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看似來勢洶洶的算計,並沒有對安陵容造成什麼的影響,但是在朝堂之上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既然認定是逆黨在背後推波助瀾,皇帝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命粘桿處私下查明都是哪些人開始傳播流言的,哪有人和逆黨有所勾連,並且下令收集了他們的各項罪證。
雖說律法森嚴,但在朝為官的總能抓住些空子鑽,不追究時倒好,一旦追究起來便是罪證確鑿。
真論去了,朝中大概也沒幾個人真能保證自己一點錯漏都沒有。
更何況就算自己沒有錯漏,可是家里人呢,能保證家里人也一點錯都不犯嗎?
因此粘桿處在查清楚是哪些人在背後動的散播流言推波助瀾之後,很快就收集齊了他們的罪證呈給皇帝。
前後時間連半個月都不到。
而皇帝接到呈上來的罪證,又在次日上朝時以雷霆之勢發落了那些人。
誰也沒想到皇上處置的手段會那麼凌厲。
斬首、抄家、株連、流放、貶官……這一回被判斬首的人竟比敦親王和年羹堯謀逆時死的還要多。
罪責最重的都被判了夷三族,罪責稍稍輕一些的也是被判了斬首抄家。
本身罪責就比較輕的,但牽連進這件事的人也被罰了貶官或是流放……
除了他們本身的罪責還有一條是附隸逆黨。
其中有位曾寫書來夸贊年羹堯是“宇宙第一人”的汪景祺不只被處以極刑並且夷三族,其頭顱還被皇帝下令懸掛于菜市口,十年內不可取下。
皇帝就是要用他的頭顱來警示所有心懷不軌之徒,依附逆黨,這就是他們的下場。
除此之外,還有幾家查實了和逆黨沒有關系,但也跟著在背後推波助瀾,因此也面臨了貶官降職和被申飭的責罰。
不過在背後推波助瀾了一下,誰也沒想到皇上會罰的那麼重,申飭倒還不算什麼,重要的是被降職。
有些甚至沒有被貶官,只是被平調到了其他職位上,從手握實權變成了領著閑職的閑人,這叫人如何能夠忍受!
可是不能忍受又能怎麼辦?
也和那些依附逆黨的一樣挨一刀,再連累滿門?
比起那些被查出曾依附逆黨被抄家夷族的,如今這樣的責罰,他們都得感念一聲“皇上恩寬”了。
而在這件事中,朝中有兩個重要人物也被牽連。
其中一位是戶部尚書,倒並非他本人也涉事,而是被他不懂事的小兒子和孫子給牽連的。
念在他年事已高,皇帝並未嚴懲他,只罰了他罷官免職,並將從前封賞的一應禮遇全部收回。
但並未抄家和株連。
他的小兒子與逆黨勾連,因此被判了斬首,孫子只是從犯,並沒有直接與逆黨勾連被判了流放寧古塔。
而另一位重要人物便是隆科多。
從前因為他內帷不修寵妻滅妾致使原配發妻慘如人彘,並且縱容妾室收受賄賂賣官蠰爵,還縱子行凶,皇帝已經責罰過他一回了。
這一回是查出他與阿靈阿、揆敘曾結黨營私還曾與年羹堯有所交集,甚至還收受過年羹堯的賄賂,態度曖昧。
雖然皇帝也不打算再容忍他了,但是念及他能繼位隆科多助他良多的份上,並未對其處以極刑。
只是罷免了其所有官職,並罰了抄家。
此外還將隆科多給圈禁了起來。
其長子岳興阿本應該一同責罰,最少也該撤職的,但皇帝想到隆科多與他這個長子素來不合,因此倒也沒直接撤岳興阿的職,只貶了他的官。
至于隆科多寵愛的次子玉柱原本已經被流放,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賜自盡。
其余佟佳氏族人全部免官。
至此作為曾經 赫一時,還是先帝的母族妻族的佟佳氏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走向沒落。
也是經此一事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帝的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是與逆王逆黨有關的人和事,皇帝更是容不得。
想要試探皇帝底線的人也看清楚了皇帝的底線是踫不得的。
當然經此一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被震懾住徹底歇了和皇帝作對的心思。
還是有人在背地里罵他殘忍暴戾手段毒辣。
同時他判了那麼多人抄家,他“抄家皇帝”的名聲又再一次被坐實。
但這一回皇帝卻完全不在乎名聲如何,同時也沒有時間去在意。
通過抄家國庫又豐盈了不少,但也更加讓皇帝瞧見了底下官員的貪婪。
尤其是抄隆科多的家,從中抄出的財寶比他這個皇帝的私庫還要豐厚數十倍,說句富可敵國都不為過。
明明近幾年來除了春旱那年,其余時候都基本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是國庫卻年年虧損空虛。
想他繼位以來每每想要做些什麼實事,都總是被這些人哭訴著說國庫空虛國庫空虛,拿不出銀子來。
可國庫到底是因為什麼而空虛的?
