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吧少年

第14章 回家過年啦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尚尚的小情人 本章︰第14章 回家過年啦

    “回家過年啦!”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人懷著激動的心情出發了。

    姐姐和尚昊坐在後排,興高采烈地吃著他們喜歡的零食,眼楮緊緊盯著電腦屏幕,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一路上,他們有說有笑,分享著零食,討論著電腦里有趣的內容。

    然而,還沒有走半個小時,姐姐的興奮勁兒就過去了,開始打起了瞌睡,不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尚昊則繼續目不轉楮地看電腦,完全沉浸在其中。

    媽媽坐在前面,或許是路途的勞頓,也開始昏昏欲睡。而車窗外,不知何時開始飄起了毛毛細雨,雨滴輕輕地敲打著車窗,仿佛在為我們的歸程伴奏。

    細雨中的道路顯得有些朦朧,路旁的樹木在雨水的洗禮下愈發青翠。遠處的山巒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

    我望著車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對家的期待。過年,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無論路途多麼遙遠,都阻擋不了我們回家的腳步。

    雖然姐姐睡著了,媽媽也有些困倦,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內心的喜悅。我知道,當我們抵達那個溫暖的家時,所有的疲憊都會化作幸福的歡笑。

    在這細雨飄飛的旅途中,我們向著家的方向前行,帶著對新年的憧憬,對親人的思念。我相信,今年的春節一定會充滿溫馨和歡樂。

    在漫長的車程中,當車子路過第一個服務區時,大家一致決定下車透透氣。盡管出行前,每個人都預料到了出門在外可能會遭遇寒冷,但真正下車的那一刻,寒冷還是超出了想象。

    風呼呼地吹著,仿佛帶著刺一般刮過臉頰,寒意瞬間穿透了厚厚的衣物。大家不禁裹緊了衣服,縮著脖子,在車外活動著略顯僵硬的身體。這二十分鐘的歇息,讓被車廂束縛的身心得到了片刻的放松,然而寒冷也讓我們更加珍惜車內的溫暖。

    重新出發後,車窗外的雨似乎變得更猛烈了些, 里啪啦地敲打著車窗。望著窗外迷蒙的景色,我的心情也如同這陰沉的天氣一般。很快,我們就到了安徽的邊界線。媽媽和爸爸感慨地說︰“我們現在是外地人了!”

    听到這句話,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絲失落。家鄉的熟悉與溫暖仿佛還在身後,而前方卻是陌生的地域和未知的旅程。那種離開家鄉的眷戀和對陌生環境的不安交織在一起,讓我一時有些恍惚。

    曾經,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那麼的親切和熟悉,那里有我最愛的小吃攤,有我和小伙伴們玩耍的小巷,還有親人們溫暖的笑容。而此刻,我們卻在遠離家鄉的路上,向著未知前行。

    但我也明白,這次的旅行是一次探索,是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和文化。雖然離開了熟悉的家鄉,但也許在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會是令人驚喜的新發現和美好的回憶。那一絲失落,漸漸被對未來的期待所取代,我期待著在這陌生的地方,收獲別樣的精彩。

    車子繼續前行,雨還在不停地下,而我已經做好了迎接新旅程的準備。 沒過多久,雨慢慢停了下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路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車內的氣氛也隨著天氣的好轉變得活躍起來。姐姐醒了過來,揉著惺忪的睡眼,看到外面的陽光,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尚昊也合上電腦,伸了個懶腰。

    路邊開始出現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築,白牆黑瓦,很是古樸。爸爸提議找個小鎮停下來逛逛。于是我們將車駛入一個寧靜的小鎮。鎮子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手工藝品和特色小吃。我們像好奇的孩子般穿梭其間,品嘗著美味的食物,感受著獨特的民俗風情。

    當我們抵達河南信陽的時候,天空中的雨勢看起來似乎稍稍變小了一些,但令人驚喜的是,這時居然開始飄起了小巧玲瓏的雪花。那一片片潔白的雪花宛如精靈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給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神秘而浪漫的氣息。

