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淵只是再次聳了聳肩膀,根本沒有多言,而是徑直向著謝靈走了過去。
看到如此的一幕,梁高興和齊宇航的心中雖然很是無奈,卻也是束手無策。
畢竟他們的專長只是考古和文物鑒定方面,對于可控核聚變技術簡直就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如此的情況之下,哪怕陳淵把相關的資料發給了梁高興,他們也都看不懂。
再說了,陳淵發的資料都是加密過的,他們就算想看,也沒有相應的密碼,根本做不到。
至于陳淵要放松放松,陪陪謝靈的事情,無論是梁高興,還是齊宇航,心中都不僅沒有任何異議,甚至還都悄然松了一口氣。
原因非常簡單,夏國雖然有很多奮斗在科研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但如陳淵這麼廢寢忘食,且一直能夠給人帶來驚喜的科研人員卻不多,甚至都可以說是僅此一個。
光是為了後續獲得更多、更加先進的科研成果,梁高興和齊宇航也不想看到陳淵累出毛病來。
倒不是他們都忘了陳淵的身體素質遠超常人,也不是忘記了陳淵還是一個國醫聖手的事情,而是陳淵創造的奇跡太多,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其出現哪怕一絲一毫的意外。
時間不長,梁高興和齊宇航便完成了匯報,且獲得了上面的許可,要求各方面全力配合陳淵!
畢竟上面也知道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價值,國內陸續搭建成功的核電站,都已經在以超穩定的狀態工作發電,不僅徹底解決了夏國的能源問題,甚至還把電力價格徹底打了下來,每一度電幾乎都不到一毛錢,幾乎和完全免費差不多!
毫不客氣地說,光是憑借著目前的諸多核電站,陳淵便能成為夏國能源方面里程碑式的人物!
如今,陳淵初步完成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微縮化,並且還進行了科技造神計劃的二期實驗,上面自然都是非常清楚的,當然願意把這項技術用在月宮的建設和月球的探索、研究上面!
甚至若是有可能的話,上面都想要看到陳淵之前提供的藍圖立即變成現實!
“反正時間不緊張,我們就一邊自駕游,一邊去濱海市!”
陳淵得到了消息,稍稍和謝靈商議了一番,便決定立即出發。
他這段時間太過忙碌了,雖然自己甘之如飴,卻不願意忽略了謝靈的感受,現在有了空閑時間,自然想要好好地陪陪謝靈。
至于把微縮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應用到月宮建設當中的事情,陳淵更是早已經有了具體的計劃,根本不需要急于一時。
實際上,若非擔心被米國的智能生命愛麗絲竊取到微縮化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機密資料,陳淵甚至都不準備走濱海市航天飛機發射中心的路線,直接以夏國的衛星數據傳輸手段,便能直接把此次的技術發送到月宮基地之中,自主搭建微縮化的可控核聚變熔爐。
只不過,這個世界上畢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為了絕對的保密,他只能稍稍麻煩一些了。
“我陪你們去!”
梁高興笑呵呵地開口,在很早之前,他就得到了上面的吩咐,專門負責與陳淵之間的溝通,甚至連原本的許多工作都交給他的下屬們了。
如今,看到陳淵要一邊自駕游,一邊去濱海市的航天飛機發射中心,他自然也想要一起跟著放松下。
“一路順風!”
齊宇航雖然有些不舍,卻知道自己不方便離開蜀地,且不適合長時間跟在陳淵的身邊。
這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而是陳淵的身份太過特殊了,無論是從哪方面考慮,身邊都不能長時間跟著不合適的人。
至于陳淵的安保問題,則是無人擔憂了。
因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在如今的夏國,陳淵的安保級別絕對是最高的,根本不可能再出現任何意外!
更何況陳淵本身的實力也是非同小可,誰能傷到他?
這一刻,梁高興和齊宇航都還不知道,科技造神計劃的二期實驗開展之後,因為已經陸續匯總了諸多的數據,進行了一些方面的優化,陳淵早已經為自己和謝靈重新植入了神龍五代系統,且他們身上的龍鱗戰甲還都融合了最新的微縮化核聚變熔爐!
如此一來,若是真的有人想要對他們不利,只怕連後悔的機會也沒有!
陳淵和謝靈一邊玩,一邊前行,僅僅是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便抵達了濱海市,並且順利進入了航天飛機發射中心。
而且,與之前的幾次不同,陳淵這次並未偽裝自己的面容,而是以真正面目進入的航天飛機發射中心!
“陳教授!”
航天飛機發射中心的李當兵教授有些驚疑,畢竟陳淵之前都是采用了不同的代號,偽裝了真正面容,怎麼今天突然以真面目示人了?
難道說,陳淵的身份不需要保密了?還是出現了他不知道的一些其他變化?
“李教授,您盡管放心,從現在開始,米國再也不是威脅了。”
陳淵輕輕一笑,與李當兵寒暄了片刻之後,便鄭重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微縮化可控核聚變技術相當的重要,是領先全球的清潔能源之一,亦是夏國的絕對機密之一,無論如何都不能外泄分毫。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航天飛機發射中心必須加倍戒嚴,絕不能出現任何的疏漏!
“放心吧!”
李當兵同樣笑了起來,他雖然不知道陳淵研發出來的神龍五代系統,也不知道後者正在進行的科技造神計劃已經到了二期實驗,卻明白光是憑借著夏國之前展露的諸多手段,便足以和米國掰掰手腕的。
就算米國前段時間展現出了新的恐怖武器,能夠直接激活島國的所有活火山和死火山,徹底覆滅了島國,夏國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
如此的情況之下,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反倒是米國,若是膽敢有什麼陰謀詭計的話,就需要考慮考慮是否能夠承受得起相應的後果了。
而且,相較于這些和科研無關的問題,他更加在意的還是陳淵所說的微縮化可控核聚變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