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你說出去有什麼好處,回來不好嗎?”
    蔡光美不高興地說道。
    “姑姑,老外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出去以後開闊開闊眼界,有利于曉東哥今後的發展。”
    “但是,跑那麼遠的地方,我實在是不放心他。”
    “沒事的,曉東哥都是大人了,他能保護好自己的。”
    王紅兵不願蔡光美在這件事上一個勁兒地糾纏,在旁邊打岔道。
    “小鵬,你的那個養殖場現在建設得怎麼樣了?”
    “過了年就建好了,姑父你給我找的人怎麼樣了?”
    “我正好還要給你說這個事呢,關于養殖廠的事情,我還有事和你商量。
    一是你讓找的人我給你找到了,但是,我不想讓他們就這樣過去,這個是需要和你商量一下。
    二是種畜場今年引進了好幾種種豬和種雞,我們也想找一個實驗基地,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和我們合作?”
    “姑父,你先說第一件事,為什麼不想讓你選中的人到我那兒去?”
    “這幾個人都是畜牧局退休的種畜培育專家,畜牧局想返聘他們,因此,我不想讓他們過去。
    不過,只要你和我們合作,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他們派到你的養殖場去了。”
    “合作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知道有什麼好處?”
    “這個好處就多了,首先是免費提供種畜,還有就是在飼料方面也可以優惠提供。”
    “你們不會是讓我給你們試驗飼料的喂養效果吧?”
    “有這方面的要求。”
    “那......”王鵬停頓了一下說道。
    “姑父,這樣吧,我在養殖場給你們劃一塊地方,作為你們的實驗基地,你們可以做實驗。
    但是,我養殖場的牲畜不接受你們的實驗內容,你們派來的實驗人員,必須根據我的要求,對我們飼養的牲畜進行優化培育,你看怎麼樣?”
    “小鵬,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你比我們的專家還專業嗎?”
    “不是的,姑父,對于養殖,我有自己的堅持,我就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
    “好吧,既然你這樣說了,我也沒有辦法,就按你說的辦吧。”
    “謝謝姑父。”
    第二天,上午王鵬到了郵電公司,見到了張鳳蘭。
    “張姨,最近變的可是越來越年輕了。”
    他一見張鳳蘭就貧嘴道。
    “喲,這是哪來的帥小伙兒,我還以為你將你張姨給忘掉了。”
    “哪能呢,這不是忙嗎,早就想過來看你呢。”
    “呵呵,僅僅是想想而已。”張鳳蘭不依不饒地刺激道。
    “張姨,今年的郵票計劃發了沒有?”王鵬趕緊轉移話題。
    “早就發了。”
    “給我看看。”
    張鳳蘭將郵票發行計劃遞給了王鵬。
    其實王鵬早知道,1979年是新中國成立30周年,這一年所發行郵票共28套,是新中國成立三十年來發行郵票數量最多的一年。
    這一年發行的許多郵票都堪稱經典,如山茶花等郵票都成為了後世的郵票精品。
    王鵬接過目錄裝模裝樣地看了看,然後對張鳳蘭說道。
    “張姨,今年的郵票還是按去年的標準購買,另外,你們這兒有剩余的首日封、紀念封沒有?”
    “我還以為你不要那些東西呢,庫房里還有不少呢,你要的話拿走。”
    “好了,謝謝張姨。”
    王鵬又跟著張鳳蘭到了郵電局的庫房,將庫房里的所有能夠賣給他的郵品收羅一空,滿載而歸,同時也將節禮送到了張鳳蘭家。
    晚上,他到了蔡光啟家。
    “蔡叔,這幾天該清閑下來了吧?”
    “小鵬,托你的福,這個春節是我在供銷社過得最輕松的一個春節,物資豐富,物價平穩,多虧了你出的一系列主意。”
    “還是蔡叔你領導的好,我也就是錦上添花而已。”
    “呵呵,你小子真是越來越會說了。”
    “不是,我只是實事求是而已。”
    “小鵬,前段時間你出的那個主意,我們討論了一下,認為可行性很大,準備過了春節後開始推廣實施,你讓童偉做好準備,到時候我們商量下具體實施措施。”
    “好的,沒有問題,只要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事情,我們肯定會盡力參與的。”
    王鵬冠冕堂皇的話語,讓蔡光啟對他有高看了幾分。
    到了臘月二十八的時候,王鵬終于把市里的一切事情都打點完成了。
    這一天,他押著兩汽車的電視、洗衣機、車子手表縫紉機等商品回到了村里。
    這是他根據見紅提供的統計數據給村里人代買的家電產品。
    王鵬沒有想到自己的此舉在村里產生了轟動,幾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了隊部前的廣場上圍觀電器的卸車和分發。
    買到電器的人得意揚揚,臉上充滿了驕傲的神色,沒買到的人,臉上則是羨慕的神色。
    王鵬沒有到現場參與這件事情,而是把它交給老蒯叔來負責。
    因為,今天買電器的人除了王鵬的那些小伙伴大的家人以外,就是到市里銷售元宵的村民,這些人都是堅定跟著王鵬走致富路的村民,其產生的宣傳和廣告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此時的王鵬正在高侯三奶奶家,給她安裝電視機,並將自己準備的年禮交給了奶奶。
    高興的高侯三奶奶眼中幾乎要掉下了淚來。
    王鵬忙完一會,心中卻陷入了沉思,他告別高侯三奶娘後,回到了友仁爺爺留下的院子里,閉門思考起來。
    高侯三奶奶的堂屋是標準的農村布置,一進門的對面就是中堂,靠牆放著一個長長的條幾,條幾的前面是一個八仙桌,桌子的兩邊各放有一把太師椅。
    一進門的西牆邊放著一個躺櫃,東牆打著土炕,炕上的北牆邊放著一個炕幾,炕的中間還放著一張小小的炕桌。
    放電視的時候,可是費了王鵬不小的心思呢。
    屋子里格局是死的,沒有電視機的時候,布局顯得十分的合理,一旦放上電視後,便有點兒不協調了。
    因為,放電視的地方十分的有限,只有兩處,一處是躺櫃上,但是放了電視以後十分的妨礙躺櫃的使用,櫃子每開合一次,就得搬動一次電視機。
    喜歡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請大家收藏︰()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