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曉和李晴在衛生間爆發了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但回到教室時,兩人都維持著表面的平靜。
兩人一前一後匆匆進門,各自回到座位,沒有像往常那樣手挽著手、低聲說笑著走回來。
這景象在旁人看來倒也尋常,畢竟上課鈴已經響了,著急趕著回座位而已。
就連心思敏銳的陳默,也只是瞥了一眼,覺得她們是著急上課才沒顧上交流,並未多想。
講台上,政治老師周正國正揮舞著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幾個大字。
他聲音洪亮,帶著特有的抑揚頓挫︰
“......同學們,今年是2012年,是我們國家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回顧過去十年,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未來的路還很長,關鍵就在于精神文明建設!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周老師講得激情澎湃,唾沫橫飛。
作為文科重點班,高二七班大部分同學都在認真听講或埋頭記筆記。
但政治課嘛,懂得都得,也難免有幾個“開小差”的。
後排靠窗的角落里,張力很認真的听課記筆記,但他的同桌林勛卻是右手撐著頭,左手拿著手機放在腿上,頭微微低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看桌上的書呢。
後桌的王遠則把一本《知音漫客》塞在抽屜里,眼楮時不時往下瞟,偷看得津津有味。
除此之外還有陳默,剛開始他坐在座位上,姿態倒是端正。
政治課本上的內容他早已預習過,周老師講的這些理論框架對他來說並不新鮮。
听著听著,思緒就有些飄忽,手指無意識地轉動著手中的黑色簽字筆。筆桿在他指尖靈活地旋轉,帶著一種百無聊賴的節奏。
陳默假裝托腮思考,實則眼神放空,思緒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
就在這時,可能是走神導致手指力道沒控制好,那支轉得正歡的筆“咻”地一下從他指尖飛了出去,劃了個小弧線,“啪嗒”一聲掉在了前面李晴的椅子腿旁邊。
“嗯?”
李晴被這輕微的聲響驚動,下意識低頭看去,發現是陳默的筆。
她幾乎沒有猶豫,立刻彎腰,動作輕柔地將筆撿了起來,轉過身,遞還給後座的陳默。
陳默訕訕一笑,伸手接過,“謝了,阿晴。”
李晴抿了抿嘴,輕輕一笑,“不客氣。”
說完便迅速轉回身,繼續听課。
這一切都被旁邊的林曉看在眼里,握著筆的手指微微收緊,筆尖在筆記本上留下一個稍重的墨點。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李晴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陳默。
片刻後,林曉放在桌下的左手悄悄伸出,手指看似無意地、輕輕用力將桌上攤開的一本薄薄的小練習本往桌沿推了一下。
“啪。”
小本子應聲掉落在李晴的椅子腿旁邊,位置和陳默剛才掉筆的地方差不多。
李晴听到聲音,下意識地再次側頭看了一眼。
當看清是林曉那本熟悉的本子後,她糾結了一下,最後還是當作沒看見一樣,又把頭轉了回去。目光重新聚焦在講台和周老師的板書上,握著筆的手指甚至更用力了些,繼續認真地記筆記,對旁邊那本可憐的小本子視若無睹。
林曉︰“!!!”
什麼意思?
這赤裸裸的無視讓她瞬間繃不住了!她用指尖踫了踫李晴的後背,卻沒有講話。
李晴的身體僵了一下,耳朵動了動,沒听到想象中的聲音後,便沒有回頭,也沒有彎腰。
只是用手肘輕輕踫了踫自己右側的同桌彭芳,然後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自己腳邊林曉的本子。
彭芳愣了一下,看看李晴,又看看地上的本子,再看看旁邊一臉錯愕加一絲尷尬的林曉,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也沒多想。
她爽快地彎腰,一把將本子撿起來,遞給了林曉︰“喏,曉曉,你的本子。”
“謝...謝謝芳芳。”林曉接過本子,臉上的笑容有點僵硬。
而全程目睹了這“詭異”一幕的陳默,此刻簡直是目瞪口呆!
他看看前面李晴那挺得筆直、紋絲不動的背影,再看看旁邊林曉臉上那混合著尷尬、氣惱和難以置信的表情,最後又看看她手上仿佛被遺棄過的小本子......
陳默懵了!
他感覺自己的cpu快要燒了!
這什麼情況?!
早上兩人還好好的,跑操的時候還親親熱熱地一起,怎麼現在就變成了這樣?
不是,今天這第三節課有毒吧?!
李晴居然寧願麻煩旁邊的彭芳,也不肯幫好姐妹林曉撿一下近在咫尺的本子?
這態度轉變也太快太明顯了吧!
到底為什麼呀?
陳默感覺今天的世界格外奇幻,自己的遭遇也過于魔幻。
先是莫名其妙被推上副班長位置,接著被老師拉去談心,然後和林曉在操場“攤牌”,現在又親眼目睹“閨蜜貌似反目”的現場版......
他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感覺腦子有點不夠用。
興許是察覺到了陳默那充滿探究和疑惑的目光,也或許是剛才李晴那刻意的無視讓她意識到做得太明顯了會惹人懷疑,林曉接下來的時間都異常安靜。
她強壓下心頭的憋屈和怒火,沒有再試圖和李晴有任何互動,也沒有再制造任何“意外”,只是埋頭記筆記,仿佛剛才那尷尬的一幕從未發生過。
“叮鈴鈴——”
悠長的放學鈴聲終于響起,打破了教室里的沉悶。
周正國意猶未盡地結束了講課,簡單布置了預習作業後,宣布下課。
教室里瞬間喧鬧起來。
陳默動作麻利地把政治課本和筆記塞進書包,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再次飄向自己的前桌李晴和同桌林曉。
李晴正低著頭,慢條斯理地收拾著桌上的文具,一根一根地放進筆袋,動作細致得有點刻意。
林曉也差不多,把書本疊得整整齊齊,再小心翼翼地放進書包。
明明三兩下就能收拾完的,兩人卻都很默契的在放慢速度。
兩人之間那種無形的隔閡和刻意營造的“陌生人”氛圍,比上課時更加明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