    我們拖著略帶疲憊的身軀,想要找一家飯館來解決溫飽問題。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周邊的飯館竟然全都大門緊閉,仿佛它們也想趁著這場雪好好休息一下。正當我們感到有些失落和無助的時候,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家淮南牛肉湯館還在照常營業。

    尚昊看到這家店後,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興奮地對媽媽說道︰“媽媽,你看!我們來到信陽居然能吃到淮南牛肉湯呢!”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由于外面一直在下雨,媽媽穿著的那雙棉鞋已經被雨水浸濕了,走起路來腳底濕漉漉的,感覺非常難受。但是即便如此,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氛圍依然彌漫在空氣中。

    夜幕降臨之後,我們入住了當地的一家賓館。一走進房間,就發現這里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特別是角落里擺放著的那個加濕器,成功地吸引了我們所有人的目光。要知道,這樣貼心的小細節在南方的賓館可是很少見的喲!

    隨著時間的推移,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了,紛紛揚揚的雪花如同鵝毛一般漫天飛舞。媽媽望著窗外的雪景,不禁說道︰“寶貝們,如果今天夜里雪一直這麼下下去,變得更大的話,咱們明天就干脆在賓館里多住一天吧,等雪停了之後再繼續出發。”听到媽媽的提議,大家紛紛表示贊同,畢竟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能夠躲在溫暖的房間里享受片刻寧靜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逛完小鎮重新上路後,天色漸暗。遠方的城市燈火閃爍,像是在召喚著我們。終于,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親戚們熱情地迎接我們,家里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這一刻,之前旅途的疲憊、離鄉的惆悵全都消散,只剩下闔家團圓的幸福。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子里。飯桌上,長輩們講述著過去一年的趣事,孩子們則迫不及待地分享著旅途中的見聞。吃完飯後,我們一起走到院子里放煙花。五彩斑斕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照亮了整個夜空。姐姐和尚昊興奮地跑來跑去,手中揮舞著煙花棒。

    隨後幾天,我們跟著親戚們參加各種傳統習俗活動。比如走親訪友拜年,每到一家,都受到熱情款待,滿桌的佳肴讓人垂涎欲滴。我還跟著叔叔伯伯們去趕廟會,廟會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有賣糖畫的藝人,精湛的手藝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圍觀;還有舞龍舞獅表演,那靈動的身姿仿佛賦予了巨龍和獅子生命。

    假期過得飛快,返程的時候到了。雖有些不舍,但回憶著這段旅程的美好,心中也滿是欣慰。我們帶著親戚送的特產,再次踏上歸途,懷揣著對下一次相聚的期待。返程的路上,大家的情緒不像來時那般高漲。姐姐靠在窗邊靜靜地看著外面不斷後退的景色,尚昊則默默地玩著手機游戲。爸爸媽媽偶爾交談幾句關于家中事務安排之類的話。

    車子行駛到一處山谷路段時,突然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緊接著車身猛地一震。爸爸急忙停車查看,原來是輪胎扎到了一塊尖銳的石頭。正當爸爸打算換備胎時,才發現工具不全。就在大家有些焦急的時候,一輛本地牌照的車緩緩駛來停在我們旁邊。車主是位熱心腸的大叔,了解情況後,他拿出自己車上的工具幫忙更換輪胎。在聊天中得知他也是剛從外地回來探親的。

    換好輪胎後,我們向大叔道謝告別。繼續趕路的途中,大家又恢復了些許活力,開始談論剛剛發生的事,感嘆世間還是好人多。不久之後,熟悉的家鄉景象映入眼簾,那種親切感涌上心頭。到家後,我們把帶回的特產分給鄰居們,和他們分享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而這段回家過年往返之旅的記憶,也深深地刻在每個人心中。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逐漸回歸平常。可是有一天,姐姐突然提出想再去一次那個旅途中的小鎮。她說那里的手工藝品特別精美,還沒看夠,而且小吃的味道一直在舌尖縈繞。爸媽思考片刻後同意了。

