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你具體說說。”安昊寧的態度波瀾不驚。對于這些身外之物,他的態度一向都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金龍凌空將自己盤了起來︰“具體說了你也沒辦法解決。反正你現在只是煉丹的話,只要提供靈石作為能源,現在能夠運轉的基礎功能,也足夠你用了。
當年的實驗事故,為這片人造空間附加的熵減屬性,也能幫你這半吊子煉丹師,大幅度減少可能的藥力損耗。”
他懶洋洋地斜睨著安昊寧,盡管他經常吐槽安昊寧不像氣運之子,實際上他覺得安昊寧的運氣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他對故里星的了解來看,那些小空間中,稍微有點價值的東西,大概也就單兵甲和空間膜了。
至于其他的那些所謂遺跡造物,在如今的宇宙中,甚至連作為古董收藏的價值都沒有。
不需要呼吸的安昊寧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起身,意念一動,一塊標準制式的靈石便被取了出來。他並不知道這能源該如何連接,但他相信金龍肯定知道。
接著他便看到金龍搖了搖頭︰“一塊不夠,這種低劣的人造靈石,僅僅一塊連激活這里的系統都做不到。”
這話將安昊寧听的一愣,這一塊靈石中蘊含的能量,比故里星全球每年耗能所需的能源總量,都高了不知多少,如今卻連啟動空間膜都做不到。
他下意識的詢問︰“需要多少?”
片刻後,看著自己1\3的靈石存貨,飛快蒸發化作最精純的能量,安昊寧再次體會到故里星和高等文明之間的差距。
隨著系統的正式激活,原本一片虛無的空間膜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彩光流轉間,這里的溫度,濕度,重力系數,以及許多安昊寧還無法感知的東西,正在被快速修正。一切參數,都在向有利于丹藥煉制的方向微調。
周遭的虛無空間,在某個瞬間,呈現出介于晶體和玉石之間的狀態。
安昊寧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在這種環境下,自己的靈魂力,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溫養和增幅。
一台台美輪美奐的奇特儀器,憑空浮現。不多時一整套煉丹流水線,已構建完成。
“這……”看著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空間膜,安昊寧除了高大上以外,再也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金龍將要給他搭建煉丹房,單憑他自己的眼力和見識,絕對看不出這里是用來干嘛的。
他轉頭看向肩膀上的金龍,此刻,已經縮小的金龍顯得有些困頓。邊打哈欠,邊道︰“你提供的那些靈石,也就只夠搭建這種最低標準的煉丹房,你就將就著用吧。”
說著,他的龍目都已經快要睜不開了︰“再說了,再復雜點的,你現在也未必能使用。”
沒關注金龍基于事實的嘲諷,安昊寧擔憂地詢問︰“你這是怎麼了?你的狀態好像不太對呀?”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互懟,他早已將金龍劃歸自己人範圍,現在看出金龍狀態異樣,他也難免有些擔心。
快睡著的金龍,搖了搖頭,強打精神︰“龍爺沒事,只是龍爺寄居的這單兵甲太不給力了。
單兵甲承受不住龍爺這一系列操作的運算量,現在需要進入冷卻期,為了單兵甲不至于報廢,龍爺也得跟著休眠一段時間。
不和你�@鋁耍 惺裁床換岵僮韉模 У戳 懍艫乃得魘欏A 熱Я 恕!彼底牛 鵒 耐隊爸苯酉 佔淠ヅ兄毓榧啪病 br />
消化著金龍話語中透露出的信息,安昊寧沒有打擾陷入沉睡中的金龍。
他看著面前這座,說不出來具體是什麼風格的煉丹房,直接開始了自己的操作。
對照著單兵甲中的說明書,他有條不紊地取出一樣又一樣的煉丹材料。使用這些第一次見到的儀器,進行著在故里星上,絕對無法完成的精細加工。
縱然有智能系統的輔助,他的加工過程也絕不算快。
拋開對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構的固有認知,他細細的用靈魂力去感受,這些材料中無影無形的靈性和法則力量的共鳴。
在安昊寧逆天的法則親和力下,他對這些材料的加工越來越駕輕就熟,越來越恰到好處。
當他加工到萬年冰精的時候,看著自己取出的零星碎渣,他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沉重起來。
他原本已決定,退而求其次使用替代方案。可到了真正煉丹的時候,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萬年冰精的主要作用,便是在成丹的前一刻,以冰精為媒介,引動寒冰法則的降臨,將其他法則之力,藥物中的靈性等,冰封于丹藥之中。
有了這些為基礎,才有可能借助這些力量,對服用者完成從肉身到靈魂的重新編程。
萬年冰精的分量不夠,跟要為幾個人煉丹沒有絲毫關系,不管是要為一個人煉丹,還是要為一百個人煉丹,只要足夠引動寒冰法則之力,便一切都好說,反之則近乎無解。
一旦使用替代方案,丹藥的療效必將大打折扣。即使剛剛出爐,便即刻服用,也依舊無法阻止那無時無刻不在持續的損耗和流失。
煉制那樣的丹藥,他甚至都不能確定,能否喚醒昏迷中的寧寒川,救活龔道林。
他有些不甘的咬了咬後槽牙,而後又無力的放松,因為他現在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就在他打算放棄萬年冰精,使用替代方案盡力而為的時候,心中強烈的不甘,激活了腦海中的一段記憶。
在這段記憶畫面中,偌大的廚房里,只有他一人忙碌的身影。
壓根沒有煲湯的他,為了躲避外婆的催婚,遁入廚房,使盡渾身解數,僅用了幾分鐘,便炖出了一鍋本來需要幾個小時才能熬出的濃湯。
這段記憶的突然出現,連他自己都沒能在第一時間明白,這畫面與當下的困境有什麼聯系。這只是在他情緒激蕩之下,靈魂力自行做出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