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字彥雲,堪稱是漢末三國時期最頂級的文武全才之一。
自從曹丕登上皇位之後,王凌先後擔任了兗州刺史、青州刺史、揚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要職。
後來,曹爽執掌大權之後,王凌又被任命為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軍事。
就此開始全面執掌東南兵權,且這一掌控便是漫長的十年之久。
在正始九年248 年)的時候,王凌成功取代了高柔,成為魏司空。
但在淮南謀誅司馬懿事泄後,在司馬懿大兵壓境的強大態勢下,王凌不得不選擇了服毒自殺。
太原郭氏這邊,則推出了郭 。
在原本的歷史中,郭 擔任雁門太守,最後也死在了任上。
但由于劉昆的意外橫空出世,徹底改變了郭 此後的命運軌跡。
郭 並沒有入朝為官,而是賦閑在家。
郭 本身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然而他那剛滿一歲的兒子郭淮,卻是極為出眾。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是曹魏西線軍事方面的核心靈魂人物。
一開始做的是平原府丞,後來跟隨曹操出征討伐漢中,擔任夏侯淵的司馬一職。
曹丕登基稱帝之後,郭淮憑借著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功績,先後擔任過鎮西長史、雍州刺史等重要的職位。
成功平定羌胡叛亂,推行屯田安民政策,使得關中地區得以穩定。
正始年間,他升任車騎將軍,都督雍涼,多次成功擊退姜維。
在段谷之戰中,他大破蜀軍,斬殺數千敵軍。
嘉平二年250年),他被封為陽曲侯,官至大將軍追贈)。
對于王凌這樣文武雙全之才,劉昆打心底里極為欣賞。
他便任命王凌為太原郡尉,讓郭 做王凌的副手,一同執掌太原萬余兵馬。
能擔任一郡的郡尉,這已然是劉昆對王凌極為看重了。
王凌今年不過十八歲,正是滿腔熱血、朝氣蓬勃的年紀。
更為難得的是,他身上毫無尋常世家子弟的那種紈褲之氣。
面對劉昆給予的如此重任,王凌自然是感激涕零,全身心投入其中,用心至極。
王凌甫一上任,便展現出了了卓越的軍事才干。
在他的精心操練與管理下,太原那萬余郡兵很快就面貌一新,有了精兵強將的風采。
劉昆雖不清楚王晨究竟有多大能力,但見王凌這般出色,心想王晨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于是,他把王晨安排到了雁門郡。
交給郡丞陳端,讓王晨接任陳端原來擔任的廣武縣令一職。
陳端其實對劉昆的事早有察覺,但他聰明地選擇了緘口不言,依舊像往常一樣盡職做事。
劉昆通過安插在陳端身邊的的校事府密探,對他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倘若陳端真的向潁川陳家告密,劉昆絕對不會心慈手軟,不介意讓他遭遇一場意外而死去。
好在陳端如此識趣,劉昆也就對他放下心來。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雁門郡的太守之位,劉昆很可能會交到陳端手中。
太原王氏族長王宏對于劉昆對他兩個兒子的這般安排,十分滿意。
自然而然,王氏家族與劉昆的關系愈發緊密,來往也越來越頻繁。
後來,為了讓彼此的關系更加穩固穩固,王宏更是將自己的嫡女嫁給劉昆做妾。
畢竟,家族之間的聯姻向來是維持良好關系的上佳方式。
此時,劉昆眼下最為緊要的事情,便是收服白波谷那群黃巾殘部。
于是,太平道聖女張寧來到了晉陽。
與她一同前來的,還有白饒、雷公這兩名黃巾軍舊將。
許久未見的張寧,愈發楚楚動人。
她一身的武道修為,也已然達到了煉骨境巔峰。
不用說,這自然是劉昆日夜悉心灌輸、張寧勤奮修煉的成果。
白饒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的青年,皮膚白皙,乍一看就像個文質彬彬的儒生。
但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他可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在戰場上,他勇猛無畏,絲毫不似外表那般文靜。
而雷公,則身材高大,滿臉虯髯。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嗓子異常洪亮。
這批黃巾舊將,大多出身草莽,很多人都沒有好听的名字。
他們的名字往往取自外貌特征,反倒真實姓名鮮為人知。
比如,左髭丈八,是個身材高挑、左邊胡須濃密的人。
褚飛燕身輕如燕,便被好事者稱作““飛燕”。
于氐根是氐人,原本就沒有名字……
當然,也確實有人是真的出身底層,本來就沒什麼好名字。
像大牛、二狗、三娃之類的,多不勝數。
劉昆帶著張寧、典韋、白饒、雷公等一行百余人,很快便來到了位于河東郡的平陽縣白波谷。
根據校事府密探打探來的消息,如今白波谷的首領正是郭太。
白波谷東面是水流洶涌湍急的汾河,西面背靠巍峨雄偉的呂梁山。
這里是太原郡與河東郡來往的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其極其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波軍的軍營並非常見的帳篷搭建而成,而是一個個依據黃土懸崖沖溝和夯土建成的巨大土堡。
土堡的城牆高達數丈,厚度也同樣有數丈之多。
而且,各個土堡之間還有無數地道相互連通,想要攻下來絕非易事。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易守難攻的特殊地形,使得官兵每次的圍剿都只能知難而退。
守在谷口放哨的幾個白波軍士卒,見有一行人徑直朝著自己這邊走來,不由得紛紛提高了警惕。
有個明顯是小頭目的白波軍士卒大聲喝道︰““來人止步!否則,格殺勿論!”
劉昆看了一眼身邊的雷公,雷公立刻催馬向前。
他雙手抱拳,聲音如雷般響亮地說道︰“各位兄弟,請通報郭首領一聲,故人來訪,讓他速速出來迎接!”
郭太本就是黃巾軍舊人,自然與張寧、雷公、白饒等人相識。
小頭目兩只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心里暗自嘀咕此人聲音好大。
他掏了掏耳朵,從中摳出一大坨耳屎,湊到眼前一看,嫌棄地扔到了地上。
從這一行人身上,小頭目能看出他們都不是普通之人。
因為白波軍經常和黃河兩岸的黃巾軍來往、互通消息,所以對于這種來訪的事情也是見怪不怪。
不過,像今天這樣毫不客氣地點名要首領親自出來迎接的情況,還是頭一遭。
小頭目客氣地回禮道︰“請諸位報上姓名,也好讓小的去通報首領哇!”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