    于是我們一家人又踏上了那條熟悉的路。再次來到小鎮,它依舊散發著淡淡的花香。姐姐拉著尚昊直奔那些手工藝品攤位,挑選著心儀的物件。我陪著爸媽四處閑逛,感受著這里獨有的寧靜氛圍。

    走著走著,我們竟意外遇到了那位曾幫助我們換輪胎的大叔。原來他就住在這個小鎮附近。他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還拿出了自家制作的特色美食招待我們。

    在返程的時候,夕陽的余暉灑在車身上。姐姐和尚昊在後座安靜地睡著,嘴角掛著微笑,想必是在夢中回味著小鎮之行吧。爸爸媽媽小聲聊著天,而我望著窗外快速掠過的景色,心中滿是對這次重游之旅的滿足。這次旅行像是給之前的往返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成為家庭記憶里又一段難忘的經歷。幾個月後的一天,姐姐在家整理東西時,不小心翻出了在小鎮買的一件手工藝品。那是一個精致的木雕,刻著小鎮的標志性建築。看著這個木雕,姐姐又想起了小鎮的美好時光。

    她突發奇想,想要在網上開一個小店,專門售賣來自那個小鎮以及周邊地區的特色手工藝品和小吃。家人听了這個想法都很支持。

    于是,姐姐忙乎起來,聯系小鎮的手工藝人和小吃攤主,談合作,搭建網店平台。經過一番努力,小店終于開張了。

    起初生意比較清淡,但隨著姐姐精心推廣,分享旅途中的故事和照片,慢慢地吸引了不少顧客。訂單越來越多,姐姐忙得不亦樂乎,還經常拉著尚昊幫忙打包發貨。

    爸媽看到姐姐這麼積極投入,也很欣慰。而我有時也參與幫忙客服工作,解答顧客對產品背後文化的疑問。通過這個小店,我們不僅重溫了那段美好的旅程,還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小鎮的魅力,仿佛把那份寧靜與美好傳遞給了每一個光顧小店的人。隨著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姐姐決定親自再去一趟小鎮補貨並拓展貨源。這一次,我也跟著一同前往。

    到達小鎮後,發現小鎮正在籌備一場盛大的民俗文化節。我們找到之前合作的手工藝人和小吃攤主,他們正忙著準備特色展品和美食。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結識了一位擅長制作古老刺繡工藝的老奶奶。她的作品精美絕倫,但因為年事已高且缺乏宣傳渠道,一直鮮為人知。姐姐當即決定把她的刺繡加入店里商品行列。

    文化節當天,人山人海。我們在現場直播展示各類手工藝品和小吃制作過程。在線觀看人數飆升,小店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回到家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姐姐又招聘了幾位幫手,把小店經營得有聲有色。而我們一家人也因為這個小店,與小鎮建立了更深的情感紐帶,每次回憶起與小鎮有關的一切,心中總是充滿溫暖和自豪。隨著小店的發展壯大,姐姐決定舉辦一場線下的粉絲見面會,地點就定在小鎮上。消息一經發布,許多老顧客紛紛報名參加。

    我們提前趕到小鎮做準備工作,手工藝人和小吃攤主們也全力配合。見面會上,姐姐分享了開店的心路歷程以及小鎮帶給我們家的美好回憶。顧客們親手體驗了手工藝品制作和小吃烹飪,個個都樂在其中。

    然而,活動期間,一個自稱是商業調查員的人前來,表示我們未經正規商業授權就售賣這些特色物品涉嫌違規。大家頓時緊張起來,姐姐據理力爭,拿出與各個攤主的合作協議,並解釋這只是一種文化傳播行為並非單純盈利。經過一番溝通解釋,調查員認可了我們的做法,還對我們表示贊賞。

