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

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大爺入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圖新 本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大爺入伙

    嘉慶親政後,鐘表開始不那麼受寵了。

    他表示宮中所藏的珍玩器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可見此等珍奇祗屬無用之物。

    因此,鐘表與其它珍玩一同被列入了禁獻名目。

    皇帝的反感,加之國力不濟,做鐘處開始式微。

    到了同治、光緒時期,做鐘處更是連修理鐘表的活計都難以勝任,清宮鐘表的輝煌逐漸褪去。

    但是,這時的鐘表依然在時不時地展示著它的繁華,光緒皇帝大婚,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送來賀禮,也是一座自鳴鐘。

    上面還特意請人用漢字鐫刻了一副對聯,日月同明,報十二時吉祥如意;天地合德,慶億萬年富貴壽康。

    小鵬不瞞你說,我們宋家也是在京城的時候,學到了修理鐘表的技術,然後才在太谷城內開設了永善興鐘表店,成為了晉商中的一員的。

    後來又有幸學到形意拳,才做到水乳交融的。

    可惜當時的榮光,都隨著晉商的逐漸衰落一起衰落了。”

    “宋大爺,那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小鵬,嘉慶帝的那句話是對的,珍玩器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都是無用之物。

    本來我是想著將這些死物換點兒資金,做點兒其它生意的,結果你小子竟然讓我捐給國家,我覺得也是很不錯的,如果這些東西真的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對我國鐘表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那也是物有所值了,我也不愧對宋家的列祖列宗。”

    看來自己前邊的那句話對老爺子的刺激甚大,讓他耿耿于懷,而且由此也可以看出老爺子是一個心胸坦蕩之人,值得交往。

    “宋大爺,我也就是隨口說說而已,你老人家義薄雲天在晉中一帶誰不知道,我這里給你賠禮了。”

    王鵬說完,給宋獻禮鞠了深深的一躬,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以後,他接著說道。

    “宋大爺,要不這樣吧,你的這些鐘表我全部收購,價錢由你開,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王鵬看了看在旁邊詫異的員辰貴,兩人交換了一個眼色,說道。

    “宋大爺,榆次有我們的分店,我想請你加入我們,將這個分店管起來這麼樣?”

    “那多不好意思?”宋獻禮沒想到王鵬會給他這麼好的事情。

    “哪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反正老酒這邊也需要有像你這樣的人來協助他經營。老舅你看怎麼樣?”

    “那當然沒有問題,如果宋老兄這樣的人能夠加入我們的團隊求之不得。”

    員辰貴很快就領會了王鵬的意思,立即就回答道。

    “那我們該如何經營?”

    宋獻禮沒有听明白王鵬的意思,他當然不會莫名其妙地接受王鵬的忽悠。

    “我是這樣想的,您從今天開始成為榆次分店的負責人,掙的工作和老舅一樣多,商店統一由晉中總店協調。

    您不僅是榆次分店的負責人,還是晉中總店的副店長,和老舅一起負責走西口商路的重啟籌劃。”

    “你們準備重啟商路?”

    “是的,我們一直在籌劃之中,現在晉作行五部已經集中起來了,但是鏢聯、商聯、駝聯一直沒有籌建,隨著商路的重啟,三聯肯定要組建的。”

    “那就好,我們願意加入晉作行。”

    “那行吧,宋大爺具體的交接我就不參與了,你和老舅協商好就可以了,我還有其它的事情要辦,你們商量著來。”

    王鵬接觸宋獻禮以後,之所以這麼費心勞力地到榆次跑一趟,也是有和他合作的想法,想不到自己的一句蠢話竟然就促成了這件事情,讓他也是歡喜不已。

    至此,他商聯和鏢聯的目標人選已經鎖定,至于駝聯那也只能對機會了。

    他在宋獻禮的陪同下,在榆次逛了半天,連夜回到了太谷城。

    榆次是晉商文化之鄉,榆次常氏是晉中富商,其經商則在多倫諾爾、張家口、興化鎮及本省大同、繁峙等處。

    常氏發跡之後,氏族分居,添房蓋院,分為“南常”“北常”。

    北常從乾隆年間始,就以大德玉商號名義在恰克圖經營對俄貿易,是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的眾多山西商號中,經營歷史最長、規模最大者。

    常氏一門,從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朝,沿襲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商號中,常氏一門獨佔其四,堪稱為清代本省的外貿世家。

    “南常”的商號名稱均帶有昌字,號稱十大昌。其商號遍布甦州、上海、漢口等地。

    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晉商世家。

    常家莊園位于榆次西南東陽鎮車輞村,由四個小自然村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與四寨相距各半華里,形成一個車輻狀。

    車輞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遷此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間,七世祖常進全開始

    經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萬已、萬達,從事商業活動,贏利頗豐,逐漸使常氏成為晉中望族,晉商中的一支勁旅,開始大規模地營造住宅大院。

    常萬已在車輛村建南祠堂,立世榮堂,以村西南為軸心,向東、南發展。

    常萬達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東向西毗連修建,成一條新街,俗稱後街。

    從清康熙年間到光緒末年,經過二百余年的修築,常氏在車輞整整建起了南北、東西兩條大街。

    街兩側深宅大院,鱗次櫛比,樓台亭閣,相映成輝,雕梁畫棟,蔚為壯觀。

    共佔地一百余畝,樓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間,使原先四個自然村連成了一片。

    有諺曰,喬家一個院,常家二條街。

    常氏宅院的建設規模當時稱為三晉民居建築之首。

    看完這些晉商大宅,讓王鵬感慨良多,宏偉的建築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是支撐不起來的,強大的經濟基礎沒有過人的手段是謀求不了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方便以後閱讀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大爺入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大爺入伙並對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