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喉間的嘶吼被狂暴的力量洪流徹底吞噬。
那枚與洛陽龍脈相連的黑色晶石,爆發出最後的凶光。
無形的沖擊波狠狠撞在林琛身前的古樸銅鏡上。
鏡面上,由他精血繪就的符印,活物般逆時針瘋狂旋轉,抵御著那股毀滅性的力量。
嗡!
銅鏡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悲鳴,蛛網般的裂紋從鏡面邊緣開始蔓延。
林琛臉色瞬間褪盡血色,慘白如紙。
魂魄被強行撕扯的劇痛,讓他眼前發黑,腥甜的血液從他的眼、耳、口、鼻中不受控制地滲出。
他死死抵住銅鏡,指節因過度用力而迸出青筋,骨骼發出咯咯的哀響。
“給……我……斷!”
從牙縫中擠出的三個字,耗盡了他最後一絲氣力。
一股更為凶悍的反噬之力,沿著銅鏡,順著他的手臂,長驅直入,直沖他搖搖欲墜的魂魄。
林琛身體劇烈一顫,猛地噴出一口滾燙的心頭血。
血霧濺射在黑色晶石之上。
嗤啦!晶石表面的暗紅光華驟然一滯,隨即瘋狂閃爍起來。
銅鏡上的裂紋停止了蔓延。
那枚血色符印光芒大盛,開始瘋狂地、不可逆轉地抽取著晶石中的力量,並將其攪亂、逆轉、粉碎。
石室內的魂力波動徹底陷入狂亂。
一道道壓抑的能量不再匯聚,而是如決堤的洪水般向四面八方潰散。
狄仁杰站在林琛身後,一手按在他的背心,渡入一股平和內力,穩住他即將潰散的心神。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盤踞于此的古老力量,正在經歷從凝聚到撕裂,從平穩到崩壞的過程。
“快!”狄仁杰低喝,目光已望向石室入口。
外面,裴元澈與那惡鬼面具首領的金鐵交鳴聲,已然變得稀疏。
血腥味混雜著塵土的氣息,順著石階倒灌而入。
時機到了。
林琛的身體搖搖欲墜,幾乎要跪倒在地,全憑狄仁杰那股內力支撐。
他雙目赤紅,將最後的魂力盡數灌入銅鏡。
鏡面血印驟然脫離鏡子,化作一道血色流光,狠狠印在黑色晶石之上。
“ ——嚓!”
一聲清脆的、決定性的斷裂聲。
黑色晶石應聲而碎,化作一捧毫無光澤的黑色粉末,散落在石台上。
那股壓得人喘不過氣的魂力波動,瞬間煙消雲散。
林琛身體一軟,徹底向後倒去。
狄仁杰伸手將他穩穩接住,扶到一旁。
林琛大口喘著氣,嘴唇翕動,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狄公!他們退了!”
裴元澈的聲音從井口傳來。
狄仁杰扶著幾乎脫力的林琛走出石室。
古井旁,裴元澈拄刀而立,渾身浴血,幾處傷口深可見骨。他身旁,僅存的幾名不良人也是人人帶傷,正沉默地為死去的同袍收斂尸身。
夜風吹過,卷起一片枯葉。
那些鬼魅般的黑衣守護者,連同那戴著惡鬼面具的首領,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退得……很不對勁。”裴元澈的眉頭緊鎖,“像是扯線木偶被瞬間抽走了線。最後那首領,只留下一句話。”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復述。
“星辰未移,神主不滅,背叛者……終將清算。”
狄仁杰的目光掃過地上不良人的尸體,又望向北方沉沉的夜幕。
他知道,那股陰冷的意志並未遠去,只是暫時蟄伏。
“玄鳥,立刻傳訊李多祚將軍,洛陽龍脈節點已斷,北邙地宮的‘心髒’已然虛弱,可依計行事。”
“是!”陰影中,內衛指揮使領命而去。
“裴元澈,”狄仁杰的語氣不帶波瀾,“清點傷亡,收斂遺體,我們回城。”
……
長安,紫宸殿。
殿內燭火通明,將巨大的盤龍金柱映照得熠熠生輝。
一名內侍官正以抑揚頓挫的語調,高聲宣讀著剛由八百里加急送抵神都的捷報。
“……狄公仁杰,攜不良人、內衛精銳,于上林苑南囿尋得陣眼,太史丞林琛浴血死戰,終破其魂力之源。其時,神策軍左衛大將軍李多祚,已率軍攻入北邙地宮……”
捷報的內容,如同一劑強心針,讓數日來被“噬魂之主”陰雲籠罩的朝堂,終于重現生氣。
群臣臉上驚恐未消,卻已難掩劫後余生的慶幸與興奮。
龍椅之上,武後鳳目微垂,看不出喜怒。
直到內侍官讀完最後一個字,她才緩緩抬眼,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
“洛陽危局,已解。”
“狄仁杰、李多祚、林琛、裴元澈,及一眾有功將士,皆乃國之柱石。傳朕旨意,論功行賞,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隨著一份份令人瞠目結舌的封賞被宣布,殿中氣氛達到了頂峰。
“陛下聖明!”
“狄公神武,大周萬年!”
山呼海嘯般的頌揚聲中,武後嘴角勾起一抹細微的弧度。
她抬手,虛虛一按。
金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洛陽的危機,只是一個開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的話語如一盆冷水,澆熄了所有人的亢奮。
“北邙地宮,那些被俘的‘守陵人’,以及……那所謂‘噬魂之主’殘留的邪物,當如何處置?諸位愛卿,可有高見?”
話音落下,殿中氣氛驟然一變。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臣出列,聲色俱厲。
“陛下!此乃上古妖邪,穢惡之物!臣懇請陛下以雷霆之威,將地宮連同其中一切,盡數焚毀,再以巨石封填,永絕後患!以免死灰復燃,再禍蒼生!”
“臣等附議!妖邪之物,斷不可留!”立刻有大半官員躬身應和。
然而,一名出身將門的年輕武官卻排眾而出,聲如洪鐘。
“陛下,臣有不同之見!此物雖邪,卻蘊含著我等聞所未聞的力量!守陵人戰力之詭,匪夷所思!若能勘破其中奧秘,化為己用,于我大周開疆拓土,抵御外敵,豈非天賜之利器?”
“荒謬!引狼入室,自取滅亡!”
“愚昧!畏首畏尾,何以成大業!”
殿中,主張“毀滅”的文臣集團與渴望“研究利用”的軍方少壯派,瞬間爭執成一團。
武後靜靜地听著,任由他們爭得面紅耳赤。
許久,她忽然抬手,拿起龍案上那份來自洛陽的奏報。
所有爭吵聲戛然而止。
她的目光落在奏報的末尾,似乎在看某個名字。
“狄仁杰在奏疏的最後,還提了一件事。”
武後抬起眼,掃視著噤若寒蟬的群臣,嘴角浮現一絲莫測的笑意。
“他說,他在那些守陵人的身上,發現了一枚徽記。”
“一枚……與前隋禁軍,一模一樣的徽記。”
喜歡大唐仵作筆記請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