    這次風波過後,小店名聲更盛,成了連接小鎮與外界的一座橋梁。我們一家人也更加堅定要將這份事業好好做下去,傳承小鎮的文化,也讓更多家庭擁有美好的回憶。隨著小店的持續繁榮,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有一天,一位知名旅游雜志的編輯找到了姐姐,希望能夠對小店以及背後的小鎮進行深度報道。姐姐欣然答應。

    雜志發行後,小鎮迅速成為熱門旅游景點。游客紛至沓來,原本寧靜的小鎮變得熱鬧非凡。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問題,比如過度商業化帶來的物價上漲,部分手工藝品粗制濫造以獲取暴利。

    我們意識到必須做點什麼。于是聯合小鎮居民制定規則,嚴格把控商品質量,控制物價漲幅。同時開展特色文化培訓課程,教導新來的商家尊重小鎮文化底蘊。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小鎮又恢復了往昔的和諧。游客既能享受美景美食,又能深入體會小鎮的傳統文化。而我們的小店,依然穩穩地扎根在小鎮,見證著這一切的變化,繼續成為傳遞小鎮魅力的窗口,將小鎮的美好分享給更多的人。幾年後,我大學畢業面臨就業選擇。看著姐姐把小店經營得風生水起,我心中一動,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決定全身心投入到小店的發展中。

    我提出了新的想法——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民俗文化體驗之旅。游客可以先在網上預訂行程,到小鎮後除了購買特色商品,還能深入學習民間技藝。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我們一家與小鎮居民齊心協力改造小鎮設施。增加了民俗技藝教學場地,優化住宿餐飲服務。

    剛開始推行時困難重重,預定者寥寥無幾。但我們沒有放棄,利用小店多年積累的口碑和人脈進行大力宣傳。漸漸地,體驗之旅開始受到歡迎。

    游客增多帶動了小鎮其他產業發展,小鎮經濟蓬勃向上,同時傳統文化也得到更好的傳承。我們一家人站在小鎮的街頭,看著來來往往充滿笑意的游客,心中滿是成就感,深知我們守護住了這片充滿回憶與美好的土地,也讓更多人領略到它獨一無二的魅力。隨著民俗文化體驗之旅越辦越好,我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信是一位海外華人寄來的,他在國外偶然看到了關于小鎮的旅游雜志報道,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他表示願意投資小鎮,幫助提升小鎮的國際影響力。

    我們一家人商量後接受了這個好意。有了資金注入,我們開始對小鎮進行國際化改造。增加了英文標識牌,培養了一批精通外語的導游。

    很快,小鎮迎來了第一批外國游客。看著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對小鎮的民俗文化驚嘆不已,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但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中外游客的文化差異偶爾會引發一些小摩擦。于是我們又組織了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彼此的理解。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鎮變得更加包容多元,而我們的小店也成為了國際友人眼中中國民俗文化的一張名片。歲月流轉,小鎮始終保持著獨特的魅力,而我們一家與小鎮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著。隨著小鎮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各種各樣新奇的想法也不斷涌現。我提議在小鎮設立一個民俗文化創新中心,旨在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民俗文化,創造出更多新穎的民俗體驗項目。

    家人和小鎮居民們都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于是紛紛行動起來。我們引進了虛擬現實vr)技術,讓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古老民俗故事中的場景;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帶有民俗元素的精美紀念品。

    創新中心成立後,吸引了大量年輕游客。這些年輕人被這種新舊交融的方式深深吸引,他們不僅在這里體驗傳統民俗,還積極參與到創新項目中來。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過度使用科技手段會破壞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召開了多次座談會,最後達成共識︰科技只是輔助手段,目的是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民俗文化。最終,小鎮在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成功邁向現代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征程。隨著小鎮的不斷發展,國內一所著名高校注意到了這里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他們主動聯系我們,希望能在小鎮設立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這對于小鎮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讓民俗文化走向更高層次的學術領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們積極協助學校進行基地建設,提供場地和資料。不久後,研究基地落成,吸引了眾多學者和學生前來調研學習。與此同時,小鎮也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開發出更多基于民俗文化的衍生產品,如民俗文化主題的文創文具等。

