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張少校猛地一拍桌子,豪氣干雲︰
    “陳建華同志,我就信你這一回,資金和優質種豬、種雞苗,軍區後勤部全力支持!”
    “只要你的紙條養殖真能達到你說的效果,我張大山在這里給你打包票,軍區以後在落萍縣及周邊地區的部分肉類訂單,優先給你們紅旗合作社,簽長期合同!”
    縣革委會張秘書一看軍區少校都拍板了,而且這是利國利民、又能搭上軍區線的大好事,立刻表態︰
    “縣革委會也全力支持,需要什麼政策協調,陳顧問你盡管開口,這是推動我縣農業發展、保障軍民供給的大好事!”
    “那我就先謝過領導了,有領導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成功的!”
    陳建華笑著說道,他也沒想到這麼順利!
    塵埃落定,送走了心滿意足的張少校和熱情洋溢的張秘書,陳建華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松。
    喧囂過後,一股強烈的思念涌上心頭。
    他交代孫小姚和沈秋處理好後續事宜,便風塵僕僕地趕回青山村。
    推開自家那扇熟悉的院門,一股混合著飯菜香、奶香和孩童嬉鬧聲的暖流撲面而來,瞬間洗去了他所有的疲憊。
    “爹,爹回來啦!”
    眼尖的老大陳凡第一個發現,像顆小炮彈似的沖過來,緊緊抱住陳建華的腿。
    他身後跟著同樣興奮的老二陳芸和老三陳昊,三個孩子小臉上都洋溢著純粹的歡喜。
    “爹!”
    “爹!”
    兩個稚嫩的聲音同時響起,只見老四、老五這對粉雕玉琢的龍鳳胎,搖搖晃晃地從屋里跑出來,後面跟著一臉緊張、生怕弟弟妹妹摔倒的老大陳凡。
    “哎!慢點跑!”
    陳建華心都化了,蹲下身,張開雙臂,將五個孩子一股腦兒攬進懷里,挨個親了親他們的小臉蛋。
    孩子們咯咯的笑聲在院子里回蕩。
    “粑...粑粑...”
    一個更小的身影扶著門框,搖搖晃晃地邁著小短腿,正是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小六子,烏溜溜的大眼楮看著陳建華,奶聲奶氣地喊著。
    “小六子,會走路啦,真棒!”
    陳建華驚喜地放開大的,幾步跨過去,一把將小兒子高高舉起,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屋里,陳大山聞聲走出來,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眼底卻有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和心疼︰
    “建華,你回來啦?正好可以吃飯,先坐下來吃飯吧!”
    “爸,辛苦你了!”
    陳建華點了點頭,坐下來,跟著孩子們一起吃飯。
    飯後,安撫好幾個小的睡下,陳建華拿著張少校簽字的支持文件和縣革委會的批復,找到了村長陳志遠和生產隊長趙建國,將準備在村里做試驗點的事情說出來!
    昏暗的煤油燈下,陳志遠和趙建國仔細看著那蓋著鮮紅軍區大印的文件和縣里的批文,手都在微微發抖!
    “大山他娃,這...這是真的?”
    陳志遠激動得胡子都在顫︰“軍區...軍區真答應給我們錢,給我們豬崽雞苗?還...還包銷?”
    “紙條養殖?真能那麼神?”
    趙建國也瞪大了眼楮,他是實干派,更關心技術的可行性。
    “千真萬確!”
    陳建華語氣鏗鏘,“這是咱們青山村、咱們青山村千載難逢的機會,軍區訂單就是鐵打的銷路。”
    “紙條養殖技術我有絕對把握,但這光靠我一個人不行,得全村人擰成一股繩!”
    “干,必須干!”
    猶豫陳建華這段時作出的成績,以及他現在的名聲,讓村長陳志遠直接同意下來,一拍大腿,老臉激動得通紅。
    “我這就去敲鐘,召集全村老少開會!”
    很快,村頭老槐樹下那口飽經風霜的大鐘被敲響,渾厚的鐘聲在寂靜的山村夜空回蕩。
    村民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臉上帶著疑惑和期待。
    煤油燈和火把照亮了老槐樹下的一張破舊桌子。
    陳建華站在桌上,高舉著那份軍區文件,聲音洪亮,穿透夜空︰
    “鄉親們,靜一靜,我陳建華,給大家帶好消息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省軍區首長,信任我們青山村,信任我們紅旗合作社!批了錢,撥了最好的種豬種雞,要支持咱們搞一個前所未有的‘紙條養殖’大產業”
    他言簡意賅地介紹了紙條養殖的優勢和前景,重點強調了軍區包銷的承諾!
    “只要咱們干成了,以後咱們養的豬、喂的雞,不愁賣,能賣出好價錢,咱們青山村,就能成為全縣、甚至全省最富裕的村子,家家戶戶,頓頓有肉吃,孩子有新衣穿,老人看病不愁錢!”
    “但是!”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全場︰“這產業,不是天上掉餡餅,需要咱們全村人,拿出當年斗地主的勁頭,齊心協力,不怕苦,不怕累,科學養殖,精心管理,有沒有信心?!”
    “有!”
    短暫的寂靜後,是山呼海嘯般的回應!
    村民們被這巨大的餡餅砸暈了,又被陳建華描繪的藍圖點燃了!
    頓頓有肉?
    最富裕的村子?
    軍區包銷?
    這簡直是夢里才有的好事!
    “跟著陳顧問干!”
    “大山他娃,我們信你!”
    “對,擰成一股繩,干他娘的!”
    群情激昂!連最保守的老農都激動得直搓手。
    陳志遠和趙建國立刻站出來,開始分工分組,落實場地、人員、物料籌備。
    整個青山村,如同一個被點燃的火藥桶,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干勁和希望!
    陳建華看著這熱火朝天的場面,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
    產業落地只是第一步。
    村民們被陳建華描繪的頓頓有肉、全縣首富藍圖徹底點燃了熱情。
    接下來就簡單了,由村長陳志遠和生產隊長趙建國立刻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借著這股熱乎勁兒,連夜分工。
    趙建國親自帶隊,挑選村東頭那片背風向陽、相對平整的坡地作為養殖基地,天亮就組織壯勞力清理雜草、平整土地、劃定豬舍和雞棚區域。
    村長陳志遠負責,發動全村老少收集稻草、秸稈、鋸末等紙條原料,同時清點合作社現有木材、磚石,計算缺口,準備次日去鎮上采購。
    陳建華親自掛帥,挑選了村里十來個腦子活絡、手腳勤快、有點文化底子的年輕人,準備進行首批紙條養殖技術培訓。
    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牽頭,組織婦女們為即將到來的大會戰準備伙食,燒水送飯。
    整個青山村如同上了發條的機器,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希望。
    陳建華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欣慰,但也深知,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