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太師遞上來的時節,厲夏也是非常的無語。
一般人家記不住日期,畢竟都差不多,誰整天數日子啊,這樣不方便耕種,所以就讓太師花點心思,制作一個好記的。
太師也不負眾望,確實制作出來了。
但是看著這七十二個時節,你確定普通人能記得住嗎?
“每旬兩個時節,每月就是六個。大家記不住時間不要緊,記住了時節也一樣,上個時節和下個時節差不了幾天,只要不差兩三個時節,就不會錯過耕種時間。
大家只要按照這個時節走,想來會方便很多。”
厲夏覺得,太師可能想的有點偏執了,並不是越多越詳細越好,而是越讓人容易記住越好才對。
“你這時節太多了,大家根本就記不住,有些東西推廣,並不是越高大上越好。
說不定有時候越簡單越好也說不定,你覺得呢。
簡單一點的話大家可以記住,那也就更容易推廣,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宣揚你的名聲是不是。
你自己都說了,即使誤差了兩三個時節也不影響勞作耕種,那不如合並一下,讓大家更好記。
大家都記住了,那不就沒有誤差了嘛。”
太師還覺得七十二還少了,這可是他費盡心思想出來的,還到處打听各地的耕種時間,收割時間之類的。
在他看來,好的時節應該可以具體到時間,就是哪天適合耕種,但是又要考慮天氣問題。
所以他編撰了七十二個時節,就是考慮到了天氣問題,所以有一定的誤差允許,誤差三個時節問題都不大。
再多的話,很可能就要錯過耕種時間和豐收時間了。
他還挺忐忑的,以為自己寫少了,不夠具體。
結果大王嫌多了,覺得記不住。
“不僅如此,這時節是為了方便百姓耕種的,最好是符合氣候和生活,不用把一些大事寫在上面。
像你這份時節表,大祭日,小祭日,六月祭,十月祭,光是祭祀活動就佔了十五個,沒有必要這麼做。
孤還是那句話,這時節表是為了方便大家生活的,不是給大家安排任務的,祭祀活動原本就有點差異,南北方時間也有一些區別,這沒有必要統一這一點。”
太師被厲夏這麼一數落,確實尷尬了不少。
“下臣知錯,一定會認真更改的。”
厲夏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敢問大王,多少個時節比較合適?”
“你看著辦,方便好記易傳播就行。”
厲夏給了一個模糊的答案。
他確實可以把另一個世界節氣帶過來,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些節氣是什麼時間。
而且厲夏考慮到因地制宜的緣故,另一個世界的節氣,也不一定符合這個世界的標準啊。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他不給硬要求,讓太師多想想辦法。
太師苦著一張臉,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今年的十大風雲人物已經通過了,通知言報那里做好準備,可以對外宣傳了。”
十大風雲人物是炎國的慣例,也是每年開春的重頭戲。
算是宣揚真善美的一種手段,也是對底層人的一種鼓勵,畢竟十大風雲人物不看身份和學識,只要符合標準都可以參加。
已經連續制作這麼多年了,大家也比較熟悉,厲夏更是得心應手。
除了大胡王國的建立,得到了皇都方面的承認這件事以外,這個冬天還算是平穩,並沒有出現什麼太多的變故。
所以厲夏處理完了這些政事最後,很快就回去陪老婆孩子了。
“過來乖女兒,讓阿爹好好親親。”
有了以前的經驗,厲夏真的為了女兒把胡子給剃了,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典型的女兒奴。
姬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