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站著個穿深青色長袍的男人,懷里抱著尺八。
姜明誠三十六上下,臉窄,眉細,眼神不飄不晃,像定住了一樣。
平日他走路慢,說話少,一身漢服是自己裁的,針腳工整。
有人笑他是活在古畫里的人。
他也不辯,只低頭沏茶。
听說星輝要錄帶戲曲的歌,他拎著尺八就來了,不談錢。
張天鋒只好私下塞點場費,推了兩回才落定。
“剛才那段,再來。”
姜明誠開了口。
方才尾音換氣拖了半拍。
別人听不出,他卻咽不下。
一下午叫停六次,每次都是細處不順。
其他人累得眼皮發沉,仍坐得筆直。
他們懂。
這不是挑剔,是守規矩。
周軒甩了把汗,點頭。
“成,老師覺得行才算數。”
這回要合的音軌多。
民樂,昆曲老藝人念白,吉他,貝斯。
還有張天鋒托關系請來的弦樂團。
周軒勸過︰“用合成器差不多得了,省點錢投宣傳。”
張天鋒搖頭︰“省不起。鳳凰台當初怎麼對你的?現在得讓他們听見,什麼叫回響。”
燈亮了,棚里再沒人說話。
姜明誠站著沒動。
袍子是明制常服,直領大襟,白護領,素帶束腰。
他微微欠身,手一合。
“打擾各位,再走一遍。”
目光停在周軒臉上。
“來。”
周軒應了一聲。
……
門開時沒出聲。
張天鋒先進來。
後頭跟著鳳凰台的鐘健天和胡明郁。
張天鋒抬手止住話頭,視線釘在玻璃那頭的周軒身上。
胡明郁剛要開口,瞥見錄音間里那人啟唇的瞬間,猛地頓住。
他幾步跨到調音台前,抄起耳機扣上。
鐘健天緊跟其後。
歌聲已經淌了出來,清亮、沉實。
“戲一折……”
周軒的聲音從暗處浮起。
句尾音拖著點腔。
“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
胡明郁皺眉,眼楮動了一下。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節奏快了半拍。
鑼鼓敲到一半,忽然停了,台上只剩個背影。
周軒的喉嚨里壓進一點顫音,像老生念白時那種沙啞的底子。
“戲情,戲外,憑誰說?”
鐘健天閉上了眼。
胡明郁的手指在調音台邊緣敲著。
耳機里的聲音渾厚,卻不悶。
它鑽進來,貼著耳膜走。
胡明郁和鐘健天同時抬眼,互相看了一眼,又很快低下頭。
才幾天?
比起星輝晚會上唱《天地龍鱗》時,周軒的聲音像是換了副嗓子。
那會兒他還靠情緒撐著,靠台上的架勢壓人。
現在不一樣了。
氣息沉到底,換氣也不飄,一句接一句。
幾人听著歌,想著節目組給的劇本,喉嚨發緊。
那是哪年?
城牆塌了一角,火光映紅半邊天。
敵軍進了城,百姓被趕出來,跪在戲台前,手綁在背後。
戲班子被推上台。
必須唱。
不唱,就死。
“白骨青灰皆成戲。”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
鐘健天睜眼,眼角泛濕。
胡明郁呼吸重了,手指摳著調音台。
戲腔繼續在棚里打轉。
“一生唱罷一生登場。”
“莫嘲風月戲……”
“……”
周軒睜開眼,額角濕著一層汗。
他靠在話筒前,喘了兩口氣。
這一遍,差不多了。
高音穩,咬字準,每句收尾都帶了戲腔的抖顫。
技巧、情緒、分寸,全都到位。
姜明誠坐在控制台後,一反常態地沒打斷。
他靠在椅背上,嘴角微微上翹,連手都沒抬一下。
等最後一句落下,忽然笑出聲。
“哈哈哈,沒什麼問題。”
“你這本事,我服。”
姜明誠摘下耳返,抬手鼓掌,聲音清脆。
“老師抬舉了。”
周軒低頭笑了笑,聲音溫和,不急不慢。
他手指繞著耳機線,姿態放松,又帶著點距離。
“哈,還挺謙。”
“我還以為是個扎手的少年,畢竟,網上那陣子可不安靜。”
姜明誠搖頭,目光落在他臉上。
周軒呼吸頓了半拍,眼底掠過一道冷光。
秦墨的事,早該翻篇了。
偏偏這時候提。
他垂在身側的手攥了下,又松開。
正沉默著,耳機里突然響起一道低沉的男聲。
“太棒了,真是精彩。”
周軒抬頭。
隔著玻璃,看見控制室外站了人。
張天鋒走在前面,開門進來,側身介紹。
“鳳凰台的胡總,鐘部長,專程過來看看你,也听听新歌。”
兩人連忙點頭。
左邊那個穿灰西裝,頭發梳得整齊,卻掩不住眼神里的局促。
周軒擺擺手。
“別客氣,兩位年紀跟我爸差不多,道什麼歉。”
控制室一下子靜了。
胡明郁和鐘健天對視一眼,臉上笑容僵住。
四十幾歲,正是男人一枝花的時候,怎麼就成了長輩?
想辯,又覺得計較。
只能干笑兩聲,把話咽回去。
“各算各的。”
張天鋒開口。
鳳凰台的胡明郁和鐘健天幾乎是同時往前半步,彎腰,鞠躬。
“對不起!”
四周一片死寂。
有人手里捏著對講機忘了說話。
有人端著咖啡站在原地發愣。
沒人動,也沒人出聲。
周軒愣住了,伸手去扶,又縮回來。
“別這樣……”
他側臉看向張天鋒。
張天鋒此時已坐在沙發邊沿,手搭在膝蓋上,點了點頭。
下巴微抬,像是在說︰接住它。
周軒這才稍稍站直了些,沒往後躲,也沒順勢攬功,受了這禮。
胡明郁直起身,臉上泛紅。
他一把攥住周軒的肩膀。
“小周!你得來節目,必須來!”
“合作的事,還是張董定。”
周軒笑了笑,往後退了半步。
“哈哈哈,是是是!”
鐘健天立刻接話,臉上的笑容堆得自然。
“對了,你朋友周偉杰是不是在我們台實習?挺出彩,大家都看在眼里,轉正當主持人,沒問題。”
周軒點頭,“嗯。他一直想做主持。”
胡明郁搶著說,“這孩子有台型,說話穩,鏡頭前不怯,台里正缺這樣的人。”
兩人一唱一和。
道歉、示好、攀親帶故,句句往心里戳。
不是求合作,倒像是在爭一個機會。
誰能先讓周軒點頭,誰就搶到了未來。
張天鋒沒再說話。
他靠在沙發上,嘴角浮著點淡笑。
像在看戲,也像早就知道會這樣。
直到場子熱得差不多。
他才抬起手,輕輕一壓。
“胡台長有誠意,我也明白。”
“那就走一遭綜藝,趁熱度還在。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