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第324章 大戰來臨前的外交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深藍之風 本章︰第324章 大戰來臨前的外交

    在庫爾德和德黑蘭之間爆發空地大戰之時。

    巴爾干半島的北約成員國保加利亞國內,同樣發生著劇變。

    保加利亞國內政局在這兩年中,動蕩不堪。

    北約和莫斯科勢力在這個國家內部反復角力。

    發展到現在,保加利亞執政黨,保加利亞社會黨面臨崩潰的局面。

    8月份,保加利亞社會黨的黨首,時任保加利亞總理的普拉門•奧雷沙爾斯基,向內閣提交辭呈。

    隨後,內閣批準了辭呈。

    並任命格奧爾基•布里茲納什基作為臨時看守政府的人選,擔任臨時總理。

    格奧爾基•布里茲納什基是保加利亞社會黨巨頭之一。

    但他在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社會黨成員了。

    在3月份,他因公開宣稱對社會黨政策的不滿,被普拉門開除社會黨。

    格奧爾基在普拉門辭職後,被國民議會任命就任臨時總統。

    這就是北約瓦解社會黨的第二刀。

    至于第一刀,早在13年社會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已經斬下。

    北約對于社會黨,視為眼中釘。

    這是意識形態的上分歧,也因為社會黨自身是親俄的。

    保加利亞社會黨有非常濃厚的南斯拉夫背景。

    這個政黨的執政理念,非常接近南斯拉夫執政思想。

    他主張政府有計劃的干預市場,實施一部分計劃經濟。

    對內,強調保障公民福利,縮小貧富差異等。

    對外,主張進一步加強與莫斯科的關系,認為與莫斯科保持良好的經貿和政治合作,對保加利亞的發展更有利。

    格奧爾基和普拉門的政見不合,更多的是體現在政府計劃經濟和自由市場經濟比重的分歧上。

    但他們都是親俄立場,並不親西方。

    所以,對于北約希望保加利亞開放國內的軍事基地,為北約打擊庫爾德提供便利。

    格奧爾基是拒絕的。

    但目前的保加利亞政府是臨時政府,並不是選舉產生的政府。

    這就造成了保加利亞國內政局的不穩。

    10月5日,保加利亞選舉正式開始。

    親歐的右翼政黨保加利亞歐洲發展公民黨和親俄保加利亞社會黨展開了面對面的對決生死。

    10月9日,大選結果出爐。

    保加利亞中央選舉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議會選舉的最終結果。

    右翼政黨保加利亞歐洲發展公民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以接近百分之三十三的得票率,成為了保加利亞最大黨,獲得了240個席位中的 84 個。

    在保加利亞國民議會選舉中,一共有8個政黨獲得了席位。

    所以,保加利亞歐洲發展公民黨的84個席位,含金量非常高。

    他只需要選擇少數派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就可以牢牢的控制保加利亞的政局。

    在歷史上,保加利亞歐洲發展公民黨經過了5周談判,才和少數派組成了聯合政府。

    但這次在北約的幕後操控下,僅僅只用了兩天,保加利亞新政府就完成了組閣。

    博伊科•鮑里索夫繼13年辭職後,再次卷土重來。

    重新當選保加利亞總理。

    10月12日。

    博伊科•鮑里索夫宣布,開放境內所有軍事基地,履行北約成員國責任。

    這個消息一出,直接震驚了整個國際社會。

    在庫爾德逐漸成為中東小霸王的時刻,保加利亞的騷操作,屬實讓大家看不懂。

    而保加利亞國內政局的詭異變化,直接震懾了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在11月份,也要開始新的總統選舉。

    目前,羅馬尼亞總統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北約干預保加利亞選舉,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

    羅馬尼亞總統候選人、羅馬尼亞總理維克托•蓬塔的態度迅速軟化。

    他立刻派出代表和華盛頓政府展開談判。

    在國際形勢風雲突變的背景下,一支來自于莫斯科軍方的談判團隊,悄然抵達了卡米什利。

    莫斯科軍方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大將和庫爾德武裝總司令薩拉丁在庫爾德政府內部會面。

    在雙方人員落座後,格拉西莫夫首先發言,為這次談判定調。

    “莫斯科軍隊和庫爾德武裝在此前發生了一些誤會。對此,莫斯科政府無意追究。”

    在這次正式談判之前,雙方外交人員已經進行了多輪談判。

    其中,雙方唇槍舌劍,對莫斯科空軍先發射導彈和庫爾德打擊地面電子戰部隊問題多次交鋒。

    在外交人員已經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雙方高層的談判才正式展開。

    對于格拉西莫夫的定調,薩拉丁也早有準備。

    “庫爾德軍方對雙方爆發了一些沖突,深表遺憾!”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

    “庫爾德政府對于莫斯科政府援助德黑蘭的行為,十分憤慨!”

    “這是關系到庫爾德領土完整的內政問題。”

    格拉西莫夫聞言,點了點頭。

    “莫斯科政府尊重庫爾德收回傳統疆域的軍事行動。”

    緊接著,他也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但德黑蘭政府是國際廣泛承認的政府,莫斯科政府和德黑蘭政府的軍售,符合國際法準則。”

    在雙方各自擺出底線後,談判開始進一步深入。

    薩拉丁嚴肅的說道。

    “庫爾德政府無意北上,挑戰莫斯科政府在高加索地區的權威。忽視莫斯科在地緣政治的安全”

    “庫爾德人的戰略目標,只是立國和西進!”

    格拉西莫夫點了點頭。對于庫爾德問題。

    莫斯科最終采取的是綏靖政策。

    只要庫爾德人承諾不北上,不軍事佔領外高加索三國。

    莫斯科和庫爾德之間就有足夠的緩沖區。

    哪怕形勢最惡劣的情況,庫爾德人撕毀協議北上,莫斯科也可以把高加索山脈關門,阻擋庫爾德人北上。

    而就目前來看,庫爾德的軍事存在,有利于莫斯科解決基輔問題。

    在莫斯科眼里,威脅最大的還是北約東擴問題。

    而北約東擴問題中,基輔問題是重中之重。

    所以,莫斯科對于于外高加索的屏障德黑蘭政府,只能放棄。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第324章 大戰來臨前的外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第324章 大戰來臨前的外交並對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