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回去派人做統計,我現在跟馬克一樣,欠了不少工資,可得有你空間這樣的變化才能償還了。”亞倫顯得有些無奈。
“你不如加緊研究怎麼出礦石,到時提供免費的通訊器給大家使用就可以了。”
“唔,你說的不錯。”亞倫笑應。
“我想這個空間總不會生產的吧?”姜曉麗道。
“應該沒有這麼神奇,外界的勞動同樣也是需要的。”
亞倫並沒有留下來在顧曼青的空間做格物研究,他同意自己回去研究。
甚至還會跟聯盟會建議集體勞動這事,如果顧曼青說的有道理,那麼想要更豐富的物資還是有希望的。
“不管將來怎麼變化,那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到時人們可以生活更加便利和自由些。”顧曼青道。
當一些人試著建立秩序的時候,多數人只會跟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都不會提出反對意見,只會去慢慢適應這些變化。
可以說社民還是身具順從的天性,假如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們自然會隨著那些變化改變自身行為。
“唔……”
亞倫有些深思起來,並沒有回應顧曼青的話題。
假如沒有奇跡發生,再來改變想法也來的及。
那他大概要多琢磨幾個勞動之法,怎麼將空間利用起來。
亞倫一行人離開後,很快九號社區收到了一則通知,據說要在聯盟會的安排下,搞一個全城派對活動。
活動同時會在城市中心廣場和各個社區舉行,主題為“豐收節”,為品嘗山上的巨果而舉辦。
那些果實數量有限,這麼好的東西,大家當然要分著吃,干脆舉辦一次集體美食盛宴。
九號社區的人已經品嘗過,作為為大家勇敢冒險的人,他們自然一樣可以參加。
“嘿,感覺還不錯。”
連李芸芸都有些躍躍欲試,她說以前有時會回避一些熱鬧的場景,害怕跟大家一起鬧,不過現在反而有些期待。
“我們也挺期待的。”顧曼青和其他人一樣喜歡這場活動。
像社區的一些管理員,或許還要參加義務勞動。
他們要將社區參與的活動節目報上去,如果沒有那也不強求,畢竟有這麼多社區。
預計準備活動的時間並不長,不過三天時間,很多節目可以即興表演,臨場發揮。
顧曼青等幾個年輕人趕到中心廣場去參加活動,親眼目睹開幕儀式。
在主持人極具激情誘惑的言語下,大家迎來一個“豐收節”,為期一周。
只見幾個預先安排的工作人員進場,抬來幾張大桌子。
幾個端著巨大盤子的漂亮服務員魚貫而入,將東西放在桌上。
“哈,真沒想到,活動還是挺給力的,管理費沒白收。”姜曉麗戲謔道。
當覆蓋的布被掀開,露出果盤里的東西,再掀開一層外殼,一塊巨大晶瑩的果肉出現在眾人面前。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果實很大,搬運可不太容易,還要將那麼大的果肉給切下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果肉她們是不吃了,看著別人排隊去領。
還有別的美食攤子,幾人邊走邊蹭吃。
“你不覺得這樣看,那些果肉很有意思嗎?”
姜曉麗不知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說完了還拿手捂著嘴,一直笑。
“什麼?”
“有些像民間傳說的太歲。”
“嘿,還好,這果肉漂亮多了,如果是那玩意,我可吃不下。”
游行活動開始,街上載歌載舞的隊伍經過,充滿了異族風情。
還有人撒著花瓣,拋向圍觀的人群。
只是沒有花童,由幾個姑娘裝扮,看起來像巨嬰。
後來的隊伍還有不少花車和花籃,隨著隊伍的移動,往各個社區經過,不用說,籃子里也裝著果肉和美食。
顧曼青幾人還是喜歡看街頭表演,有些人在各個角落自彈自唱,顯得興高采烈。
九號社區的節目已經安排好,不會在第一天舉辦,她們不用管,顧自己玩。
還是姜曉麗辛苦一些,要用她的自動廚房做一堆美食,到時要送到中央廣場去和大家分享。
顧曼青後來接到衛隊派來的人要求,說是讓她安排在街頭搞武藝表演,屬于臨場節目。
反正修煉界有這麼多人,顧曼青讓大家自己報名,願意參加的就去找場地活動起來。
大家都在參與表演,雖然顧曼青自認沒有什麼才藝,耍幾招拿手功夫她還是能做到的。
前面幾天看歌舞,後面看武術,鏡城一片歡騰氣象,全體社民玩的不亦樂乎。
大夫不知躲哪去了,似乎沒看到人。
總有些地方會發生些意外情況,有打架斗毆的,有吵架吵不停的,不過事件能很快平息下來。
“師父,這麼說,你去做和事佬了?”活動結束,顧曼青幾人听說了。
“哈哈,我感覺你更像居委會大媽。”月姨都笑了。
“沒什麼,舉手之勞。”
大夫看起來更適合做心理醫生,有他在,再難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除了顧曼青,熱鬧的盛事一結束,師兄妹們似乎都得了假日綜合癥,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連月姨也喜歡在空間扯著嗓子唱歌,練各種唱腔,說是下次再有活動她就參加。
只是很多時候,她有些沉默,對著花池發呆。
“月姨,有心事呢?”顧曼青走過去坐在一旁。
“沒事,只是我想起了女兒。”
在幸福的日子,月姨似乎遺忘了曾經的痛苦,家人在她的印象里更加清晰。
她不能陪著自己的孩子成長,有十分的遺憾。
月姨還很年輕,她遺憾自己只顧工作,卻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很多毛病是自己熬出來的。
若是能早點去就醫,意外就不會發生。
月姨心里也有類似亞倫那些人的想法,希望能健康的走出這片聖土。
“萬一你再也回不去了呢?”顧曼青道。
“那我就只好留下來,孤老終生了。”
“嘿,我們一起。”
生活還沒那麼糟糕,但某些孤獨卻如影隨形,不會因環境而消失。
顧曼青對自己的父母並沒有依賴感,對其他人更是如此。
或許是因為自己後來的獨立,她並沒有月姨這些小情緒,不過她能理解。
“你還很年輕,容易找到新生活,假如有可能,還是可以物色合適的人選。”月姨道。
“再說吧,嘿。”說到這些人生大事,顧曼青似乎很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