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

第444章 長安朝廷興盛的商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是昆哥 本章︰第444章 長安朝廷興盛的商業

    楊彪、陳群等一部分持保留意見之人,並未參與朝廷這項自營企業新政的推行。

    劉昆前世混跡于體制之內多年,對貪污腐敗的門道自然了如指掌。

    故而,他所制定的法案,對國營企業的管控極為嚴密。

    朝廷治下各州,都設有專門學校和專業,精心培育企業所需各類管理人才。

    朝廷自營企業,都采用專業人才進行經營管理。

    企業內廠長及手下管理人員,普遍職業化,從根源上杜絕了那些一無所知、只知瞎指揮的尸位素餐之徒。

    同時,對企業管理人員實行年限輪換制度、異地任職制度……等多種舉措,預防這些人做大做強,尾大不掉。

    對于企業的各項開支,皆有明確詳盡之規定,制定了嚴苛的辦公費用管理辦法,杜絕了招待費等不必要的開支。

    當然,要完全杜絕貪污腐敗,那是不可能的。

    總有人心存僥幸,鋌而走險……

    御史台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反貪反腐,猶如後世的中紀委。

    御史大夫華歆,絕非等閑之輩,其麾下的監察部,擁有龐大的專業審計團隊。

    每次赴某地反貪,所用之人皆來自異地,且與當地毫無瓜葛。

    因華歆治理監察部極為嚴苛,一旦發現內鬼,便會遭受朝廷雷霆萬鈞的打擊。

    而且連人帶家族,永無翻身之日。

    劉昆所處那個的時代,某些反貪之人,非但更為貪婪,還無恥地充當內鬼。

    即便東窗事發,拍拍屁股走人就行,屁事沒有。

    這其中鬧出的無數笑話,不勝枚舉。

    一年之後,見眾人年終分紅之豐厚,楊彪、陳群及那些未曾購買朝廷自營企業股份的世家,腸子都悔青了!

    天哪,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那些積極支持朝廷自營企業建設之人,皆笑逐顏開。

    按照分紅,他們僅僅需要三、四年時間,便可收回之前投入的資金。

    每年不但能從朝廷領取豐厚的俸祿,還能從朝廷自營企業中獲得不低于俸祿的分紅。

    後面都是躺著賺錢,終于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了。

    而那些投入進來的世家同樣賺得盆滿缽滿,令那些無數未曾摻和的世家艷羨不已。

    他們在朝廷要麼親自上陣,要麼托人上書,哭著喊著要補交自己那份子錢。

    幸得劉昆並未趕盡殺絕,而是大度地拿出他們當初簽字畫押的文書,笑眯眯地代表朝廷應允了他們的請求。

    很快,長安城朝廷開設的拍賣場,便如火如荼展開了商場上的生死拼殺。

    楊彪、陳群等人懊悔地發現,想從拍賣場買回那些份額,實在太難了。

    因他們身為朝廷大員的那部分份額在拍賣場中取消了品級限制,只要有足夠的錢,誰都能競拍。

    在《大漢日報》有意無意的宣傳下,長安朝廷治下民眾都得到了這個消息,紛紛涌向了長安。

    份額拍賣的價錢一路飆升,最後竟被拍出了四倍、五倍的天價!

    連同家族份額,也同樣被炒到了這種天價。

    當然,即便他們拿出了這些資金,所佔股份卻絲毫未變!

    劉昆萬萬沒有料到,他無意間弄出的朝廷自營企業份額拍賣,竟有了股票市場的雛形。

    長安朝廷對商業極為重視,治下各州皆繁華異常。

    天下各州商人都知道,長安朝廷治下經商最為安全,也最為可靠。

    各州的郡縣之間都修築了寬敞的水泥道,水運亦異常發達。

    境內幾乎沒有攔路打劫的盜匪,貨物運輸暢通無阻。

    只要有盜匪出現,都會遭到朝廷的雷霆鎮壓。

    而且,朝廷治下百姓生活富足,根本就沒有人會因為吃不上飯鋌而走險去干劫道這種殺頭的營生。

    更重要的是,朝廷商法中規定,一次交易只收取一次稅收。

    商人們的權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這在其他勢力範圍內,是萬萬不可能實現的。

    當然,朝廷只保護合法經營、守法的商人。

    對于那些偷稅漏稅、甚至買賣違禁品的不法商人,懲治力度可謂相當嚴酷。

    朝廷治下商業的興盛,很快便帶動了地方的蓬勃發展。

    最早的河套地區民眾早已富得流油,他們種植的糧食,幾乎佔了朝廷治下糧食產量的一半有余。

    昔日荒涼的並州雁門、太原、上黨那些大河流域,如今到處人煙稠密。

    大量土地被開墾成良田,人口呈幾何級數暴漲。

    涼州、蒙州和遼州大批大批的牛羊,根本不愁銷路,原本貧困的鮮卑、烏桓、羌胡人都因此受益。

    如今家家都有余糧,戶戶不愁物資。

    牧民們家中都有不少的牛羊、馬匹,日子過得無比幸福。

    成年的牛羊可賣給那些到家門口收購的商人,根本不愁銷路。

    馬匹中的戰馬,皆登記在冊,到了成熟之時,軍方便會以合理的價錢收購。

    有老牧民感慨道︰“若以前的大草原都是如此生活,誰還會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中原打劫啊!”

    特別是劉昆命安南都護府的程普率軍佔領了青海湖、茶卡鹽湖之後,長安朝廷便不缺鹽了。

    《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便是茶卡鹽湖。

    那里到處都是天然的食鹽,裝車便可直接運走。

    青海湖、茶卡鹽湖出產的粗鹽通過黃河走水運,無比方便快捷。

    便可直接運到北地、朔方、九原、雲中等郡,稍微加工一下,就是精鹽。

    然後從河套這里通過水運、陸路等各種運輸方式,就可以輻射到整個並州、幽州、蒙州,遼州,讓那些地方從此不再缺鹽。

    青海湖、茶卡鹽湖出產的粗鹽也可走陸路,從金城走狄道,進入隴西郡襄武,再走渭河水道進入關中。

    大批食鹽流入蒙州,讓臘牛肉、臘羊肉成為大眾最喜愛的肉制品。

    要知道,荊、揚、益、徐、豫、兗等地,只有那些世家大族、官宦人家及少數富人能用得上食鹽。

    其他普通民眾,甚至是軍隊中,都只能用“醋布”稍微增加一點咸味而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44章 長安朝廷興盛的商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44章 長安朝廷興盛的商業並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