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很生氣,很難過。
他發現來了城里也跟想象中不一樣。
在老家的時候至少還有爺爺奶奶稀罕他,但是在城里就不一樣了。
爸媽只喜歡弟弟。
弟弟覺得原主是來搶爸爸媽媽的,討厭哥哥。
隨著原主話越來越少,季父季母也發現了問題。
但是他們覺得心中也有難處,一碗水對他們而言,很難端平。
因為弟弟從出生就是他們帶大。
原主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更喜歡哪個兒子顯而易見。
他們有意忽略老大的情緒。
原主對弟弟和爸媽,帶著討好。
覺得只要自己乖,听話,那有一天他們也會喜歡自己。
可時間長了,他發現不是的。
在家里,只有弟弟是第一位。
他做得再多,他們也不會喜歡自己。
兩兄弟越來越高,長相也越來越優越。
原主在家里越來越冷漠,季父季母又開始說他跟弟弟父母不親。
甚至原主還會听到他們的談話聲,不是自己養大的,就是跟他們不親。
這些話原主已經听膩了。
原主的成績一般,高考的成績也就剛過二本線,季父季母兩人的意思就是看他自己。
也沒有跟他說過應該怎麼做怎麼選擇學校。
話里話外都是這個成績很一般。
偶爾在季懷之面前說,不是特別好的學校還不如去學一門技術,或者是早點出社會賺錢。
幾年後畢竟還有社會經驗。
原主在這個家沒有歸屬感,他做不到跟弟弟一樣伸手問父母要錢。
他知道弟弟的零花錢比自己多。
所以他也迫切的想自己賺錢。
他決定不上學後,馬上就出去找工作。
听到他的決定,季父季母沒有反對,反而說了幾句鼓勵的話。
原主當時是有一點失落的,他還以為爸媽會勸說他繼續讀書。
剛高中畢業的小年輕什麼都不懂,自己找了一個工廠上班。
上了幾個月班後接到爺爺的電話,問他現在在哪里上大學。
電話里爺爺語氣很高興,那意思是孫子有出息了上大學了。
原主漫不經心說自己沒有去上大學。
成績只夠上個二本學校,不是什麼好大學。
所以他現在已經在外面上班了。
現在的工資有三四千呢,要是上夜班的話有五千多。
語氣有些自豪。
說話的時候原主還在抖腿,假裝自己一點都不在意。
听到他的話以後季爺爺立馬罵了他一頓。
他不明白什麼是二本三本,他只知道大孫子考上大學了沒有去上學。
听到爺爺讓他滾回去上學的時候,原主委屈的哭了。
他不想在寄人籬下了,那種滋味很不好受。
被家里人無視,伸手要錢的那些讓人心碎的話,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他也想去讀大學。
但是少年心氣讓他沒辦法跟爸媽開口。
爺爺听到孫子的哭聲明白他受了委屈︰“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兒委屈算什麼?我以前就跟你說過了,你只需要往前走,那是你爸媽,供你讀書是應該的,他們的話你就當放屁!”
“你現在重新回去上學,立刻馬上!我給你爸媽打電話。”
原主搖頭拒絕了。
已經開學了 ,他覺得自己已經沒辦法去上學了。
掛掉電話後在小攤上用眼淚就了一碗炒飯,吃完就去上了夜班。
過年的時候,原主也沒有回去。
因為過年在廠里上班,可以拿雙倍工資。
爺爺的電話他也沒再接,大姑倒是打了一個電話。
說爺爺老了,讓他回去看看。
原主沒有放在心上。
過完年後他才休假,提著格子行李袋回去的時候他們剛旅游回來。
季父季母當時還很尷尬,問他吃飯了嗎?回來也不打個招呼。
原主迫不及待的把給家里買的東西拿出來,還告訴他們自己在廠里賺了一點錢,過年的時候在領導面前露了臉。
說工齡到了就讓他在當小組長。
可惜不能當線長,因為他是高中畢業。
他們當時的表情更尷尬了。
原主想說自己沒有吃飯,不過他們好像已經在外面吃過了。
無所謂的說自己已經吃過了,說著說著又莫名其妙的說廠門口的豬腳飯很好吃。
說著說著就哭了。
原主懂事後其實很久沒有哭過了。
季父季母沉默。
一直嘴賤的弟弟這次也什麼話都沒有說。
他發現這個哥哥,真沒有什麼能讓他嫉妒了的。
相反,他有些可憐他。
回到房間後發現,他原來那間小房間已經改成書房了,床也變成了折疊床。
他在那張折疊床上坐了一夜,胃里也餓得有些痙攣。
他當時想著他一定要賺很多的錢,到時候要讓他們看看誰才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回到廠里後一直在干活兒。
可是他也只能在廠里最多當個小組長。
也不知道是為了表現還是怎麼的,他每個月發了工資都給家里打了兩千塊錢。
像是在說,你看,你們一直看不起的這個兒子,還是對你們很舍得的。
他們對原主越是忽視,他就越想表現自己。
剛開始的幾個月,其實這錢他們並沒有收。
可能也是因為沒臉,對這個兒子,他們也是心虛的。
不過後面看他每個月都在轉錢回來,慢慢的,他們也收下了這個錢。
原主當時還很高興。
有一種自己被肯定的感覺。
季父季母也發現,這個兒子雖然不親,但是確實願意回報。
也偶爾願意給他一個好臉色。
得到情緒價值的原主,貪戀上了這種感受。
後來弟弟高考也只考了一個三本,但是季父季母專門找人看學校,看專業。
把他送去一個學費不低的學校上大學。
在他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季父就已經在幫他想出路了。
听說花了錢,找了關系,在弟弟還是應屆生的時候,就考上了公)務員。
弟弟的路一直都是一帆風順,進了體制內 後找的女朋友都是什麼局長的女兒。
很漂亮,就跟大明星一樣。
然後他們開始看新房。
說是要給弟弟全款拿下,就是害怕他以後壓力大。
听著這些的時候原主一直低著頭。
房子有了車子也總要吧,剛好這些年原主打回來的錢不少,算來算去發現他總共打了二十多萬回來。
可以給弟弟買一輛好車。
說到這里,大家終于想起來,飯桌上還有原主在。
夫妻兩人心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道︰“這錢都是我和你爸給你弟弟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