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直接開上了站台。
下了車,沒做停留李海濤就護著劉陽上了高鐵的頭等座。
這列臨時增開的高鐵掛載的車廂並不多,劉陽大概掃了一眼,除了前後的車頭估計也就四五節的樣子。
頭等座車廂內,除了劉陽就是李海濤小隊,再無其他人。
“咦,錢老和郭司令呢?他們還沒到嗎?”劉陽沒看到錢老和郭司令感覺很意外。
“錢老和郭司令,乘坐空軍的專機。他們和咱們是分開走的,這樣避免意外。”李海濤笑著回答。
“那龍科院的其他科學家呢?”
“他們也坐這趟車,這是專列,就我們和龍科院的科學家,一路不停直達燕京的。”
劉陽沒想到居然安排的是專列。
坐定後李海濤向劉陽介紹了一隊的其他成員,個個都是一頂一的好手。
沒多久,高鐵就啟動了。
劉陽拿出電腦,趁著有時間開始繼續工作。
工業設計軟件有了,這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就是機床,尤其是工業母機。
工業母機簡單的來說就是用來制造機床的機床。
只有高端的工業母機才能制造出高端的機床。
而高端的機床才能生產出各種參數更為苛刻的零件,以達到設計要求。
否則,就算是再牛的設計,生產不出來也白搭。
工業母機的精度提升可不是像軟件升級那樣簡單,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就能成功的。
母機精度要升級,必須得有基礎。
那如何制造出比現有機床更精密的機床呢?
舉個例子,當世界上機床的精度只有0.1毫米的時候,那人們是如何制造出精度達到0.01毫米的機床?
對于這個問題,目前世界上存在兩種解決思路。
一是加工出足夠多的零件,然後通過高精度測量,把其中最接近設計理想值的零件找出來,最後組裝成高精度的整體。
這就相當于先有第一級台階,然後才能有機會上到第二級。
另外一種就是由高級技工出手,用手工來加工出更高精密度的零件,就是手搓。
毫不夸張的講工業母機的級別定義了一個國家工業制造能力的級別。
工業母機突破了,一個國家整體的制造實力也將會整體突破。
所以擁有高端工業母機的國家,會對高端工業母機進行非常嚴格的管控。
這種管控到底有多嚴格?可能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鷹醬的麥道公司決定在龍國開設工廠生產40架d82和d90兩種客機。
生產飛機零部件需要高端機床,恰巧當年麥道公司在俄亥俄州有一個飛機工廠已經停工。
所以麥道公司立即向鷹醬的商務部申請向我們國內出口19台二手高端機床設備,其中包括西西那提機床在內的10台五軸加工中心,2台三坐標。
由于麥道在俄亥俄州的工廠曾經也生產軍用飛機,而準備出口的這19台高端設備,曾經生產過b1轟炸機、c17環球霸王和巡航導彈的零部件。
即使這些機床的使用壽命已經超過了10年,但是鷹醬商務部依舊高度警惕。
尤其是要出口到龍國,更是讓他們很不安。
哪怕每台機床的價格開到了500萬美刀的天價。
鷹醬商務部寧可讓這些機床躺在停工的工廠里吃灰,也不打算賣給我們。
通過一番運作,商務部終于松口了,但是羅列了一堆的附加條件。
1,在龍國的工廠里必須要有鷹醬商務部指定的常年駐廠人員,每半年要向商務部發送一次生產報告。
2,這些機床必須全部加裝計量裝置,機床每天能夠使用多長時間,機床只能用來加工哪些零件,全部都要受到計量裝置限制。
即使允許加工的特定零件,實際的加工數量也必須與向鷹醬商務部報告的數量一致,多生產一個都不行。
而且加裝的計量裝置具備數據讀取功能,會定期向鷹醬商務部和國防部發送生產數據報告。
3,這些機床全部都要有啟動密鑰,而啟動密鑰只有鷹醬商務部授權的工作人員才有。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花了大價錢買了機床,但是機床的使用權並不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即便如此的嚴格控制,鷹醬商務部和國防部還是不放心,決定削減麥道在龍國的客機產能。
原計劃40架客機產能被縮減到20架。
參與這件事的審核部門,不止鷹醬的商務部,其中還包括了鷹醬國防情報局、中央情報局、國防技術安全管理局、空軍國家航空情報中心等等機構。
對于高端機床的控制可見一斑。
龍國在工業機床上與當今世界高端機床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很多高端機床屬于別國嚴管物資,不是說你願意出錢人家就會賣給你的。
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高端工業母機的提升迫在眉睫。
工業母機的設計與加工工藝有密切的關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譬如,在金屬零件加工中,殘余應力容易導致金屬變形、開裂,如何消除殘余應力就尤為關鍵。
材料在被加工時,會受到正面的擠壓力,假如同時能提供負作用力來抵消正面力量的沖擊,這樣材料受到的擠壓力變小。
殘余應力所導致的金屬變形、開裂的情況也會得到改變。
而殘余應力只是加工過程中所要考慮的諸多因素之一。
劉陽很清楚,就算現在拿出最好的工業母機設計圖紙,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就造不出來。
過大的技術代差根本沒辦法通過傳統的手段提升零件精度的做法來實現。
比如現在機床精度是0.01毫米,要實現一個精度0.00001毫米的機床,就沒辦法把這個新機床的零件做出來。
就只能先實現0.0001毫米精度的機床。
有了這個機床才有可能通過大量的零件選出下一個量級機床所需要的零件。
目前,就只能拿出來比現今最好工業機床好上一個級別的技術。
雖然這種級別的工業機床在一級行星文明的科技樹上算不得什麼。
但是相比時下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機床已經高了一個檔次了。
先把這個級別的機床造出來,然後在這個級別的基礎上繼續下一個小級別。
靠這種方式實現快速的提升。
好在工業設計軟件已經搞出來了,這為工業機床的設計提供了其強有力的保障。
高鐵上,劉陽爭分奪秒,開始了對工業母機的設計。
喜歡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請大家收藏︰()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