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學渣

第224章 電詐風波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困困遠 本章︰第224章 電詐風波一)

    “滴……獲得模擬能量5000……扣除2600……模擬技法洞察術升級到中級……”清脆的提示音在博源的腦海中響起。他微微閉眼,感受著系統的反饋,仿佛能觸摸到那股新獲得的力量。

    博源輕輕呼出一口氣,查看起系統面板︰

    【模擬宿主】博源

    【宿主身份】教育工作者

    【模擬能量】3600

    【模擬技法】

    模擬洞察術中級)︰能從細微之處洞察更多隱藏信息,對人心的洞察也更為深刻。

    模擬網絡術初級)︰可對網絡世界進行初步探索與分析,挖掘部分隱藏數據。

    模擬擊技術初級)︰掌握基礎的攻擊技巧,在必要時能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衛。

    模擬體藝術中級)︰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強化,行動更加敏捷、靈活。

    模擬古醫術初級)︰了解基礎的古代醫術知識,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診斷與治療。

    模擬美食術初級)︰可以制作出較為美味的食物。

    【模擬場景】初級)︰可開啟有限的模擬場景,進行特定情境的模擬演練。

    【模擬商場】︰模擬能量值可兌換所需物品,從珍稀的模擬道具,到高級的技藝升級材料,滿足宿主多樣化需求。

    【模擬任務】使用模擬場景會有獎勵

    時針指向8點,博源準時來到市教育局綜合治理辦公室。辦公室里,文件堆積如山,同事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博源熟練地處理著手頭的業務,每一份文件都在他的筆下迅速流轉。

    處理完業務後,博源拿起一本內部資訊翻閱起來。一則關于電信詐騙的消息吸引了他的目光︰全市範圍內出現了老師和學生被騙的情況。他眉頭微皺,心中涌起一股擔憂。

    博源開啟模擬網絡術,思緒瞬間與網絡相連。他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的我國臨海地區,那時的詐騙分子手段相對簡單,利用發放傳單或“王八卡”打電話,對著電話那頭的人謊稱其 中了大獎,隨後以領獎需先繳納稅金、律師費等名義實施詐騙。

    時間來到2002年前後,臨海詐騙集團在內陸建立移動電話業務基台,大陸本土最早的電信詐騙團伙應運而生。2003年、2004年,互聯網在中國呈爆炸式增長,而警方對內陸詐騙的重點整治讓詐騙分子如喪家之犬,逃往臨海,從此電信詐騙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擴散。

    2009年,公安部將此類案件定性為電信詐騙案件,“電信詐騙”一詞成為我國司法機關辦理此類案件的統一稱謂。此後,隨著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電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持續演變至今。

    博源繼續深挖數據,發現被詐騙的人群中,在外務工人員,孤巢老人和婦女……也有高學歷知識分子,公務員,醫生,高校老師,基礎教育教師,在讀大學生,基礎教育的在讀學生……涉及範圍非常廣。他運用模擬洞察術,結合大量的數據和事件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未來在2024年前後,電信詐騙將呈現出較為高發的態勢。

    事實上,後來檢察機關起訴電詐犯罪7.8萬人,同比上升53.9。另外,據有關信息,這三年中國網絡犯罪案件每年都以32的速度猛增,年涉案金額超2.1萬億元。部分省市電信網絡詐騙案數超過了總刑事警情數的60,且詐騙金額不斷攀升。

    博源深知,事情演變至此,必須有人出手。好在後來公安機關持續開展“雲劍”“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以及打擊緬北涉我犯罪專項工作取得重大戰果,全國單月立案數同比連續8個月下降,被騙損失金額下降近30,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電信詐騙高發的原因和形式依然值得深思︰

    技術迭代升級︰ai深度偽造技術被詐騙分子利用,他們用語音克隆工具模仿受害者親友聲音,結合chatgpt生成逼真對話實施詐騙。同時,技術黑箱化使偽基站、加密貨幣洗錢等技術門檻降低,犯罪團伙可通過境外服務器實施“無接觸詐騙”。

