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寬闊,穹頂高懸,雕梁畫棟間透出肅穆威嚴。
陽光自窗欞斜照而入,映在銅鶴香爐上升起的裊裊青煙上。
今年六旬有余的王允緩緩起身,身形略顯佝僂,白發如霜,銀須微顫。
他步履沉穩地走向大殿正中,向端坐其上的唐王劉昆深深一揖"唐王明鑒,微臣有句話,不吐不快。"
劉昆點了點頭,抬手虛扶"王僕射可暢所欲言!"
王允神情凝重,目光如電,先掃過許攸,又落在荀攸臉上。
"子遠論戰機,公達憂國本,皆出于公心,老臣敬佩。"他頓了頓,眉峰微蹙,"然諸君可曾細思——孫氏立足江東,靠的真是刀兵之利麼?"
話音未落,他忽地轉身,快步走到殿中懸掛的巨大輿圖前。
王老頭枯瘦的手指重重戳在吳郡所在之處"吳郡朱氏、張氏、顧氏、陸氏,會稽賀氏……這些盤踞百年的江東豪強,才是握緊糧倉與兵符之人!孫策手中那柄劍,不過是替他們斬敵開路的利刃罷了。"
他猛然挺直腰背,白須隨語勢微微揚起,聲調陡然拔高"孫策遇刺,當真只是巧合嗎?依老夫看,分明是豪強們嫌這把刀太鋒利,動了他們的利益,于是換上一個更溫順的傀儡!"
他霍然轉身,目光如炬,直視劉昆,眼中燃燒著洞悉世事的智慧"孫權年僅十四,乳臭未干,憑什麼鎮住這群虎狼之輩?靠的是顧雍老謀深算?還是周瑜少年英杰?非也!靠的是他肯低頭,肯分權,肯將手中大權化作豪族私宴上的杯酒!"
他雙袖猛然一甩,衣袂翻飛,聲音嘶啞卻鏗鏘有力"此時伐吳,正墮其計!我軍若勝,江東豪強必擁新主復叛,朝廷從此深陷平叛泥淖。若敗,則耗盡國力,徒讓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之流坐收漁利!不若暫緩兵鋒,推行荀文若安民養息之策。"
他指尖再度點向長江天險,眼神銳利如刀"孫權此子,年紀輕輕便能算計兄長,豈會長久容忍江東豪強割據?總有一日,孫權必定會與江東豪強彼此撕咬,內亂頻生……"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笑意“屆時我大軍順江而下,方可一勞永逸,真正定鼎江東!”
殿中一片寂靜,劉昆與一眾重臣聞言,都下意識點了點頭。
王老頭果然老成謀國,句句切中要害。
江東孫氏政權,實為豪強聯盟。
孫策因強勢打壓江東豪族而遭暗算,孫權則以妥協換取支持。
就在這時,黃玄快步來到大殿正中,神情肅然地說道"唐王,去年軍費佔賦稅七成,百姓不堪重負。今春冀州已有小規模民變,豫州多地稅吏遭襲……若再加征糧秣,恐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他說著說著,額角隱現汗珠,眼中滿是憂慮與懇切。
劉昆坐在主位上,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微笑不語的郭嘉身上。
劉昆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詢問的意味說道"奉孝向來奇謀百出,今日為何沉默?"
郭嘉輕搖羽扇,年輕的俊臉上一片從容笑意。
他緩緩起身,衣袍飄然,慢慢踱步至輿圖之前,目光如鷹隼般掠過江東山川地理。
“諸公所言,皆有道理。”他語氣溫和地說道,“出兵有出兵的好處,緩征有緩征的理由。然而——”
他忽然停頓,手中羽扇在一個地方輕輕點了一下。
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我等似乎,忘了一個人。”
眾人屏息凝神,順著他的羽扇所指,只見那修長的扇骨輕輕點在丹陽郡深處一處名為“九華山”的位置。
“臧霸將軍自去歲潛入丹陽九華山,聯絡山越三十六洞,已聚眾數千,據險而守。孫策在世時,曾三次圍剿,皆因山路崎嶇、林莽密布無功而返。如今孫權初立,內有豪強掣肘,外無強援可倚,正是臧霸擴張勢力的最佳時機。”
他轉身面向劉昆,拱手行禮,神情鄭重“大王何不雙管齊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對外宣稱休養生息,減免賦稅,安撫民心;暗中卻遣使輸糧送鐵,助臧霸壯大聲勢,攪亂江東腹心。”
他唇角微揚,語氣漸冷“孫權小兒豈肯讓其做大,必派重兵清剿。屆時江東自顧不暇,我軍便可擇機渡江,趁虛而入。即便臧霸不成氣候,也不過損失些許錢糧,于我大局無礙。”
賈詡原本閉目養神,此刻竟睜開了眼,嘴角浮現一絲罕見的笑容。
他撫須點頭,出聲贊道"奉孝此計,巧借外力,以小搏大,妙極!妙極!"
劉昆原本凝重的臉色豁然開朗,猛地一拍座椅扶手,霍然起身。
他眼中精光迸射“奉孝此計!既能避面我軍征戰之耗,又能令孫權疲于應付內患,果然妙啊!”
荀攸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趁機進言"大王既決意扶持臧霸,需得良才輔佐,臣舉薦荀諶荀友若。”
“友若才智超群,尤善謀略,精通軍政。且少時游歷江東,熟稔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更與山越諸部素有交情,實為不二人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劉昆聞言,眼中頓時燃起熱切光芒,擊節贊嘆“公達所薦極是!速召荀諶前來,孤要親自接見他!”
……
午後,荀諶翩然而至,身著素色深衣,腰束錦帶,自有一副飽學之士的清雅氣度。
"草民荀諶,拜見唐王。"
劉昆當即離座,親自迎上前雙手扶起荀諶,滿臉熱忱地說道“久聞友若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公達常言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荀諶微微抬眼,目光澄澈,謙遜答道“唐王過譽。今聞唐王志在平定江東,諶願效犬馬之勞。”
郭嘉含笑遞過茶盞道"友若兄可知九華山臧霸之事?"
"略有耳聞。"荀諶接茶未飲,"丹陽山越分三十六洞,以金奇、毛甘二部最強。若以鹽鐵之利誘之,可成掎角之勢。"
劉昆眼中精光一閃,驚喜道“先生對江東局勢竟如此了然!”
荀諶從袖中取出一卷絹圖,緩緩展開,指尖輕點山川走勢,娓娓道來"諶少時遍游丹陽,深知此地山勢。九華山中有谷可藏萬兵,有徑通三郡……"
郭嘉與荀攸相視一笑,皆從對方眼中看到欣慰與篤定——此人,確是天賜良才。
劉昆猛地站起身來,神情振奮地說道“好!孤今授友若先生為平東參軍。望先生助臧霸聯結山越,在孫權心腹處埋下這把利刃!”
荀諶鄭重地單膝跪地,眼神堅定地說道“微臣必不負唐王所托。”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