原來是天下的銀錢都落到了這些貪官污吏的手里!
對此皇帝自然不能束手不管,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國之蛀蟲腐蝕他大清的江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在處理完這件事後,皇帝又開始著手于吏治改革。
朝堂之上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後宮又豈會太平?
何況粘桿處也不是吃素的,既然能夠查出哪些人在背後散播流言,還能查出有哪些人與逆黨勾結。
自然也查的出皇後和烏拉那拉氏在背後做的手腳。
因為散播流言這件事,皇帝對烏拉那拉氏的處罰也不輕,本就沒什麼出息的子弟,經此一事烏拉那拉氏在朝中的勢力就更加薄弱了。
甚至皇後的兄長都被罷免了官職,直接賦閑在家。
不過好在他們沒有與逆黨勾連,不然哪怕烏拉那拉氏是皇帝太後和皇後的母族,都免不了要被抄家定罪。
不過如今這樣的處罰便已經讓皇後和太後都接受不了了。
她們為了烏拉那拉氏一族的榮耀,兢兢業業付出了那麼多年,沒能見著母族越發繁榮昌盛也就罷了,怎麼還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族衰敗。
因此太後又將皇帝請去母子談心了一番,本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卻被皇帝全都擋了回去。
皇帝還說,“朕這些日子因著逆黨的事忙得焦頭爛額,皇額娘都未曾關懷體恤過他,如今竟為了在朕背後“捅刀子”的烏拉那拉氏求情……”
“看來在皇額娘心中母族的榮耀比兒子重要的多!”
這話本就已經叫太後覺得心驚了,沒想到皇帝後頭還問了句,“若是今日烏拉那拉氏在背後捅刀子的人是十四,皇額娘可還會袒護烏拉那拉氏?”
這話令太後驚懼萬分,甚至有些害怕皇帝會突然因此遷怒于十四……
畢竟在她看來皇帝對他這個一母同胞的兄弟可沒有幾分兄弟情誼,不如十三就算了,對異母所生的十六十七他們。
剛繼位沒多久就尋了個由頭將十四圈禁起來,這回他在朝中發那麼大的火,如今怒氣都還未消,保不齊會對十四下手……
況且在太後心中母族雖然重要,但也是重要不過自己的兒子的。
她時刻記得自己先是大清的太後,再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兒,雖然希望母族強盛,可這也是基于不影響自己兒子皇位的基礎上的。
她之所以勸皇帝對烏拉那拉氏手下留情,也是覺得這一回他們犯的並不算什麼大錯。
難道作為皇帝太後和皇後的母族,還不能有些特例?
不過在家族榮耀和小兒子中,自然還是小兒子更重要。
因此太後連忙安撫皇帝,不再提讓他恩赦烏拉那拉氏的事,轉而開始同皇帝說了他們的母子情,還提到曾經籌謀皇位時母子倆的不易,試圖打動皇帝。
準備再借此轉到手足兄弟的情分上……
但皇帝听到這些卻又想起了當初太後和隆科多的事……
一時間皇帝再也听不下去,打斷了太後打感情牌的話,將烏拉那拉氏做的事對他的影響和逆黨蠢蠢欲動的事告訴了太後。
又道︰“皇額娘如今能有這太後的尊榮是因為兒子是皇帝,可若兒子不是皇帝了,皇額娘可還保得住太後的尊榮和母族的榮耀?”
“逆黨想迎允 為帝,並尊允 生母為太後,若真叫他們得逞了,皇額娘想過自己會是什麼下場嗎?”
“朕記得皇額娘與宜太妃素來不睦,若是尊卑易處,還有舒太妃的例子近在眼前……”
剩下的話皇帝沒說,只丟下句,“皇額娘好好想想吧。”就轉身拂袖而去。
喜歡原著滿級安陵容穿進影視劇請大家收藏︰()原著滿級安陵容穿進影視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