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老兵︰奮斗在九零年代

第206章 伍父辭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經年素秋 本章︰第206章 伍父辭世

    “餐飲管理公司,郝遠不是一直在做嗎,這是要徹底做大的意思嗎?”

    夏秋陽皺眉問道。

    “以前只是小打小鬧,前幾天正式注冊公司了,以後就是正規化管理了。”

    郝遠說道,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男人,做高管的時候,一個月十幾萬的工資,居然開了輛不到十萬塊的寶來轎車。

    現在突然要把生意做大,讓夏秋陽和強子都很愕然,畢竟大家都已經在五十歲上下徘徊了。

    “你們倆就一個閨女,有必要這麼整嗎?”

    夏秋陽問道。

    “怎麼沒有必要,現在這世道,錢可以說是人的膽量,雖說它不是萬能的,但是沒了它絕對是萬萬不能的。

    我閨女有次跟我說,同學的爸爸都是開著幾十上百萬的車接送,我的寶來就像個玩具車、鞋盒子,看著都丟份,有時候同學面前,她愣是裝作不認識我,一直要走到沒人的地方才肯上車。

    小孩子的心理是很敏銳的,當然了,攀比心理雖然要不得,但是現在的社會它就是這樣子,逼得你必須往前跑。

    隨著社會問題不斷加劇,存款才是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底牌……”

    郝遠的話也許正戳中一個當前社會的痛點,隨著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人們都在身不由己拼了命的奔跑,根本不敢停下忙碌的腳步。

    經濟發展過程中,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不同地區、行業及群體間的收入差距顯著增大,導致社會公平受損。富人生活奢華,而貧困群體依舊面臨生存壓力,引發社會矛盾和信任危機。

    城鄉、區域間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優質教育集中于發達地區,導致農村和貧困地區教育質量低下,限制社會人才流動性。

    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供需矛盾,大城市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部分患者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屢見不鮮。

    養老金不足、醫療保障缺失,老年人面臨精神空虛和生活困境,子女壓力巨大。欺詐、虛假廣告、網絡詐騙頻發,社會信任體系崩潰。同時,犯罪率上升威脅治安,盜搶、灰產等問題頻現。

    夏秋陽等人听得連連點頭,他和強子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也沒有脫離群體,下邊幾百員工都是普通人,不得不為一個家的未來鉚足了勁咬牙堅持。

    “郝姐夫說得沒錯,不過上次村里有人下世,我有個觸動,那就是陪家人的時間太少,父母年齡日子增大,想要陪伴他們,就得舍棄一些東西,好像很矛盾的樣子。

    這一年間,我盡量抽空回老家,跟他們一起吃個飯,聊聊天或者在田間地頭轉轉,但是還總是覺得父母很孤單的樣子。”

    夏秋陽的話強子也有同感︰“就是這樣子,我爸媽現在七十多了,跟我都住在西市,但是見面的機會也不是太多。”

    “哎……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矛盾,出生的時候,國家經濟不景氣,工作時又踫上下崗,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卻又覺得掙的錢不夠花了,這一輩子就剩了勞碌了。”

    武娜娜戲謔地插話。

    甦秀葉笑著盯著她︰“你和葉子就不要說這種話了,你們是哼哼的肥豬,我們這些端著鐵飯碗的才過得捉襟見肘,工作中不敢馬虎大意,生怕給你開個什麼調查什麼考核,一輩子兢兢業業連大氣都不敢喘,現在退了,終于可以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甦秀葉說的也許是體制內所有人的心聲,尤其是那些帶著一官半職的,看著人五人六的,實則也是如履薄冰。

    “葉子其實早就想離職了,尤其是這幾年,在一把手底下做副手,日子過得並不輕松呢!

    現在好了,無官一身輕,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最終,好好的一頓飯,愣是吃成了牢騷宴,就在酒足飯飽之時,伍秋葉的電話響了,她拿著電話出門去接,然後沒一分鐘,就神色慌張的跑回來。

    “不好意思啊葉子姐、姐夫,我家里出點事,要跟陽子馬上回去。”

    夏秋陽听得心里一個激靈,也許家里有老人的都深有體會,尤其是半夜來自家里的電話,生怕有個什麼不好的消息。

    “怎麼啦?”

    夏秋陽一邊起身一邊問道。

    伍秋葉有些焦急︰“我大暈倒了,村里的衛生員說情況不好。”

    “你們繼續,我就先走了。”

    說完兩個人一起出門,其他人在身後叮囑,一路小心。

    “怎麼回事,扒的身體沒啥毛病啊,怎麼會暈倒的?”

    伍秋葉發動車子的時候,夏秋陽在副駕室問道。

    “六月份查出心髒病,八十多了,醫生說這是老年病,平時注意下就行了。”

    其實村里的衛生員是說得比較婉轉,也沒說送醫院的事情,所以兩個人已經猜到怎麼回事了。

    伍秋葉的父親享年八十四歲,老人平時身體沒啥毛病,查出心髒病之後沒幾個月就犯病,根本沒來得及送醫搶救,在家里就駕鶴西游了。

    當伍秋葉和夏秋陽兩個人趕到家的時候,門前的一堆灰燼已經說明了問題。

    “大呀!”

