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戰艦的沉沒,造成了慘烈的損失。
全艦358名官兵,無一幸存。
所有人不是在爆炸中喪生,就是隨戰艦一同沉入了海底。
現在,‘喬治布什’航母戰斗群,已經沒心情關注戰艦的損失了。
他們面臨著更大的危險。
跟隨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潛艇一同前出的,是2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這兩艘攻擊型核潛艇也攜帶了4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他們本來是要等待第一批戰斧的打擊效果出來後,進行二次補射的。
但現在的形勢,已經讓航母戰斗群,顧不了那麼多了。
不管第一波打擊是否成功,他們都要保證萬無一失。
而且,戰斧是可以在最後一個路徑點重新分配打擊目標的。他們也不怕打擊火力浪費。
在接到了上級打擊命令後,兩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再次打出了80枚戰斧導彈。
這些導彈形成了第二波打擊群。
俄亥俄巡航導彈核潛艇打出的308枚戰斧導彈,在經歷了50分鐘的飛行後,同樣進入了庫爾德防空區域內。
在戰斧群飛行的航線,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土耳其控制區上空。
在戰斧打擊群即將進入庫爾德境內之時,美軍在羅馬尼亞空軍基地起飛的f16戰機中隊和f15戰機中隊也靠近了庫爾德控制區領空。
相比于美海軍面臨的窘迫,美空軍就顯得十分輕松。
他們很清楚,這次的進攻,空軍就是海軍的輔助。
美空軍對于這次進攻,顯得有些敷衍和糾結。
他們既希望海軍突破庫爾德防空體系,也不希望海軍突破庫爾德防空體系。
對于這次作戰,美空軍在庫爾德全境內,實施‘佯攻’。
在沙特等南部空軍基地,空軍起飛了上百架戰機。
南部戰機群看似龐大,實際對地攻擊的戰機,只有一個中隊的f16。
他們也沒打算深入庫爾德防空網絡內部進行踹門進攻。
就是對庫爾德南部空軍進行牽制。
庫爾德空軍完全看透了美空軍的部署。
在蓋亞拉機場起飛的一個大中隊的殲16戰機和全部電子戰飛機,直奔土耳其中部空域集結。
在南部,庫爾德只留下了一個中隊的殲16進行防空作戰,並在野戰機場起飛了48架米格29戰機配合。
現在的庫爾德南部地面只有2個s300防空旅和2個山毛櫸防空旅防守。
防空網十分虛弱,配合防空網的戰機數量也不多。
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突防機會。
但美空軍並沒有大規模突防的準備,錯過了這次進攻的最佳時機。
在土耳其中部空域,美空軍起飛了一個中隊f15戰機和2個中隊f16戰機。
他們派出了‘咆哮者’和‘羅盤呼叫’這對電子戰飛機組合,干擾和壓制地面防空系統。
目前庫爾德空軍可以一次性出擊的殲11b戰機,已經全部派往西部海域爭奪制空權。
馬拉蒂亞基地附近,只有來自于蓋亞拉空軍基地的殲16戰斗機中隊支援。
殲16戰機中隊和f15戰機中隊,在高空中進行相互牽制性的互射中距彈,相互蠶食對方空域,進而擴大高空的制空權。
低空的作戰形態,完全取決于高空的勝負。
美空軍和庫爾德空軍在高空區域,都有大量專業的電子戰飛機在執行干擾任務。
這些飛行在高空的電子戰飛機,自上而下的對低空形成電子戰干擾。
在‘羅盤呼叫’的壓制下,米格29的通訊受到了極大的干擾。
這讓米格29和地面的協同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而在蓋亞拉空軍基地起飛的運9g電子戰飛機和運9通信對抗機,也同樣干擾f15和f16戰機中隊的協同問題。
雙方在電子戰領域相互干擾,造成了更加復雜的電磁環境。
這種態勢,逼迫雙方的空中指揮機,前移保障通訊。
而指揮機的前出,這更加劇了高空域的爭奪。
在高空分不出勝負的情況下,雙方只能通過搶奪空域的方式,為己方電子戰飛機擴大安全區,進而為己方電子戰飛機取得優勢。
而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下,低空想要分出勝負,只能是f16和米格29展開近戰。
這是f16戰機中隊最接受不了的方式。
總體上,在土耳其中部地區的上空。
雙方的戰機處于相互牽制和相互干擾的情況下。
這種相互牽制的局面,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局面。
美軍覺得達成了戰術目標,庫爾德人也覺得達成了戰術目標。
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在美軍的干擾下,攔截效果並不好。
在s300的第一次攔截中,只打掉了40枚。
但這些導彈的飛行路徑,是經過了嚴密的計算的。
他們很多導彈的飛行軌跡,是在道爾防空營的防區外飛過的。
所以庫爾德防空部隊,只能用山毛櫸導彈旅的分散布置,盡可能的攔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山毛櫸打擊巡航導彈的效果雖然很好,但由于被電子戰壓制,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這導致山毛櫸火力通道明顯不足。
在2次攔截了90枚戰斧導彈後,二個旅的山毛櫸防空導彈火力通道所剩無幾。
整整有178枚戰斧巡航導彈,突入了庫爾德防區內部。
這種專門打擊機場的密集導彈突防,是非常難以防御的。
只要不考慮成本的打擊,密集突防還是能在防空系統上撕開一個缺口的。
畢竟這種突防打擊的是一個點,而不像之前的美軍突防,是針對多個點的打擊。
在這種飽和打擊下,s300的二次攔截只能采用1對1的攔截方式。
第二次攔截,只打掉了22枚戰斧巡航導彈。
不過,在電子戰系統的反復干擾下,還是有上幾十枚枚戰斧偏離了目標。
這些戰斧已經很難有機會重新修整航線了。
最終,有108枚戰斧導彈,沖到了馬拉蒂亞機場附近。
在機場防守的道爾防空營,迅速發射了上百枚攔截彈。
對剩余的戰斧導彈進行最後一次攔截。
在近乎于2打一的情況下,只有70枚戰斧進入了最後的防空網內部。
鎧甲系統作為最後的屏障,對于巡航導彈的攔截效果也是一般的。
這主要是因為戰斧的數量太多。
他們勉強攔截了12枚戰斧導彈。
最後的58枚導彈,根據最後一個路徑點的重新分配打擊目標。
直接打在了馬拉蒂亞機場的機場跑道和機庫上。
在收到戰斧打擊成功後,美軍航母戰斗群一片歡呼。
他們覺得,這次穩了。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