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陽光溫柔地灑落在河省大學的林蔭道上。
任星雲帶著白甜甜和阿勒薩尼,走進校園。
走在學生熙攘的小道上,阿勒薩尼腳步慢了。
從小一對一教學的他,從未體驗過這樣自由開放、充滿活力的生活。
他眼里沒有高高在上的王子倨傲,只有純粹的驚喜和向往。
“這里……跟我想象中的大學,完全不一樣。”
這句話,他用的是阿拉伯語,但眼神是真誠的。
任星雲听懂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會愛上這里的。”
路邊偶爾走過的中東留學生面孔,更是讓阿勒薩尼覺得無比親切。
校長辦公室里,陳曉春已經恭候多時。
昨天,陳曉春接到市教育局通知。
得知會來一個國際交換生。局長在電話中特別囑咐,一定要安排好,對大家好處無限。
對于局長親自安排,陳曉春還有些好奇,
但當知道眼前這位身著白袍、神態溫文的青年,居然是卡塔兒王子時。
陳曉春猛地直了直腰桿,趕緊又理了理衣領。
一國王子來華國讀書,這在國內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校長辦公室里,寒暄落座之後,氣氛一時間還有些微妙的拘謹。
陳曉春抿了口茶,微笑著發問︰
“阿勒薩尼同學,有沒有特別想讀的專業?”
話音剛落,任星雲原本正翻著茶碟,動作頓住。
阿勒薩尼沒有立刻回答。
他低頭沉思了幾秒,然後抬起頭,語氣平靜卻異常堅定︰
“我想讀——馬克思主義理論。”
屋內的時間仿佛忽然凝滯了一瞬。
任星雲差點沒把剛入口的茶噴出來。
陳曉春手里的紫砂杯也差點磕到桌角。
一個中東王子,不學國際關系、不選金融經濟,反而指名要讀馬理論?
這完全出乎所有人預料。
但阿勒薩尼的神情,沒有半分猶疑。
那不是一句隨口的選擇,而是一種近乎虔誠的篤定。
他直視著校長,眼里亮得像是倒映著某種火焰︰
“這幾天在這里,我親眼見到了你們國家的秩序、速度,還有希望。”
“我想知道——是怎樣的信仰,能讓一代人把黃沙荒土變成摩天樓林立的城市?”
“是怎樣的人民,能在百年屈辱之後,用幾十年,重塑尊嚴與強大?”
“我想明白,支撐你們走到今天的,是哪一條真正屬于人民的路。”
空氣里,忽然靜得連鐘擺聲都听得見。
陳曉春輕輕將手中的茶杯放下,雙手交握放在膝頭。
他看著眼前這個眼神堅毅的青年,眼里多了一分敬意。
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
這個少年,並不只是來這里“度假”的王子。
他來,是帶著思考來的。
帶著問題,也帶著希望。他,想成為不一樣的人。
四年後,河省大學,畢業典禮現場。
陽光灑在舞台中央。
阿勒薩尼穿著筆挺的學士袍,肩上披著深紅的綬帶,胸口那枚金屬校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站在台上,望著台下滿滿當當的觀眾席——
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畢業生,有他的導師、同窗,也有為他專程趕來的華國官員。
更有無數攝像機鏡頭,正對準他這個“最特殊”的留學生。
四年里,他從一個對中文只會“你好”和“謝謝”的外國青年,變成了站在全校最中央的演講者。
他微笑著開口,語調穩重、發音清晰,幾乎無懈可擊︰
“我來自卡塔兒,一個被石油滋養的國家,
但在這里,我第一次學會仰望星空——
我明白了什麼叫‘人民’,什麼叫‘共同’,什麼叫‘未來’。”
“這四年,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得到了靈魂的坐標。”
“我曾經以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來自財富和權力。”
“但在這里,我親眼看到——真正的強大,來源于每一個普通人心中那份沉靜的信仰。”
說到這里,他輕輕吸了口氣,望向人群中的任星雲與白甜甜。
他們眼神溫柔,看著他,像是看著長大的弟弟。
阿勒薩尼的聲音沒有顫抖,但在場無數人卻悄悄紅了眼眶。
他微微躬身,字字鏗鏘︰
“今天,在我的祖國,我是王子。”
“可在這里,我只是千千萬萬學習的普通人之一。”
“ 所以我申請,加入華國共產黨。”
話音落地,全場靜默三秒。
然後,雷鳴般的掌聲,瞬間爆發!
無數人站起身,為這個少年鼓掌歡呼。
那個四年前懷著好奇走入華國的王子,終于用信仰與堅持,成為了真正的“參與者”。
他也由此,成為十年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外籍正式黨員。
時間如白駒過隙。
五年後。
卡國。
當阿勒薩尼回到祖國後。
拋棄了奢靡的生活。
大力提倡和華國加大合作,帶頭參與國際慈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阻止小國之間的戰爭,呼吁中東團結。
當時還被他的幾個哥哥嘲笑,說他出國學傻了。
阿勒薩尼對此,也只是一笑而過。
那個曾以奢靡與黃金聞名的國家,如今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他的兄長們曾不解地質問︰
“你不要黃金,不要私人島嶼,也不要皇宮,那你到底想要什麼?”
