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城取代了白朔城的位置,因此炎郡依舊保留五城。
不過洛郡只剩下九城了。
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對于現在的洛國已經夠用了。
取消白朔城是方寸山提出來的,除了這一點以外,方寸山還提出來了另外一點,那就是去除入城稅,加強各地的溝通。
其中去除白朔城的地位,就是加大洛郡和炎郡溝通的措施之一。
一旦封閉太久,很容易讓洛郡擁兵自重,到時候厲夏對洛郡的掌控力度必將下降,畢竟溝通不方便,炎郡不了解洛郡,洛郡不了解炎郡。
很可能還會導致地域歧視之類的,這對炎國的發展十分不利。
而取消了入城稅,那些偏遠地區的村寨和城鎮,都可以根據需要隨意入城。
這是方寸山自己推動的一份大事,厲夏也可以看出來他想要干出一番大事,畢竟方寸山剛成為城主,就開始推動這件事了。
為了促進人員流通,還增加了一項路引制度。
以前為了防止奴隸脫逃,各國都是禁止平民流通的,你在哪里就是哪里,最多就是去城鎮買點東西,但是也不允許過夜。
商人想要買賣東西,都需要各地出證明之類的,這十分的不方便,不利于人員流通融合,也不利于生意往來。
所以方寸山提出來了,打造一種路引制度。
就是你要是出遠門或者別的,由當地官員發放路引,一面寫著地址,另一面有一個簡單的圖畫和樣貌描寫。
只需要幾錢就可以辦一份,有了路引就可以在炎國各城游歷,學習,或者做生意買東西等等。
路引有效時間是三年,三年必須回當地辦理,由村正擔保這個人的身份,至于你犯法就不關村正的事情了。
而且路引禁止買賣轉借,違反低了罰款坐牢,高了可以達到死刑之類的。
對于方寸山的這個提議,厲夏還是很感興趣的,這就是早期的身份證啊,可以加強居民的管理。
如果可以的話,厲夏覺得完全可以全民推行,但是現在沒有照片,只依靠雕刻家那點人手,工作量太大了一點。
所以厲夏還是放棄了推行路引,只是讓大家根據需要去辦理。
這樣一來的話,就可以帶動各地的經濟。
例如客棧一類的發展,飯店一類的發展等等。
以前只有百家之人可以自由游歷,他們一般居住在驛館這些地方,一般人進城交稅,還不允許在城里過夜,限制了人員流動。
城里根本就沒有客棧,飯店雖然有但是不多,不過有了路引,所有人都可以游歷了,那麼客棧和飯店一類的就發展了起來。
所以關于白朔城降級的事情已經商議結束,而關于路引的事情,依舊在商議當中。
無非就是擔心平民都向著城市,向著土地富饒的地方遷移,導致人口不均勻,不富裕的地方田地被荒廢等等。
而且還可能導致邊疆的平民畏懼,向著內地緊縮,從而增加邊疆的壓力。
最後就是影響抓壯丁以及徭役之類的,去找人的時候,人直接跑了,找都找不到也麻煩。
所以路引的事情還在討論當中,大家說的都有道理,現在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只能慢慢的等下去了。
路引這件事听著只是小事,但是處理不好的話,也會釀成大禍。
因為任何小事,上升到國家層面的話,都是一件大事了,畢竟數量在那里擺著,必須妥善處理。
“大王你已經處理一整天的政務了,也需要到處走走,緩緩心神才可以,還有很多大事等著大王處理呢。”
姬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