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

第196章 董卓進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是昆哥 本章︰第196章 董卓進京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漢靈帝劉宏,終于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在洛陽皇宮的嘉德殿內,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駕崩了。

    臨死之前,他滿心都是強烈的不甘。

    是啊,他很不甘就這樣英年早逝!也不甘自己最疼愛的幼子劉協沒能順利登上皇位……

    可對于一個將死之人來說,即便有再多不甘,也只能帶著無盡的遺恨,撒手人寰了。

    手握重兵的大將軍何進,自然不想放過這個擁立自己外甥為帝的絕佳機會。

    畢竟,在他眼里,像霍光、竇憲、梁冀、竇武這些外戚同類以大將軍的身份擅權專政,正是他此生心心念念想要達成的目標。

    中平六年四月十三日,十四歲的皇長子劉辯在何進為首的士人集團擁立下,順利登上了皇位,史稱漢少帝。

    由于少帝年紀尚幼,暫時由何太後臨朝听政。

    這何太後與她兄長一樣,對那些以太後之尊掌控朝政多年的人物崇拜不已。

    遠的來說,像呂雉以女主臨朝,掌控朝政十六年,威懾四方。

    近的,又有鄧綏漢和帝皇後)、梁𢯊漢順帝皇後)、竇妙漢桓帝皇後),一個個都是她在心中頂禮膜拜的偶像。

    馬上就要到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兄妹倆心里不約而同各自打起了小算盤,都想把權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他們全然沒有料到,那些被他們奉為偶像的人,無論是才能還是心胸,都遠非他們兄妹所能比擬。

    還沒等他們真的把事情辦成,兄妹倆就開始互相拆台了。

    士人集團暫時依附在何進麾下,他們可是與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團勢如水火的。

    這樣一來,何進的對頭自然而然就成了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

    而何太後一心獨攬大權,根本不想把到手的權力分給別人,哪怕是自己這個親哥哥。

    有鄧綏、竇妙等人的珠玉在前,她自覺既有資本,又夠資歷,怎麼就不能成為下一個她們呢?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我何靈思,也熬出頭啦!

    然而,她不過是一介女流,兄長又因權力的紛爭和她有了矛盾,顯然是靠不住的。

    深居皇宮,除了曾經幫助過她的十常侍那群宦官,她還能依靠誰呢?

    而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在漢帝劉宏駕崩之後,急需一個新的靠山。

    何太後剛剛垂簾听政,有著極強的權力欲望,急需人手為她跑腿做事。

    而她親兄長何進卻與士人集團搞在了一起,站在了她的對立面,已經不可能再依仗他了。

    所以,何太後與十常侍一拍即合,迅速組成了一個新的權利集團。

    可以說,這兄妹倆或許從來就沒想過“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

    眼里只盯著自己眼前的利益,都想獨佔那塊“肉”,就連親兄妹也做不成了。

    于是,以“何進加士人集團”就和“何太後加十常侍宦官集團”之間的權力爭斗愈發激烈了。

    為了迫使親妹妹何太後就範,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秘密商議,打算誅殺依附于她的十常侍宦官集團。

    為了各自的利益,這對親兄妹竟連表面上的和睦都無法維持了。

    此時,橫亙在何進面前的最大阻礙,並非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而是自己的親妹妹。

    這听起來是不是很可笑?可事實就是如此。

    俗話說“疏不間親”,連至親之人都不肯相信,不肯依仗。

    卻指望外人來幫忙,怎麼可能成事?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活雷鋒,無論是士人集團也好,宦官集團也好。

    何進一心想要掌控士人集團,可士人集團實際上也是想掌控他啊。

    何太後想借助宦官集團成事,可宦官集團同樣想通過掌控何太後來維持他們的權勢。

    與狼共舞,與虎謀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了脅迫何太後,誅殺宦官,何進決定秘密召集董卓等外兵進京。

    對外宣稱是“清除君側奸佞”,實際上是想借助外兵向何太後施壓。

    當何進和幕僚們商議對付何太後手下“十常侍”的辦法時,袁紹建議道︰“應該召集四方英雄豪杰,率兵前來京城,將那些宦官一股腦兒全殺了。”

    曹操立馬就表達了反對意見!他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用今天的白話文來說,意思就是︰宦官為禍自古皆有,但君主不該給他們那麼多權力和寵信,導致局面失控。要治他們的罪,只殺首犯,其他人交給獄吏就行了。沒必要大張旗鼓召集外兵,不然計劃泄露必然失敗,只會加速禍患爆發。

    何進听後,憤怒地說︰“難道你曹孟德也存著這樣的私心?”

    何進一直都看不上拼命想要融入自己團隊的曹操,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後其祖父曹騰是宦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認為曹操的建議“只除首惡”是為了袒護其他宦官,肯定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其實在那個時候,何進牢牢掌控著京師洛陽的所有兵權。

    按照曹操所說的方法,或許真的能把“十常侍”輕而易舉地誅殺掉,而且相當有效。

    所以曹操被趕出去的時候,悲憤地甩下一句︰“亂天下者,必進也!”

    同時,盧植、鄭泰這兩位德高望重的當世大儒也表達了反對意見。

    盧植是聞名海內的儒學大家,鄭泰同樣影響力巨大,他們的話語權遠非小小的曹操可比的。

    董卓曾經在盧植麾下听命,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盧植會不知道?

    鄭泰更是為此憤而辭職,在臨走前,他還和荀攸表示,何進絕非成就大事之人。

    但即便如此,也沒能改變何進的決定。

    何進一心想要把所有宦官一網打盡,讓自己妹妹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從此再也無法對他構成威脅。

    當深得他信任的袁紹提出了召集外兵進京的建議時,他立即就同意了。

    以袁紹之能,又怎會看不到這一計劃存在的風險?

    可他偏偏是這樣做了!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背後的士人集團,甚至是他汝陽袁氏需要他這樣做!

    召集的是哪些人?並州刺史丁原、東郡太守橋瑁、以及屯兵河東郡的董卓!

    這是因為在他袁氏家族看來,橋瑁其叔父橋玄曾得到袁隗的提拔)、董卓都可以算是他們的門生故吏。

    而何進也天真地認為,這三人都會听從自己的號令。

    實際上,何進雖然同意召董卓進京,但心里對董卓並沒有完全信任。

    從何進只允許董卓駐扎在長安的上林苑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長安與洛陽相距足足三百多里,何進再怎麼糊涂也不至于毫無防備。

    可袁紹卻擅自做主,假傳何進的命令,讓董卓的大軍直接駐扎在了洛陽城外的平樂觀。

    後來,何進得知董卓並未按照他的要求駐扎在長安,而是一路風塵僕僕直接朝洛陽趕來了。

    驚訝之余,立刻派使者種邵前往澠池,阻攔董卓,不許他繼續前進。

    在和平時期,何進的這一招或許真能起作用。

    可如今正值局勢動蕩不安之際,董卓哪會把他派去的種邵放在眼里?

    雖然如此,但種邵畢竟是大將軍何進派來的使者,代表著朝廷的顏面,董卓該怎麼應對呢?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196章 董卓進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196章 董卓進京並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