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第526章 孫文台疑惑不解,眾文武當庭發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耳機喜歡打 本章︰第526章 孫文台疑惑不解,眾文武當庭發難

    孫堅府邸內,燭火通明。孫堅端坐主位,手指輕叩案幾,眉頭微蹙︰"伯符,那劉玄德派來的,當真只是個十歲幼童?"

    孫策立于堂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父親明鑒,此子是諸葛子瑜胞弟,名喚諸葛亮,字孔明。雖年方十歲,卻已拜在青州劉德然門下為徒,據說精通經史,能言善辯。"

    "哦?"孫堅捋了捋胡須,"劉德然乃劉玄德從弟,素有賢名。只是……"他眼中閃過一絲疑慮,"軍國大事,豈能托付于黃口小兒?"

    孫策上前一步︰"父親萬萬不可小覷。孩兒今日初見,此子談吐不凡,應對如流,更兼…——"他壓低聲音,"周公瑾與之交談片刻,私下對孩兒言道,此子見識非凡,恐非常人。"

    孫堅目光一凝︰"公瑾當真如此說?"

    "千真萬確。"孫策點頭,"父親可聞常山趙子龍之名麼?"

    孫堅拍案道︰"如何不知?人言此人是劉玄德麾下猛將。只是..."他略顯遺憾地搖頭,"當年討董時,此人在洛陽城中護衛當今天子,當年的弘農王,為父未曾親見。"

    孫策眼中精光閃爍︰"父親,須知趙子龍乃先帝萬年公主之駙馬,可見劉玄德之信重。此番劉玄德引此等猛將為副使,卻使諸葛亮為正使,其中玄妙,可見一斑。"

    正說話間,門外侍衛高聲稟報︰"主公,諸葛主簿與周公瑾已到府門,劉使君使者隨後便至。"

    孫堅整了整衣冠,沉聲道︰"傳我令,開中門,奏樂相迎。"

    孫策忽然壓低聲音︰"父親,孩兒觀那諸葛亮雖年幼,眼神卻如深潭,言談間對天下大勢頗有見地。適才入城時,他見我軍容整齊,竟道"金城湯池,固若金湯"..."

    孫堅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此語出自《漢書》,一個十歲孩童竟能隨口引用?"

    "不僅如此。"孫策繼續道,"他與公瑾論及音律,竟能指出《廣陵散》中三處變調之妙;與孩兒談及兵法,更是一語道破先前我軍在廬江與袁術對陣用兵的關鍵所在。"

    “父親不可小覷此子。”孫策緩緩開口,“公瑾才干,父親自知。須知公瑾與孩兒如今,不過也只是十余歲少年而已。”

    “為父曉得了。”孫堅緩緩起身,鎧甲發出清脆的踫撞聲︰"若真如你所言……"他目光變得深邃,"劉玄德派此子前來,萬分自信吶。"

    府門外,鼓樂齊鳴。孫堅大步走向廳門,忽然駐足回首︰"伯符,稍後宴席之上,你且試他一試。"

    孫策會意一笑︰"孩兒明白。"

    當儀仗隊行至府前,諸葛亮在趙雲護衛下從容下車。十歲的少年使節仰望著孫府高大的門楣,稚嫩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沉靜。

    府內傳來洪亮的唱名聲︰"揚州牧、破虜將軍孫文台,恭迎漢使!"

    諸葛亮整了整衣冠,那雙清澈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低聲對身側的趙雲道︰"子龍將軍,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孫府正堂,朱門洞開,鼓樂齊鳴。諸葛亮一襲素白儒袍,腰間懸著象征使節身份的銀魚袋,步履從容地踏上紅氈。十歲孩童的身量尚不及成年人的腰際,卻自有一股淵𦨴岳峙的氣度。身後趙雲按劍隨行,銀甲映著燭火,每一步都踏得沉穩有力。

    "漢上柱國、安漢侯、驃騎大將軍、青州牧劉使君帳下正使諸葛亮;副使真定侯、虎威將軍、駙馬都尉趙雲,奉詔拜見孫破虜。"清亮的童音在大廳內回蕩,諸葛亮雙手執禮,長揖及地,動作行雲流水般標準。身後趙雲鐵甲鏗鏘︰"末將趙雲,參見孫將軍。"

    堂上眾文武頓時嘩然

    左側席間一位虯髯將領拍案而起︰"荒唐!劉玄德乃天下偌大諸侯,如何恁地看不起人?!竟派個乳臭未干的小兒來戲弄我家主公?"右側文士中亦有人竊竊私語︰"听聞此子兄長諸葛瑾在主公帳下為吏,莫非是來攀附的?"

    孫堅端坐主位,銳目如電掃過堂下。只見那白衣童子直身而立,面對滿堂非議竟神色不改,反倒是他身後那位銀甲將軍眉頭微蹙,右手已悄然按上劍柄。

    "肅靜!"孫策一聲厲喝,堂內雜音頓消。他饒有興致地打量著諸葛亮︰"小先生遠道而來,可曾听聞江東兒郎的直率?"

    諸葛亮微微一笑,稚嫩的面容上顯出兩個淺淺的梨渦︰"亮臨行時,家師劉德然曾言"江東多豪杰,孫文台氣吞萬里如虎"。今日得見諸位將軍風采,方知所言非虛。"說著轉向方才發難的虯髯將領,"這位想必就是程普將軍?將軍隨孫將軍征戰四方,家師每每講起都贊嘆不已。"

    程普聞言一怔,虯髯抖動間竟不知如何接話。右側席間忽有一人冷笑︰"伶牙俐齒的小兒,可知軍國大事不是背幾句兵書就能應付的?"正是謀士張昭。

    諸葛亮目光轉向張昭,稚嫩的面容上浮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從容。他微微拱手,聲音清亮如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先生此言極是。亮雖年幼,亦知軍國大事關乎黎民生死,豈敢以兒戲視之?"他頓了頓,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此乃家師與劉使君共擬的《江防策》,請孫將軍過目。"

    張昭眉頭一皺,正欲再言,卻見諸葛亮已轉向他,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先生方才言及兵書,亮斗膽請教——昔年孫武子著《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讀之,何以立拜為將?"

    張昭一怔,下意識答道︰"自然是因其韜略過人..."

    "正是。"諸葛亮輕輕頷首,"孫武見吳王時,不過一介布衣。吳王不以年齒爵位取人,而唯才是舉,故能稱霸諸侯。"他環視堂上,聲音漸朗,"今亮奉使而來,諸位但觀我所獻之策是否可行,何必先問年歲?"

    張昭面色微變,正待反駁,忽听席間傳來一聲清朗的笑聲︰"好一個"唯才是舉"!"只見一位俊美少年文士起身,正是周瑜。他手持羽扇,含笑問道︰"小先生既通兵法,可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下一句為何?"

    諸葛亮目光一亮,對周瑜拱手道︰"公瑾兄台考校了。此句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下文當是"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他略作停頓,忽然反問,"亮亦有一問——水軍布陣,何以"半渡而擊"為妙?"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道︰"此問甚妙!蓋因敵軍半渡,首尾不能相顧,陣勢未成..."

    二人對答如流,堂上眾將不覺听得入神。孫堅見狀,輕咳一聲打斷道︰"諸葛小先生遠來辛苦,不如先入席再談。"

    喜歡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第526章 孫文台疑惑不解,眾文武當庭發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第526章 孫文台疑惑不解,眾文武當庭發難並對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