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眾人的提議,厲夏沒有反駁,忍不住的點頭附和,卻不說話。
有些話不能直接說,例如推出俘虜來頂罪,太尉他們私下里商議就算了,但是厲夏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去光明正大的做這種事情。
等眾人說了半天,也沒有想到好辦法之後,厲夏以一句累了,結束了這次的商議,讓大家回去好好整理一下,下次再議。
明白大王為何如此生氣之後,相國離開王宮,就叫來了自己的僕從。
“你立刻趕往洛郡去見王後,就說中山國事情有變,讓她盡快回來。”
相國真的擔心厲夏會惱羞成怒,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為來,他擔心自己不能勸住大王,所以還是把王後叫回來比較好。
因為也只有王後和小郡主,才能夠安撫到大王。
楊延庭可以殺,但是忠國軍卻不能動,不僅不能動,還要論功行賞安撫軍心,保證軍隊的士氣才可以。
如今炎國擴張太快,周圍的國家是擔心恐懼也好,是羨慕嫉妒也罷,對于炎國都不懷好意。
一旦處理了忠國軍,炎國損失了一支精銳不說,對于其他人的士氣也是一個巨大打擊,如果因此造成國內動亂。
估計周圍的耀國,景國,順國之流,都不會放棄這麼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到時候炎國很可能會被其他國家趕出關內。
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軍隊的震懾才可以。
雖然有會盟協議,但是有了這個殺王的名聲之後,恐怕會盟的協議也不能阻止周圍國家的狼子野心了。
他們只要想趁火打劫炎國,就有的是借口繞過協議。
何況炎國以前只有炎郡一點,大不了他們不進攻炎郡,只是把洛郡還給洛國,把陌國還給陌王,借口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眾人談論懲罰楊延庭的時候,相國就一直沒有參與討論。
軍事上相國不懂,但是作為史家泰斗,他知道太多趁火打劫的案例了,何況這是趨勢,而不是軍事。
他也在思考,如何能夠渡過這次的事情,不過也沒有太多的頭緒。
“相國請留步,大王有事請教相國。”
不用說也知道,大王對于大家的商議結果不滿意,這是打算私下里見一下一些人,因為是私下里見面,可能會說一些不太合適的話。
“除了下臣以外,大王還要見什麼人?”
“好像有鄭夫子,荊夫子,孫夫子,太師,太常,祭司等人。”
相國點了點頭︰“還請舍人前面帶路。”
穿過大殿,又經過一排排房子,很快來到了後花園的位置。
這里是姬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