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計劃中。”
    “這一級的驅逐艦排水量至少噸往上。”
    “垂發單元至少要100個以上。”
    “這樣才能擁有足夠的火力。”
    “動力采用擎天廠自研的輪機,可以讓這艘船以18節的經濟速度行駛。”
    “最高航速至少有30節。”
    “雷達采用四個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
    “可以有效的搜尋海空上至少幾百公里的目標單位。”
    “而且雙波段,一個搜尋遠,一個搜尋近,一個搜尋天,一個搜尋地,一個搜尋動,一個搜尋靜。”
    “有四個雷達,可以全面監控海面上和天空上的任何目標的動向。”
    “船身采用和導彈艇類似的隱身設計。”
    “在外殼上使用j20所使用的相似的,有更好的抗腐蝕性的吸波材料和隱身涂料。”
    說到這里,張文頓了一下。
    “不過不能使用全鋁船身了。”
    “這玩意實在太重了。真吊不上來岸。”
    “另外,這艘船上有幾個新技術。”
    “綜合射頻技術,將雷達、電子戰與通信、導航、識別等多種射頻功能整合,通過綜合信息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各式天線被整合在主艦橋及一體化隱身桅桿中,減少電磁干擾,提升隱身性能。”
    “至于導彈坑,采用新的通用的垂發坑,這樣可以無障礙使用任何我軍現役的導彈。”
    “不管是紅旗,鷹擊還是長劍系列都可以使用。”
    “達到一坑四用的目的。”
    “而且,只要新的導彈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兼顧到導彈坑的設計標準。”
    “她就完全可以使用全新的導彈,畢竟船的服役時間很久。”
    “但是導彈的進化速度可太快了。”
    張文說完,喝了一口崔主任帶來的茶葉。
    繼續說道。
    “另外這艘船信息化的水平也是極高的。”
    “之前我給j20,j16還有j10的信息系統升級的效果大家也有所耳聞。”
    “光是使用咱們幾十年前的j10,在新改造的運20預警機的幫助下,基斯坦完勝巴拉特的陣風和su27組成的聯合機隊。”
    張文沒有提巴拉特引以為豪的光輝,他可太清楚那玩意是什麼東西了。
    白給張文都感覺有點嫌棄。
    听到這里,在坐的各位都點了點頭。
    現在基斯坦還有資本能跟巴拉特持續不斷的放血。
    就是因為改進過的j10給他們制造的空中優勢。
    此外,空軍的演習也證明了。
    經過信息整合和系統的支援下的三代機,是完全有可能跟沒有信息支援的四代機抗衡的。
    張文見到他們同意,就繼續說。
    “最後一個就是中壓直流全電綜合管理系統。”
    “這個就是我早早就建造了擎天汽車廠的原因。”
    “技術需要發展,就必須需要錢,但這筆錢實在是太龐大了。”
    “國家是不可能給這個錢的。”
    “只能用民用市場來推動軍用科技的發展。”
    “這項技術可以有效的管理全艦艇每一處的電力運行效率。”
    “不僅加大了電量的供應,還能管理每一處電力的流向。”
    “通過管理系統,可以將電力送給需要的部門和裝置。”
    “這就意味著她可以,嗯。”
    張文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才好,想了想,說了個比喻。
    “就比如說未來需要更大的電力,可以通過更換更加強大的引擎來解決。”
    “如果雷達技術有突破了。”
    “就可以使用更大更好更新的雷達系統。”
    “給未來的新技術預先留好了接口。”
    張文說完,現場一陣沉默。
    史校長看著張文,心中難免有些震撼。
    雖然他之前一直有所耳聞。
    這小子是如何天才。
    但是直到這一刻。
    史校長才真正知道天才意味著什麼。
    就光是張文現在給出的技術指標。
    史校長估計,就連譽為世界第一海軍大國的鷹國都完全沒有做到。
    就這,張文還專門留了升級的接口。
    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而一旁的曲總工,則更關注于建造相關的問題。
    他看向張文。
    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麼多的新技術。”
    “不可能不出問題。”
    “我個人雖然贊同這個方案。”
    “但是,我必須要說。”
    “新技術太多了。”
    “還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吧。”
    “用三艘艦船來完成這艘船。”
    張文听到曲總工的話。
    也是深以為然。
    畢竟謹慎才是軍工人該有的姿態。
    原時空中,鷹國的福特號就是因為絲毫不尊重科技和嚴重忽視艦船穩定性。
    才造成了在原時空的2025年,都沒有正式服役。
    艦船上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電磁彈射系統有問題,穩定性根本不夠,設計的幾千次才壞一次的標準簡直是狗屁!基本上幾十次就要維修一次,後面的雷達,鍋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甚至問題最大的居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升降機。
    就是給艦載機從機庫中運到甲板的那個電梯,居然是出問題最嚴重的地方。
    用幾十次就壞了,根本沒法用。
    張文面對曲總工的想法,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樣的話,形成速度太慢了。”
    “形成完全的戰斗力至少需要三艘船。”
    “一艘技術實驗艦,一艘將實驗完,可以上艦的技術在放到第二艘艦上,再加上剩下的技術。”
    “最後需要三艘船才能夠完全形成戰斗力。”
    “這樣很穩妥。但是太慢了。時間不會給咱們機會。”
    張文解釋道。
    “而且,這艘船上的新技術完全是經過一部分實驗的。”
    “隱身設計和吸波材料,隱身涂料這些。完全可以使用導彈艇和j20身上的,只需要稍加改進就可以了。”
    “擎天廠的技術庫里面有。”
    “導彈坑也是在導彈艇上發展而來的。”
    “畢竟我們有導彈艇一手的數據,兼容情況,磨損情況我們都有數據進行改進。”
    “信息化和指揮平台,這些技術已經在空軍那邊實驗過了。”
    “只需要稍加改進就可以了。”
    “而最重要的中壓直流全電綜合系統。”
    “是最早開始實驗的。現在國內至少有兩百多萬輛擎天廠的車在跑著。”
    “當然,我也必須承認。”
    “汽車和艦船完全不一樣。”
    “這樣的話,就只有一個半新技術了。”
    “一個是綜合射頻技術,半個是中壓直流電力綜合系統。”
    張文說完後,就看著他們。
    曲總工听到張文這樣說,也是有些意動。
    畢竟張文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樣一來,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就算這兩項技術失敗了,其他的地方還是完全可以滿足未來作戰的需求。
    而且,萬一呢?
    今天這個會議上,討論的可是東大海軍新一代的主戰武器。
    以後是要作為主力武器的。
    這時候,看出來情況的楊部長說︰“這樣吧,投票。”
    “看一看是否一艦成功。”
    楊部長甚至都沒有說過放棄這個方案。
    張文立刻舉起了手。
    崔主任也馬上舉手。
    剩下的史校長和曲總工對視了一眼,也舉起了手。
    “好,那就全票通過!”
    楊部長站起身來。
    “撥款一會通過預算之後就會下撥。”
    “你好好跟你老師敘敘舊吧。”
    “我也該給海軍說這個好消息了。”
    楊部長笑著走出房間。
    史校長和曲總工過來,跟張文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後也走了。
    房間內只剩下張文和崔主任。
    張文這時候終于放下所有負擔,直接癱倒在椅子上。
    “你小子,哈哈哈!”
    崔主任笑到。
    張文也笑了起來。
    “老師。”
    “剛才我就想問了。馮所長去哪了?”
    “這種會議不應該有他嗎?”
    張文好奇的問道。
    崔主任這時候露出尷尬的神色。
    喜歡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請大家收藏︰()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