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

第86章 幽雲之事終是大宋心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玉樹的王捕快 本章︰第86章 幽雲之事終是大宋心病

    幽州興漢軍起事的消息傳到汴京後,百姓們議論紛紛。幽州地處漢族與游牧民族交界處,民風彪悍,居民體魄強健,擅長騎馬射箭,歷史上多次成為叛軍起事的根據地。此次起事,再次引發了汴京百姓的廣泛關注。

    在汴京的街頭巷尾,茶館酒肆中,百姓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這個震驚朝野的消息。

    “你們听說了嗎?幽州那邊起事了!”一位老者搖頭嘆氣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這幽州地處邊陲,民風彪悍,歷來就是多事之地。”

    旁邊一位中年漢子接過話茬︰“可不是嘛,幽州的百姓個個身強力壯,騎馬射箭樣樣精通,要是真打起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另一位老者點頭附和︰“說得沒錯,幽州的百姓向來不服軟,這次興漢軍起事,怕不是小事一樁。”

    “听說這次起事的領頭人叫李雲湛,是個有本事的主兒。”一位年輕的書生插話道,“他不僅武藝高強,還深得人心,手下兵強馬壯,說不定真能成一番大事。”

    旁邊一位老者卻搖頭道︰“年輕人,你這話可就太天真了。幽州漢民起事,但畢竟是宋遼之間的緩沖地帶,一旦起事,必然會引起宋遼雙方的注意。到時候,戰火一起,百姓遭殃,可不是鬧著玩的。”

    旁邊一位滿臉傲氣、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听到這話後,很不服氣地站出來反駁道︰“哼!幽州那地方又不在咱大宋的境內,就算打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那也只是遼人的事情罷了,跟咱們大宋有什麼關系呢?咱們何必去操那份閑心!”

    緊接著,另一個聲音附和著響起︰“就是啊,老人家。他們遼人自己打自己人,讓他們打去吧!咱們大宋的老百姓只要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就行了,誰還會去管那幽州到底鬧騰出個啥樣兒來呢?”

    周圍的人們听到這兩人的話語後,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人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而有的人則輕輕搖頭,似乎對這種說法並不完全認可。就在這時,人群中的一位中年商人忍不住插言道︰“話雖然這麼說沒錯,但你們想想看吶,幽州可是離咱們大宋的邊境非常之近啊!萬一那邊真的打起仗來了,而且戰況激烈得無法控制,那很難保證戰火不會蔓延到咱們這邊來呀!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首先遭殃的肯定就是居住在邊境地區的那些無辜百姓們啦!所以說,這事咱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吶!”

    眾人听了,紛紛陷入沉思。

    當幽州興漢軍起事的消息如一陣疾風般迅速傳至汴京時,整個朝堂猶如被投入了一顆巨石,頓時激起千層浪,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只見宰相文彥博面色凝重地從隊列中走出,他微微躬身,雙手恭敬地拱起,向皇帝稟報道︰“官家啊,那幽州之地雖說並不處于我大宋疆土之內,然其所處之地理位置實乃重中之重。此番興漢軍起事,勢必會引得宋、遼兩方皆投以關注目光。倘若我們對此置之不理,恐怕將會引發邊境局勢的動蕩不安,進而對我大宋的和平安寧造成嚴重威脅吶!”

    此時,站在一旁的參知政事範仲淹亦頷首表示贊同,並緊接著補充道︰“老臣深以為然,這幽州起事,誠然乃是遼人自家內部之事務。但我大宋萬不可作壁上觀、等閑視之呀。倘若那興漢軍能與遼軍展開激戰,我大宋正好可以趁此良機,巧妙周旋其中,謀取利益,說不定還能夠一舉收復往昔失去的幽州領土呢。”

    然而,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樞密副使富弼卻挺身而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先是朝著皇帝抱拳行禮,然後言辭懇切地說道︰“官家明鑒,這幽州起事,固然屬于遼人內部的紛爭亂局。只是,我大宋若是冒然插手介入,極有可能招致遼人的強烈不滿情緒,甚至會破壞掉當前宋遼兩國間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依微臣之見,我大宋當下應當嚴格防守本國邊界,暫且保持觀望態度,靜待時局變化再做定奪為宜。”

    趙禎听完一眾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之後,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他端坐在龍椅之上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朕都已深思熟慮。關于幽州起事一事,乃是遼國內部紛爭所致,與我大宋並無直接關聯。因此,傳朕旨意,命令雄州知州趙滋務必嚴密防守邊境之地,切不可貿然出兵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再派遣得力之人迅速趕赴幽州,詳細查探此次幽州起事的漢民究竟有何實力和真實意圖。”

    範仲淹聞听此言,心中焦急萬分,連忙向前一步,拱手施禮道︰“官家啊!那燕雲十六州本就屬于我大宋故土,其收復與否關系到國家未來的長治久安以及千秋萬代的利益得失。現今漢民奮起反抗,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啊!倘若我們不能當機立斷、抓住此等機遇,只怕將來後悔莫及呀!”

