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一宇塔,位于倭國工宮崎縣一個公園內。該塔是1940年修建的,從5月20日開始施工,到11月25日完成,總共有超過6萬人參與建造,塔高37米。
這座塔的塔身用的是宮崎縣當地的石頭。而塔基的石頭,則是時任陸軍大臣的阪垣征四郎號召在亞洲各地的軍隊盜取、掠奪的,並且要是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珍貴石材。于是,塔基的372塊石頭中,1塊掠自庫頁島,123塊來自北韓。來自華國的有238塊,佔64。
四面的浮雕為“天孫降臨”、“神武東征”、“民族協和”、“萬世一系”的圖樣,塔的背面還鐫刻著倭國對外用兵所侵犯的國名、地名等武功戰績。“八 一宇”塔經歷滄桑風雨,一些石頭表面已開始風化,但這些石頭的來源地仍依稀可辨,其中有泰山石、廬山石、“金陵中山陵”、“黃鶴樓”、“北韓總督府”、“萬里長城多天部隊”等。
石塔正中是昭和天皇的弟弟秩父宮題寫的“八 一宇”四字。這四個字結構松散,陰柔惡心象征了倭國民族那種極度變態的性格。
“八 一宇”四個字是倭國生造的詞,意思是“道義上的世界統一”。這樣就把倭國企圖魚肉全世界的野心表露無遺。
另外大量掠奪了華國的名山大川石材和名勝古跡建築材料,並把這些材料鎮壓在塔下。這也表明了倭鬼的險惡用心。
李桐和姜姝榆之對于這個鼎能說出“八 一宇塔”就是因為這個鼎上的材料也使用了不同地方的石材。說它是個微縮版的八 一宇塔也不為過。
很顯然,這個鼎能夠引動自然界彩脈,這就很不簡單。倭國里面也有高人啊。
事情越來越復雜了,這里面竟然牽扯到倭國外務省。看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啊。但是以現在李桐的情況,國內的事都管不了更不用說國外了。
既然毫無辦法那也只能以後徐徐圖之了。畢竟李桐也不知道他們引動彩脈的目的是什麼。
經過這麼一鬧,兩個人也沒有心思閑逛了。正當李桐想請姜姝榆一起吃飯時,姜姝榆的電話響了。李桐耳朵太敏銳,心里為了表示尊重就走到遠處。結果自己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二師兄呂振升。
“二師兄,過年好啊。”盡管大年初一的時候已經視頻拜過年了,李桐還是習慣的問候了一句。
呂振升哈哈一笑也不閑聊直接說道︰“小師弟,那個送我小雕像的朋友聯系上了。也得虧過年,他回國探親,正巧在酒店里踫上了。”李桐听罷眼前一亮,呂振升說的就是那個在非洲送他雕像的朋友。
“能問問具體地址嗎?”李桐有點急切,寒丘的終身大事可不能馬虎。呂振升笑著說︰“看你急的,話傳話說不好。你的情況我也跟他說了,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也想跟你認識一下。你直接來京市一趟和我這個朋友當面聊吧。”
李桐自然沒有問題。“我現在在金陵,先回家一趟後就去京市。”掛斷電話,李桐就要跟姜姝榆說一下要回家了。結果姜姝榆看他打完電話,走過來說︰“我今天就會京市了。你自己再玩兩天吧。”
“哦?”李桐有點意外,這麼巧的嗎。“啊,我也有事要回去了。那,就後會有期。”李桐說道。
兩個年輕人就此別過。
看到姜姝榆離開的背影,李桐又拿出了那個鼎。“這玩意絕不是什麼好東西,砸了算了!”李桐邊說邊找了一個有石頭的地方,幾下就把那個鼎給摔爛了,碎片也都扔到了湖里。
李桐又想起那些粉末。他掏出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寒丘這個時候現出身形對李桐說︰“揚了吧,就是那幾個人的骨灰。”
啊?李桐呆立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