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進食堂呢,你丫的鬼魂又飄過來了。
我問你不是去托夢了嗎?怎麼又跑回來了?
你說你突然想起個事,得提醒我。
我問你是什麼事,你告訴我,剛才漏算了鷹醬的核潛艇。
第五代彈道核潛艇哥倫比亞級雖然沒搞出來。
但是戰略核潛艇俄亥俄級好歹還有18艘,每艘24具發射筒。
每個發射筒內攜帶一枚‘三叉戟’2型潛射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公里,每顆導彈可搭載812個分導式核彈頭。
你問我這18艘戰略核潛艇該怎麼處理?
處理不好,那密密麻麻的核彈頭可不好對付?
要是偷偷摸摸的被它們偷家了,那就被動了。
我對于你的覺悟還是蠻欣賞的,能搞清楚自己的屁股應該坐在哪邊。
不枉我教你一場。
我問你對反潛這個事情有沒有研究。
你說在搜尋潛艇這個方面你還是知道一些的。
不管是利用主動聲吶、被動聲吶還是磁力探測儀都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限制。
尤其是開啟主動聲吶搜尋潛艇,就好比黑暗中打著手電筒,遠遠別人就看見了。
而在新型的反潛技術中,包括重力梯度儀,利用太赫茲雷達實施探測等等,都存在技術成熟度的問題。
所以想要在茫茫大海里找到潛艇,尤其是核動力潛艇非常困難。
所以你才急急忙忙回來提醒我。
看得出龍國陰籍對你真的很重要。
對于你的選擇我還是很肯定的。
我問你,知不知道利用海底微弱電磁場探測潛艇的技術。
你搖搖頭,海底微弱電磁場,這個名詞你都沒听過,更不要說用來探測潛艇了。
看你態度誠懇,我打算稍微跟你科普一下。
潛艇螺旋槳產生微弱的電磁波,只要偵測到這個電磁波也就能找到潛艇了。
傳統認為用微波在水下探測目標是很難實現的,因為海水會迅速將電磁波吸收掉。
目前只有長波可以在海底傳播。
而長波,也是戰略導彈核潛艇與陸地聯系的主要方式。
但是我們有裝置可以通過探測海底的低頻電磁波的反射,或者是由潛艇螺旋槳反射的低頻電磁波信號就能發現潛艇。
每個儀器的探測距離為1000公里,我們只要在太平洋里多撒點這小玩意。
整個太平洋對我們來說就是透明的。
你說這項技術只能解決使用螺旋槳推進的潛艇,那麼泵噴推進的怎麼辦?
其實我想告訴你的是,泵噴推進也會產生低頻電磁波的反射。
我又擔心不能徹底的安慰你。
所以,我又問你,听沒听過尾流磁場探測技術。
你說尾流你知道,尾流磁場探測技術你不懂。
不懂是對的,我告訴你不用自卑。
看著你旺盛的求知欲,我知道不給你科普一下是不行的。
我告訴你,無論是螺旋槳推進還是泵噴推進,它的尾流都會產生磁場。
潛艇在水下航行的時候,尾部會產生v字形的表面擾動,這個就是開爾文尾流。
海水離子在潛艇運動的干擾下和地磁場相互作用,會形成一個雖然很微弱,但仍舊能被檢測到的新磁場。
這個磁場的強度會隨著潛艇大小、深度的不同、速度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比如潛艇速度提升磁場強度就會提升,深度減小磁場強度也會提升,潛艇越長產生的磁場就越弱。
船體越寬磁場就會被放大。
‘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因其配備有先進的聲學和減震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難探測的核潛艇。
堪稱大洋黑洞。
其艇長約100米,艇寬約12米,水下排水量9000噸,水下最大航速25節。
就這樣的一個大洋黑洞,其尾流磁場的強度,完全會處于我們機載尾流磁場探測儀的靈敏探測範圍之內,無所遁形。
‘大洋黑洞’都躲不掉,更不用說其他型號的潛艇了。
當然這個探測儀器不僅能裝在飛機上,也可以裝在船上,丟在海里,甚至掛在熱氣球上。
無障礙滿足多種搭載平台,主打一個靈活。
關鍵航道上要多幾個這玩意,鷹醬的潛艇還不是透明的?