    趙禎緩緩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語重心長地回應道︰“範卿啊,你的一片赤誠之心朕又何嘗不知呢?只是我大宋與遼國之間長久以來一直保持著盟誓和約,如果輕率地出動大軍征伐,恐怕會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火紛飛,從而徹底打破目前來之不易的和平局勢。如此一來,遭殃受苦的終究還是黎民百姓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樞密副使富弼面色凝重地從隊列中跨步而出,他雙手抱拳,躬身向皇帝行禮後,朗聲道︰“官家,當下西夏的使者已然抵達京城,他們懷著懇切之心,表示願意與我大宋朝攜手合作,一同抵御來自遼國的威脅和壓力。此時此刻,遼邦境內又有漢族民眾奮起反抗,局勢動蕩不安,此乃天賜之良機呀!懇請陛下能夠英明決斷,把握時機,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

    幾乎與此同時,御史中丞歐陽修亦毫不遲疑地步出隊列,同樣恭敬地拱手施禮,然後語氣沉穩地說道︰“官家,微臣認為富弼大人所言固然有些許道理,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我大宋與遼國之間向來存有盟約,彼此相安無事多年。若是輕率地出動軍隊,恐怕將會打破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而且,如果我們在此刻選擇與西夏聯合,不但極有可能引起遼國方面的強烈不滿,甚至還有可能把我大宋卷入一場本可避免的無謂戰爭當中去。因此,微臣斗膽懇請官家務必深思熟慮,謹慎行事,切不可草率作出決定。”

    緊接著,翰林學士司馬光也連忙附和起來,他向前一步,微微低頭,言辭懇切地道︰“官家,盡管西夏表現出了聯合的意願,但實際上其國力相對弱小,並且與遼國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撲朔迷離。倘若我大宋冒然與其結盟,很有可能會讓自身陷入左右為難的尷尬處境。依微臣之見,我大宋應當堅定不移地秉持著和平的外交政策,極力避免輕易挑起戰火,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樂業。”

    趙禎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眾臣,面色凝重地听完他們的議論之後,微微眯起雙眼,沉默不語,似乎在深思熟慮著什麼。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整個朝堂都陷入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之中。終于,趙禎輕咳一聲,打破了這份寂靜。他稍稍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不無道理,但依朕之見,幽州起事,乃是遼人內部之爭,與我大宋並無直接關聯。”說罷,他頓了一頓,眼神堅定地繼續道︰“傳朕旨意,命雄州知州趙滋務必嚴守邊境,切不可貿然出兵。另外,速速派遣得力之人前往幽州詳細探查,務必摸清起事漢民的真實情況以及背後勢力。至于西夏方面提出的聯合提議……”說到此處,趙禎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才接著說道︰“此事朕還需再行斟酌思量一番。”

    隨著趙禎話音落下,朝堂上原本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也逐漸停歇下來。眾臣面面相覷,雖然對皇帝的決策仍有些許疑慮,但也不敢再多言,只得恭敬地行禮告退。待眾人散去之後,趙禎從龍椅上站起身來,轉身朝著御書房走去。不多時,一名內侍匆匆來到宰相文彥博面前,低聲傳達了聖上的口諭,請他速去御書房覲見。

    文彥博聞听此言,不敢怠慢,連忙整理衣冠,加快腳步向御書房趕去。一進書房,便見到趙禎正站在窗前負手而立,若有所思地凝視著窗外的景色。听到腳步聲傳來,趙禎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示意文彥博免禮平身。文彥博謝恩過後,拱手施禮問道︰“官家,不知此番緊急召見微臣所為何事?”

    文彥博沉思須臾之後,才緩緩開口道︰“官家啊,依微臣之見,此次幽州起事雖說乃是遼國內部的紛爭,但咱們大宋萬不可輕率地介入其中啊!想當年,我大宋與西夏之間曾有數次交鋒,起初我軍雖屢獲小勝,但最終卻都以失敗告終,這當中的慘痛教訓實在令人刻骨銘心吶!現如今若貿然與強大的遼國開戰,恐怕我們將會身陷進退維谷的兩難之境呀!因此,微臣懇請官家務必審慎行事,切不可輕易挑起戰火啊!”

