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張澤謙便在省委秘書長王亮的陪同下去了省委常委別墅區。
省委常委別墅區距離省委大院兩公里,簡單點就是位于省委和省政府大院的中間。
別墅是二層小洋樓,里面的裝修和陳設和漢東那邊差不多。
張澤謙轉頭深深的看了眼王亮笑了笑。
這辦公室一模一樣可能是猜測,但別墅內一模一樣的話那就是故意安排的。
張澤謙跟著王亮走進那棟二層小洋樓時,腳步下意識地頓了頓。
米色的牆紙、客廳里那套深棕色的實木沙發,甚至連茶幾上擺著的青瓷茶具,都和他在漢東住的那套別墅分毫不差。
陽光透過二樓的落地窗灑進來,在地板上投下的光斑形狀,都像是精心復刻的。
張澤謙側頭看向王亮,對方眼里的笑意帶著幾分“請您檢驗”的懇切,張澤謙心里了然。
這絕不是巧合,是底下人摸透了他的習慣,特意做的安排。
“辛苦你了,王亮。”張澤謙伸出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握手傳遞過去。
王亮的手微微一緊,隨即松開,臉上的笑容更顯熱絡︰“書記這是說哪里話,能讓您住得習慣,是我們該做的。”
張澤謙點點頭,目光掃過客廳牆上掛著的那幅山水畫——連畫的裝裱樣式都和漢東的一樣。
他笑了笑,話鋒一轉︰“對了,你回去後,把省里副職和正廳級干部的資料各整理一份給我。”
王亮立刻應下︰“您放心,明天一早我親自給您送過來。”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省內的天氣和近期的會議安排,王亮見張澤謙眉宇間有幾分倦意,便識趣地起身告辭。
門關上的瞬間,張澤謙走到客廳中央,抬手摸了摸沙發的扶手,木質的紋理溫潤,和記憶里的觸感重疊。
他拿出手機,撥通了妻子李佳陽的視頻電話。
“你看。”鏡頭掃過客廳、餐廳,最後停在陽台外的小花園。
李佳陽在那頭“呀”了一聲︰“這不是跟咱們在漢東的家一模一樣嗎?連陽台那盆綠蘿的位置都沒動!”
張澤謙靠在沙發上,看著屏幕里妻子驚訝的表情,嘴角彎起︰“看來他們為了讓我‘無縫餃接’,費了不少心思。”
“那可不,你現在是秦安的‘當家人’,大家自然想讓你舒心。”李佳陽笑著打趣。
隨即又突然想起什麼︰“對了,我大概半個月後過去,到時候你可得騰出時間陪我逛逛秦安的老街。”
“沒問題,到時候我讓司機去機場接你。”掛了電話,屋里恢復安靜,張澤謙揉了揉眉心,洗了個熱水澡。
便上樓選了間朝南的臥室休息——這間房的布局,和他在漢東書房旁邊的臥室,也一模一樣。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張澤謙剛把牙刷好,就听見院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
張澤謙披了件外套走出去,晨光里,王亮手里提著個公文包,站在別墅門口,見張澤謙出來,立刻開口道︰“書記,早。”
“這麼早?吃早飯了嗎?”張澤謙側身讓他進來。
王亮擺擺手︰“還沒呢,我想著帶您去省委食堂嘗嘗,順便讓您熟悉下大院的環境。”
張澤謙回屋換了件深灰色的夾克,跟著王亮出門。
車子駛進省委大院時,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走廊里、花壇邊,不少穿著正裝的干部正往里走,見張澤謙和王亮過來,都停下腳步,恭敬地問好︰“張書記早!”
“書記好!”
張澤謙笑著點頭回應,目光留意著周圍的建築——東一樓的青磚牆面、樓前那棵老槐樹,都透著沉穩的氣息。
省委食堂在東一樓斜對面,紅磚牆配著白色窗框,門口掛著“為人民服務”的木牌。
一樓是干部自助餐廳,二樓是小隔間,王亮引著張澤謙上了二樓,選了個靠窗的位置。
剛坐下,就見幾個穿著白襯衫的人走過來,王亮低聲介紹︰“那位是省委副秘書長趙凱,旁邊是辦公廳的老周。”
張澤謙和他們握手,周主任笑著說︰“書記來得早,食堂的豆腐腦是招牌,您嘗嘗。”
早餐簡單卻精致︰一碗豆腐腦、兩個茶葉蛋,還有一碟腌黃瓜。
張澤謙正吃著,又有幾位常委路過,都特意過來打了招呼。
王亮在一旁適時地補充著每個人的分管領域,張澤謙邊听邊點頭,心里對省里的班子成員有了初步的印象。
吃完早飯,王亮陪張澤謙去辦公室。
辦公室在東一樓七樓,朝南的窗戶正對著大院的升旗台。
王亮泡了杯碧螺春,放在張澤謙桌上︰“書記,您先歇會兒,我把資料拿過來。”
沒過十分鐘,王亮就提著三個文件袋進來,將兩個遞給張澤謙︰“這是副部級和正廳級干部的資料,每個人的履歷、分管工作都在里面。”
又遞過第三個︰“這是我篩選的秘書人選,五個都是副處級到正處級,筆桿子硬,也細心。”
張澤謙拿起秘書人選的文件袋,指尖在封面上敲了敲︰“今天我就先不安排見人了,你把省里的主要情況——比如經濟數據、重點項目、民生工程這些,整理一份給我。”
“好的,我這就去辦。”王亮輕輕帶上門離開。
辦公室里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
張澤謙翻開副部級干部的資料,第一頁是省委副書記的履歷,照片上的人戴著眼鏡,笑容溫和。
他想起早上在食堂見過對方,當時對方正和財政廳的人討論著什麼。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資料上,張澤謙的目光慢慢移動,秦安的輪廓,在這些文字和人事里,漸漸的清晰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