    這堆灰燼一看就是燃燒黑驢乖娃的,都是農村人,自然知道老爺子已經走了。

    伍秋葉隨即放聲大哭,夏秋陽則假模假式地扶著妻子,往院子里而去。

    這時村里執事的已經來了不少,都是夏秋陽父母那個年齡段的。

    進門後,就有人給兩個人頭上纏上白布,鞋子上也蒙上白紗布,這是當地的喪葬講究,穿白鞋意味著重孝在身。

    伍老爺子生養了三個閨女,此刻老二老三已經攜女婿回來,大丫頭因為和女婿在北京給閨女帶孩子,一時半會趕不回來。

    在葉子爸的屋里,夏秋陽和伍秋葉見了老人最後一面,幾個負責給老人穿壽衣的長者打斷了一女的哭聲。

    “別哭了孩子們,你大已經八十四歲了,這是喜喪,沒啥哭的,趕緊去張羅後事才是重點。”

    于是二丫頭和伍秋葉留下,夏秋陽則跟連襟被攆出屋子,來到外屋,村里執事的正在安排老人的身後事。

    “超子二姐夫),你先開車去縣醫院開死亡證明吧,殯儀館那邊看看,能不能花點錢,明天一大早就火化,葉子大走的時間是晚上,再有兩個小時就算一天了,時間上有點緊。”

    當地從老人倒下頭後開始計算時間,假如是晚上十點咽氣,那麼到凌晨就算是一天,這麼一來距離下葬就只有一天的時間忙活了。

    二姐夫領命而去,這時候沒啥挑的,只有兩個女婿在場,閨女們都哭得跟馬瞎子一樣,根本指望不上。

    “陽子,你的任務就是村里打招呼,挨家挨戶跑一趟,現在有點晚,有些人可能都睡了,哪怕是敲門,也要通知到位,不能漏了一家。”

    執事長是本村的長者,夏秋陽既是本村的男人也是女婿,敲門請執事的這事非他莫屬。

    這時作為親家的陽子爸媽也過來了,親家公過事,他們理應返場吊唁。

    “陽子,回來了,孩子們回來沒?”

    農村人的講究,姥爺離世,外孫和外孫女自然也得到場。

    “都沒回來,我倆從外邊回來的,明天讓司機去接一下,然後送回來。”

    父母點頭︰“去吧,挨家挨戶敲門。”

    這一夜夏秋陽都沒睡覺,屋里屋外地忙著招呼執事的鄉親,一會去請做酒席的服務隊,一會又去聯系負責喪葬的樂人吹鼓手),天亮的時候,安排打墓的人已經就位,他又被安排去鎮上,給吃六頓飯的買第一頓早餐。

    這個必須是老人的女婿完成,夏秋陽這個村里的老女婿,自然醒也是被村里人戲耍的對象。

    加上他是村里的大款這名頭,各種要挾敲詐自然少不了。

    早上十點,老人的骨灰被二女婿等人運回來,村口又是一陣痛徹心扉的哭聲,這時候哭喪的隊伍已經壯大起來,老人的外孫外孫女都已經趕了回來。

    接下來就是跑斷腿的迎飯儀式,這個傳統不知道從什麼時間傳下來的。

    就是老人的骨灰下葬之前,他的子佷外甥所有晚輩,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奠用食材前來獻祭。

    而這個獻祭的食材就是他們的孝心,需要孝子賢孫一一迎接回去,獻祭在老人的靈堂前,這個過程就叫做迎飯,往往老人晚輩多的,孝子賢孫大概率要跑斷腿。

    一路必須由吹鼓手帶著,迎來送往的好不熱鬧,而整個喪葬禮儀中,迎飯都是當地極為重要的行為。

    等到晚上,也就是下葬的頭一天晚上,當家飯正式開吃,就是現在流行的說法,全村吃席。

    真正下葬的這天,兩個女婿加上剛趕回來的大女婿三個人,被村里鄉親按倒在墳頭上,指出墓穴的不足之處。

    這只是個玩鬧的環節,像這種喜喪來講,並沒有多少悲痛的氣氛,除了老人的子女除外,畢竟這是真正的生離死別,哪怕是喜喪,也意味著他們以後再也見不到逝去的親人了。

    指認不足之處並不是隨便指一下的,那些不足之處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你指出來,他們負責挖墓的會有人下去糾正或者修繕,當然了,這都需要香煙或者酒水打底,就是一個玩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炊事老兵︰奮斗在九零年代》,方便以後閱讀炊事老兵︰奮斗在九零年代第206章 伍父辭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炊事老兵︰奮斗在九零年代第206章 伍父辭世並對炊事老兵︰奮斗在九零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