阿勒薩尼平靜地回答︰
“我不要奢華,我要一所真正屬于人民的大學。”
于是,他撥款修建了一所高等工科院校,命名為︰
拉赫曼工學院。
他親自選定設計圖紙,教學樓的結構,食堂的布局,甚至學生宿舍的床位高度。
一磚一瓦,全部按照他在華國四年所生活的那所大學復刻。
阿勒薩尼站在落成典禮的講台上,身後是冉冉升起的校旗。
他說︰
“教育,是一顆種子,埋在心里,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那四年教會了我什麼叫平等、信仰與擔當。”
“今天,我想把那份光,帶回我的國家。”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鏡頭定格。
這一切,老阿勒薩尼都看在眼里。
十年間,卡塔兒的小王子變了。
不再是那個追逐馬術與高爾夫的貴族少年,而是一個走出沙漠、走向世界的思想者。
三十二歲的阿勒薩尼,在中東與非洲的年輕一代中,早已聲名鵲起。
他奔走戰亂邊境,出資修建學校、醫院; 他帶頭捐贈軍火收入,推動區域和平會談; 他以“人民”為口號,拒絕家族聯姻,開辦獎學金、設立留學基金。
一些陷入戰亂的小國,甚至把他視為“希望的象征”。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中東。
——
二十年後的某一天,埃米爾王宮。
晚風吹動著宮殿厚重的天鵝絨簾幕,天空低垂,黃沙沉默。
老態龍鐘的國王,正靜靜躺在床榻上。
床前圍滿了皇室後代,人人神色凝重——他們知道,父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那個象征“權杖”的傳遞時刻。
然而,在那一群或貪婪、或急切的臉孔之中。
只有阿勒薩尼,靜靜站在角落。
他低頭、緊握雙拳,眼中滿是悲傷。他不是為王位,而是為父親。真正的血脈之情,在此刻格外沉重。
忽然,床上的老國王緩緩睜眼,艱難地抬起手,顫聲呼喚︰
“拉赫曼……”
他緩緩看向人群中那個沉默的身影。
阿勒薩尼立刻快步上前,跪在榻前,握住那只蒼老卻依舊溫暖的手︰
“父王,我在。”
老國王的眼神中,透著最後一絲清明,他沙啞地問︰
“告訴我……你的理想,是什麼?”
阿勒薩尼怔住了。
他的腦海,如電影倒帶般,浮現出那些年在華國的畫面——
那個秋天的校園,任星雲遞來的第一本書,白甜甜笑著教他說“早上好”。
還有那次畢業演講中,台下千人的掌聲。
他輕輕閉上眼,再睜開時,語氣如鐵般堅定︰
“我希望,有一天,中東不再因石油而被定義。”
“我希望,國家的尊嚴,不是靠金錢堆出來的,而是靠人民、靠知識。”
“我希望,中東各國,能像兄弟一樣,和平共處。”
話音落下,房間一片寂靜。
老國王的眼中,浮現出一絲久違的光。
尊嚴。
這是他幾十年來,從未真正握住的東西。
他嘴角微揚,像是看到了自己年輕時那個尚未被權力污染的夢想。
“好……你要記住你今天的話。”
國王深吸了一口氣,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那代表王權的金戒指,戴在了阿勒薩尼的手指上。
“去開闢屬于你的未來吧……拉赫曼國王。”
話音落下,他緩緩閉上雙眼,手掌滑落在床邊。
宮殿內,響起震天的哭聲。
——
一個月後。
卡國加冕儀式盛大舉行,全球媒體紛紛聚焦。
加冕台上,阿勒薩尼身著素淨白袍,身形挺拔,眉眼堅毅。
與那些披金戴銀的王子不同,他只戴著一枚銀質戒指——那是父親留下的。
台下,成千上萬的卡塔兒人民,沸騰呼喊著︰
“拉赫曼!拉赫曼!”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尋找了一會兒,最終仰頭望向東方。
心中默念︰
“兄弟,我做到了。”
屬于拉赫曼•阿勒薩尼的王朝,正式來臨。
——
此後的數十年年。
華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
卡國也在阿勒薩尼的帶領下,走上了“去石油化”的道路。
全面發展教育、基礎建設、高端制造、ai技術、清潔能源……
全國gdp不降反升,失業率急速下降。
兩國共同簽署《中卡永久友好條約》。
而在華國的每一次國慶慶典上。
那位金發碧眼、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貴賓——拉赫曼國王,總會親臨現場。
他不曾缺席過一次。
——
某一年國慶晚宴。
任星雲、白甜甜、拉赫曼三人再次相聚。
光影交錯,觥籌交錯。
略顯老態的拉赫曼舉杯而笑︰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們倆一點都沒變,連容貌也是”
任星雲輕輕一笑︰
“可你變了,變成了一位真正的國王。”
三人對視,舉杯踫撞。
“為了我們的友誼——”
“干杯!”
杯中紅酒相踫,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第一次坐地鐵、第一次吃烤腸的下午。
那時的少年,如今已經背負起整個國家的重量。
但在朋友面前,他還是那個會笑、會鬧、會說“你們羊肉真香”的阿勒薩尼。
喜歡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請大家收藏︰()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