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沒幾個晝夜,通過運20幾個白天和晚上堅持不懈的在擎天廠和實驗基地中飛來飛去。
    張文很快湊到了實驗所需要的器材。
    接著就是一陣嚴密的組裝測試工作。
    還有一些裝置是張文直接讓擎天場的人一邊做一邊運來的。
    在等材料的這段時間內
    張文一行人前往參觀竇教授的蒸汽彈射實驗。
    張文前往飛機跑道一旁。
    只見跑道旁邊堆滿了各種儀器。
    還有一個鍋爐專門用來給裝置供應高壓蒸汽。
    竇教授正在跟自己的學生調整蒸氣的壓力。
    張文湊上去說︰“壓力你打算用到多大?”
    “差不多足夠彈射十六噸的飛機的程度吧。”
    “蒸汽彈射就是這一點不好。”
    “面對重量不同的飛機,不能靈活的調整蒸汽的壓力。”
    竇教授打開開關。
    一旁的鍋爐瞬間以極高的速度運轉起來。
    竇教授解釋道︰“這是我們專門用來供應高壓蒸汽的鍋爐。”
    “不然的話實驗沒法做。”
    “畢竟您也知道,這地方也沒有船上的蒸汽輪機。”
    “確實。”
    張文說道。
    前方擺著的是一輛看上去已經快要報廢的汽車。
    竇教授見到張文看向汽車,解釋道︰“嗷,那是實驗用的汽車。”
    “到了發射的時候,地上的滑塊給汽車提供一個牽引力。只要這股子力量能夠讓這輛車扔出去。”
    “再用飛機實驗也不遲。”
    “對啊,咱們畢竟不能用咱們士兵的命來做實驗。”
    張文說道。
    不過他突然想到。
    反正擎天廠里面鋼鐵多的是。
    讓廠里給自己做一點模型飛機不就行了。
    就只用做空殼子,就用鋼鐵做。
    反正現在鋼鐵產能在削減,鋼鐵的價格也在一路下跌。
    這時候還正好幫他們消化一些產能。
    反正現在鋼鐵的價格也便宜。
    張文就立刻通知讓擎天廠造點飛機模型送過來。
    不用太多,100多架足夠了。
    張文放下電話說︰“我已經讓廠子里面造了點飛機模型送過來。”
    “汽車畢竟還是不太行。”
    竇教授羨慕的說︰“那敢情好啊。”
    “真羨慕你們這些有廠子的人。”
    隨後,兩人便繼續說著。
    這邊,竇教授的學生舉起手來喊著竇教授。
    確認蒸汽壓力已經達標了。
    竇教授連忙叫其他人回到安全屋里面。
    他和張文也趕緊進入安全屋。
    在安全屋里面,有一個開關,連接著外面的蒸汽裝置。
    “你們的安全意識很好啊。”
    張文說道。
    他可是為了廠里的安全意識費了無數腦細胞。
    “上次,就這個學生,他的手差點被高溫蒸汽給蒸熟了。”
    “總得長點記性吧。”
    順著竇教授的指頭望去,那個學生正不好意思的站著。
    “開始!”
    竇教授說道。
    他按下按鈕。
    高溫高壓的蒸汽瞬間釋放,順著軌道向前沖去。
    而那輛汽車,也被直接拽飛。
    隨後,跑道旁邊幾十個排氣孔瞬間排氣。
    一時間,白色的蒸汽彌漫了整個飛機跑道。
    過了幾分鐘,蒸汽才散去。
    “這下子,又得重新儲能了。”
    竇教授抱怨道。
    張文知道,這就是蒸汽彈射的一大缺點。
    畢竟蒸汽彈射是依靠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的。
    一下子釋放之後,儲存罐中就沒有蒸汽了。
    只能通過鍋爐或者蒸汽輪機重新供給。
    即使供給的再快。
    中間也是有間隔的。
    沒有辦法重新使用。
    張文和竇教授連忙開始記錄汽車到底飛到哪里了。
    一旁的攝像頭記錄下了汽車飛出去的距離和高度。
    他們立刻開始計算。
    計算汽車飛出去的距離和高度,得到動能,再經過計算。
    得出的結果已經差不多了。
    “差不多足夠將一架十噸左右的飛機彈射了。”
    “已經很不錯了。”
    張文說道。
    畢竟蒸汽彈射的難點不是能夠彈射多少噸位的飛機。
    而是這一整套系統的耐用程度。
    高溫高壓的蒸汽啊。
    這玩意可不是開玩笑的。
    稍有不慎,就是一條人命。
    “也難頂啊。”
    竇教授說道。
    “現在的主戰飛機還能勉強彈射起來。”
    “但是萬一有新飛機呢?”
    “實在是太難了。”
    張文表示贊同說︰“就是這樣的,成果都是一點點來的。”
    “別急了。”
    “等明天,飛機模型到了之後。”
    “咱們再實驗一遍。”
    “如果沒有任何問題的話。”
    “基本上就可以上真人了。”
    張文說道。
    隨後,張文就和竇教授在跑道呆了一天。
    幫助竇教授解決了許多問題。
    第二天。
    那架運20又來了。
    而且來的不是一架,而是四五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由于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這樣,一趟運不完。
    張文只能先把這些東西放到跑道旁邊。
    先用著。
    張文趕緊找到竇教授。
    “可以了。”
    “咱們來實驗吧。”
    竇教授連忙欣喜若狂的將一架上面標注著十噸的小飛機模型用車拉到飛機跑道內。
    沒錯,張文讓廠里,從十噸開始,一直做到了四十噸。
    從十噸開始,每加五噸一個模型。
    竇教授連忙將彈射裝置裝上飛機。
    這些飛機的起落架都是和真正的飛機差不多一樣的。
    沒有什麼縮水。
    竇教授立刻準備開始一切工作。
    而張文在安全屋中看著他們。
    經過一段時間後。
    竇教授他們終于做完了所有的準備工作。
    開始實驗。
    他們回到安全屋內。
    屏氣凝神的看著跑道外的飛機。
    “準備。”
    “開始!”
    竇教授說道。
    隨後。
    蒸汽彌漫。
    但是那一架飛機則是順著跑道。
    在極短的距離內。
    就飛上天際。
    隨後開始滑翔。
    掉落在不遠處的小山包上。
    見到這一幕,在場的眾人歡呼了起來。
    這一下,就意味著終于能夠彈射十噸的小飛機了。
    巨大的進步!
    張文也滿含笑意的看著他們。
    自己的電磁彈射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儲能模塊暫時先用電池頂替。<ax版本。
    各種加強。
    而電磁加速是這里面最困難的部分。
    張文和廠里的工程師們搞了好久才完成。
    不過,這一旦完成。
    就意味著不止是電磁彈射。
    電磁炮的關鍵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第二天。
    張文帶著人在另一條飛機跑道處。
    開始鋪設設備。
    喜歡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請大家收藏︰()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