    個人信息泄露︰黑產鏈條成熟,存在“通訊內鬼”批量獲取手機號,“接碼平台”注冊虛假賬號,“號商”販賣實名認證app等情況。此外,部分機構數據接口缺乏身份認證,導致數據泄露,被用于詐騙。

    跨境犯罪打擊難︰詐騙集團在東南亞、非洲等地設立“詐騙園區”,利用當地法律差異逃避打擊。資金轉移隱蔽,通過虛擬貨幣、地下錢莊等渠道洗錢,增加了打擊難度。

    黑灰產生態龐大︰“兩卡”販賣猖獗,不法分子收購銀行卡用于詐騙資金流轉。技術支撐專業化,黑產通過動態學習繞過詐騙識別系統的攔截。

    利用人性弱點︰利用人們的貪婪心理,如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等詐騙以“低投入高回報”為誘餌。還通過恐慌誘導,冒充公檢法詐騙用“涉案”“凍結賬戶”等話術制造緊迫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監管與技術失衡︰針對ai詐騙、虛擬貨幣洗錢等新型犯罪,現有法律存在模糊地帶。詐騙分子搭建釣魚網站等作案速度快,而監管部門取證耗時久,形成“貓鼠游戲”局面。

    博源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信息,內心震撼不平。他想著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幫忙挽救一些老師和學生的損失和傷害。于是,他決定出手,啟用網絡探險隊一起挖掘遏制電信詐騙犯罪,協助警方破獲一起起電信詐騙事件和搗毀電信詐騙窩點。

    博源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博源首先關注到了幾位被詐騙的老師。

    第一位是育英中學的語文老師林悅。林悅一直有個文學夢,想出版自己的詩集。一天,她收到一封自稱是知名出版社編輯的郵件,對方稱林悅的詩作非常出色,只要繳納5000元的出版費用,就能在三個月內出版發行,並且保證銷量可觀,還會有豐厚的版稅。林悅滿心歡喜,想著多年的夢想終于要實現了,毫不猶豫地轉了賬。可之後,出版社編輯的電話再也打不通,郵件也如石沉大海。

    第二位是市一中的數學老師陳輝。他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一個投資理財的廣告,號稱有內部渠道,穩賺不賠。陳輝平日里對理財也有些研究,但這次高額回報的誘惑讓他失去了理智。他先是投入了2萬元,很快就收到了5000元的返利。嘗到甜頭的他,加大投入到10萬元,結果平台突然無法登錄,客服也聯系不上,10萬元就這樣打了水漂。

    第三起案件的受害者是楓葉小學的英語老師劉敏。她在網上看到一則兼職刷單的信息,每單能賺10  50元不等。劉敏想著利用課余時間賺點外快,就開始嘗試。前幾單都順利拿到了佣金,可後面商家要求她刷一筆5000元的大單,承諾完成後會有1000元的高額佣金。劉敏刷完單後,不僅沒有收到佣金,連本金也沒了,商家還以操作失誤為由,讓她繼續刷單解凍資金,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第四位是高級中學的物理老師王強。一天,他接到一個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王強的銀行卡存在異常交易,需要將資金轉到“安全賬戶”進行清查,否則銀行卡會被凍結。王強一時慌亂,按照對方的指示將15萬元轉到了指定賬戶,轉完賬後才發現被騙。

    第五位是希望中學的歷史老師趙芳。她在社交媒體上收到一個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她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聊了一段時間後,“老同學”稱自己遇到了急事,需要借8萬元周轉。趙芳念及舊情,沒有多想就把錢轉了過去,之後才發現這個“老同學”的賬號被盜,錢已經追不回來了。

    喜歡拯救學渣請大家收藏︰()拯救學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拯救學渣》,方便以後閱讀拯救學渣第224章 電詐風波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拯救學渣第224章 電詐風波一)並對拯救學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