
姜黃搖頭“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諸葛玄明白了。
小宗取代大宗唄。
“哥哥,你問這個是?”
諸葛玄示意她看自己手中的金色菱片“這應該是某種天火的火種,我從驕陽圖中帶出來的。
我懷疑驕陽圖之所以持續發力,少不了它的功勞,說不定它與驕陽圖的關系就好比充當能源的靈石和飛舟的關系。
它熄滅了,驕陽圖便失效了,內中蘊藏的空間也人人可探。
搞不好道尊留給孟神歌驕陽圖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她突破至道宮境後,能將里頭的天火取出,充分利用。
可驕陽圖最終卻落入了皇室手中,這里頭怕是有些見不得光的東西。
如果能找到孟神歌真正的傳人,興許就能搞明白這顆火種來自于哪種天火。”
“天火火種總有一天會重燃,哥哥你是想搞清楚它是哪種天火,然後針對性設法點燃它?”
“沒錯,天火可是好東西,目前已知的擁有兩種天火的只有道尊,而其中一種還被她放進了驕陽圖里,你知道的,我喜歡收藏好東西。”
姜黃思索了片刻“孟神歌的嫡傳徒弟只有一個,但記名弟子有七個。
如今的國師是她其中一位記名弟子的徒子徒孫,而她嫡傳弟子那一脈的後人于萬年前創建了神歌宗。
神歌宗顯赫過一時,後來便沒落了,听說連煉氣境都沒有,不少高手覺得他們應該有不錯的傳承,選擇時不時去打秋風,折騰的神歌宗越發困苦。
如今他們好像連收新弟子都成問題,根本沒人願意去,朝廷和國師那邊也沒有出手幫忙的意願。”
喜歡長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