以龍國的工業能力,有需要話,所有的大洋都撒滿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雖然,用消聲瓦可以把聲吶信號進行遮掩、動力系統通過浮閥進行減震,很多手段都可以降低聲吶信號。
我不用聲吶,只管尾流,除非你不動。
但是只要你動,就會產生尾流,有了尾流就有磁場產生。
我只要偵探到你的尾流磁場,你就無處可逃。
通過尾流磁場探測,就可以把與海洋背景噪聲接近的全部核潛艇都捉出來。
我看你安定了很多。
但是我知道要讓一只鬼安心是不容易的,所以我打算稍微多說一點。
將布置在海下的水下傳感器陣列,聯合高分辨率反潛雷達,在天基探測衛星的配合下能輕易捕捉艇長100米,寬10來米,水下航速20節的潛艇航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說的是誰?不就是堪稱大洋黑洞的“海狼級”?
對,我說的就是這貨。
因為水下的潛艇會在海面產生‘高達’數厘米的漣漪。
沒錯,就是‘高達’數厘米。
沒辦法,技術太過暴躁,要觀察就觀察厘米級的海面漣漪。
漣漪下就是潛艇,沒辦法,直接抓現行。
當然,還有眾多的無人潛航器,這里咱們就不說了。
這些小家伙其實更變態。
只要數量足夠多,別說潛艇了,就算海里的魚都能給你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咱們再說回潛艇。
潛艇一旦被發現,等待的就只有被擊毀或者是投降。
這點咱們就不用多說了,現在搞掉潛艇的手段不要太多。
“海狼級”都能輕輕松松被抓現行。
其他的什麼‘洛杉磯級’、‘弗吉尼亞級’、‘長尾鯊級’咱們通通參考‘海狼級’。
我問你,這下是不是徹底安穩了。
你長舒一口氣,我很奇怪,鬼難道會呼吸嗎?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你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假如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不管不顧的發射了核彈怎麼辦?
我給你點了個贊,雖然我很清楚鷹醬的軍人是很懂得靈活的,必死的局面下還要掙扎對他們來說基本不會。
但是凡事考慮最壞的可能,是可以幫助提前做好準備的。
量子護盾其實在陸戰和海戰中你已經見識過了。
這東西也可以叫做能量護盾,怎麼稱呼它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玩意可大可小,只要能量足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我量子護盾一開,讓你的核彈炸個夠。
當然了這個是下策,不得已而為之。
畢竟讓核彈爆了,有污染不是?
洲際導彈的飛行軌跡一般分為三個過程︰初始段、中段和末段。
所以攔截系統也分為初始段攔截、中段攔截和末段攔截。
由于初始段導彈剛發射速度低所以攔截效果最好。
我們就不提這一階段的攔截了,省得說我欺負你。
咱們就說中段攔截和末段攔截。
導彈飛行中段在大氣層外,這段時間佔了導彈全程的90。
且因為燃料制約,此段導彈一般在外太空中按照固定軌道飛行。
當然我們自己的錢學森彈道除外。
我知道你們一直在研究桑格爾彈道,也就是水漂彈。
導彈以桑格爾彈道在運動時,將會長時間在大氣層附近反復跳躍。
這會讓導彈長時間暴露在防控雷達的監視下。
而且導彈在多次跳躍後會使諸多參數發生改變。
難以有效保證命中目標,最後跳到哪里了都不知道。
所以你們一直失敗是有道理的。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錢學森就指出了桑格爾彈道的諸多弊端。
你們頭鐵,繼續搞了幾十年,到現在還不是什麼都沒搞出來?
你說,對付你們這種傳統拋物線的彈道,中段攔截是不是輕輕松松?
好吧,就算中段攔截有漏網之魚。
金屬風暴了解一下?
一分鐘45萬發炮彈。
想想,一分鐘45萬發,什麼概念?
這整個就是一面牆好吧!
我看你真的是徹底放心了,就叮囑你趕緊去托夢。
頭七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眨巴眼就過去了。
事情必須抓緊。
你連聲道謝,愉快的飄走了!
喜歡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請大家收藏︰()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