    然而,隨著人流的增大,小鎮的生態環境承受著一定壓力。于是我們發起環保倡議,鼓勵游客和居民一起保護小鎮的綠水青山。大家齊心協力植樹造林、治理污染。

    如今,小鎮不僅是民俗文化的瑰寶之地,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之處。我們一家見證著小鎮的成長與變遷,深知未來還會有無限的可能性,而我們也將繼續陪伴著小鎮書寫更精彩的篇章。隨著時間推移,小鎮的名氣傳到了更遠的地方。有一天,一個大型文化節目組找上門來,想要在小鎮錄制一期特別節目,展現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我們自然很高興地應允了。節目組到來後,小鎮處處張燈結彩,充滿了節日的氛圍。

    在錄制過程中,一位年邁的民俗藝術家在展示古老技藝時,突然力不從心。大家都很擔心,這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自告奮勇站了出來。原來他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華裔,被家族的傳統文化深深吸引而回國探尋根源,恰好來到了小鎮。他熟練地接過老人的工具,完美地完成了展示。

    這一幕被節目組記錄下來,播出後引起了巨大反響。更多的海外華人開始關注小鎮,甚至有一些帶著全家老小回鄉祭祖並且游覽小鎮。小鎮變得更加熱鬧,文化交流也愈發頻繁。我們的小店也推出了紀念版的手工藝品,上面刻著小鎮此次事件的標志圖案。看著小鎮不斷發展進步,我們一家人滿心歡喜,知道小鎮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隨著小鎮的熱度持續上升,一些國際文化交流團體也慕名而來。他們希望能與小鎮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將小鎮的民俗文化帶到更多國家去展覽展示。我們一家和小鎮居民商議後,積極促成此事。

    在籌備跨國展覽期間,我發現了一本古老的民俗筆記,里面記載著一些幾近失傳的民俗儀式。于是,我們決定復原這些儀式,並將其融入展覽之中。

    展覽在各國順利舉行,小鎮的民俗文化驚艷了世界。歸國後,我們用展覽所得收益改善小鎮的基礎設施。新建了圖書館,收藏民俗文化相關書籍,供游客和居民免費閱讀。

    然而,隨著小鎮越發出名,有人擔心過多的曝光會使小鎮失去原有的寧靜。我們便規劃出一片保護區,限制游客數量,確保核心區域不受打擾。從此,小鎮既保持著對外界的吸引力,又守住了內心的安寧,我們一家與小鎮的故事,也在這和諧的發展中繼續延續著。幾年後,我在整理小店的賬目時發現,盡管小鎮采取了諸多措施,但隨著游客量的增長,部分民俗文化傳承仍然面臨挑戰。一些傳統技藝由于耗時較長且經濟效益低,願意學習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我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在小鎮設立民俗文化獎學金。只要年輕人願意學習傳統技藝達到一定水平,就能獲得獎勵資助。這個舉措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包括一些周邊村子的孩子。

    同時,我們還利用小店的網絡平台,發起線上民俗文化挑戰賽。參與者拍攝自己學習或展示民俗文化的視頻上傳,由大眾投票評選優勝者。這一活動引起廣泛關注,許多外地人也參與進來。

    在此過程中,我們挖掘出更多隱藏于民間的民俗高手。他們帶來了更多元化的民俗文化元素,充實了小鎮的文化內涵。小鎮也因此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我們一家也更加堅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小鎮的民俗文化都能在我們的守護下源遠流長。

    喜歡燃燒吧少年請大家收藏︰()燃燒吧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燃燒吧少年》,方便以後閱讀燃燒吧少年第14章 回家過年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燃燒吧少年第14章 回家過年啦並對燃燒吧少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