    趙禎聞听此言,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道︰“彥博愛卿所言極是。那遼邦此番只不過是爆發了一場小小的民亂而已,料想對于我大宋收復幽雲十六州之舉怕是難以產生太大的影響。依朕看來,這場動亂估計不出兩三月便會被遼邦自己給平定下去嘍。”

    其實在趙禎心中,著實沒有將幽州興起的漢軍起事太過放在心上。畢竟就在去年,大宋境內也曾發生過王倫領導的起義事件呢。當時那支起義軍在山東一帶鬧騰得好不熱鬧,可即便如此,折騰了整整兩個月之後,不還是照樣被朝廷派出的官軍給徹底鎮壓下去了嘛。所以在趙禎眼里,幽州的這次起事跟王倫起義沒啥本質區別,無非就是些地方性的小規模民變罷了,壓根兒就不可能掀起什麼大風大浪來。

    文彥博見趙禎心意已決,深吸一口氣後,緩緩拱手道︰“官家所言甚是,不過區區一場民亂罷了,實不足為慮啊!以微臣之見,我大宋萬不可牽扯其中,免得引火燒身,進而破壞與遼國好不容易才維持住的和平局面。想如今這大宋,正處于一片太平盛世之中,黎民百姓皆能安居樂業,著實不宜輕率地開啟戰端吶!”

    趙禎听著文彥博這番話,微微頷首,表示贊同,接著開口說道︰“彥博所言極是啊!朕對此亦是深有同感。那幽州起事說到底也只是遼人的內部紛爭而已,我大宋切不可貿然介入其中,否則只怕又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刀光劍影之災禍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罷,趙禎目光如炬地看向文彥博,語重心長地道︰“彥博啊,此事務必謹慎處理。你且去吧,朕對你深信不疑,堅信你定然能夠將此事妥善處置妥當的。”

    文彥博趕忙再次拱手行禮,恭敬應道︰“官家聖明,微臣定當全力……。”

    待趙禎轉身回內殿,文彥博才緩緩退出御書房。

    文彥博剛邁出宮門,便見幾名官員迎面走了過來。當先一人是參知政事範仲淹,他面色凝重,眼中帶著一絲不甘。緊隨其後的,是樞密副使富弼、御史中丞歐陽修以及翰林學士司馬光。幾人皆是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此刻齊聚于此,顯然是為了幽州之事。

    範仲淹見文彥博出來,快步上前,拱手道︰“彥博兄,陛下對幽州之事已有了決斷?”文彥博微微點頭,嘆了口氣道︰“陛下已定下基調,命雄州知州趙滋嚴守邊境,不得輕舉妄動,同時派人探查幽州起事的虛實。至于西夏的聯合提議,陛下還需再行斟酌。”

    富弼听後,微微皺眉,沉聲道︰“彥博兄,依你之見,這幽州起事當真只是遼人的內部紛爭?若我大宋此時不趁機而動,豈非錯失良機?”

    文彥博搖了搖頭,目光深邃︰“富弼兄,你我皆知,宋遼之間盟約已久,雖非鐵板一塊,但多年相安無事。此次幽州起事雖是遼國內部矛盾所致,但若我大宋貿然介入,必會引起遼人的警覺,甚至可能破壞現有的和平局面。一旦戰火重燃,百姓遭殃,我等身為臣子,又該如何自處?”

    歐陽修在一旁輕捋胡須,緩緩開口道︰“彥博所言不無道理。西夏雖有聯合之意,但其國力弱小,與遼國關系復雜。若我大宋與之結盟,不僅難以左右戰局,反而可能陷入兩難境地。與其冒險一搏,不如靜觀其變,待局勢明朗後再做打算。”

    範仲淹听後,沉默良久,最終長嘆一聲︰“罷了,罷了。我等皆為大宋臣子,只盼能為國家謀取最大利益。既然陛下已有決斷,我等自當遵從。只是這幽雲之事,終究是大宋的一塊心病,不知何時才能徹底解決。”

    幾人又商議片刻,最終各自散去。

    喜歡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請大家收藏︰()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方便以後閱讀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第86章 幽雲之事終是大宋心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第86章 幽雲之事終是大宋心病並對我的帝國將大宋包圍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