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告別家里,王為民踏上了返回唐城分廠的路途,這次跟她來的還有苗翠翠,讓她參與進來,主要是漲漲資歷。
苗翠翠是第一次來唐城分廠,昨天一來累了一路,先休息了,今天出門,看著高高豎起的煙囪,還有那排列整齊的廠房,縱橫的鐵軌,交錯的爐渣路,她的眼中滿是新奇和興奮。
吃過早飯,王為民帶著她在分廠四處參觀,向她介紹著各個區域的功能和正在進行的工作,苗翠翠認真地听著,不時提出一些問題,王為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他們來到了發電站,看著那運轉正常的發電機組和變電站,苗翠翠不禁感嘆道︰“為民,你真厲害,把這里建設得這麼好,這里發電量多少?”
王為民笑道,果然是理科生,開口就問關鍵數據,他指著設備介紹道︰“目前發電站的設計發電量為10,也就是10兆瓦,這夏季和秋季豐水期的發電量”。
苗翠翠點點頭,眼中滿是敬佩︰“10兆瓦?一個小時能發1萬度電?那冬季和春季枯水期的發電量呢?”
王為民解釋道︰“枯水期發電量會有所下降,大概能維持在5兆瓦左右,但也足夠保障分廠自身的運轉,要是市里有需求,在合理範圍內也能調配一些出去。”
苗翠翠接著問道︰“怎麼會這麼多?你們這地勢有點復雜,上下游怎麼差這麼多?”
王為民笑著耐心解答︰“這主要是因為咱們這周邊山脈地形的影響,上游有好幾條山泉水流匯聚,而且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天然蓄水池,到了豐水期,水源充足,大量的水從高處傾瀉而下,水流落差大、流速快,能為發電提供強大的動力。而下游呢,地勢相對平緩開闊,水流分散,落差變小,再加上部分水流會滲透到地下或者分流到周邊的小河道里,所以上下游的水量和水流情況差異就比較大,而且我們還根據這里的地形特點,修建了一些水利設施,對水流進行了合理的引導和調控,讓更多的水能被利用起來發電。”
苗翠翠一邊听一邊點頭,眼神里滿是思索,隨後又好奇地追問︰“那這些水利設施的維護工作難不難啊?”
王為民笑著說︰“水利設施的維護工作有一定難度,但咱們從一機部要一名電力工程師和兩名八級電工,讓他們帶帶徒弟,把這些徒弟培養起來,以後日常維護和檢修就靠他們了。他們跟著專業人員學習一段時間後,都掌握了不少技能,現在已經能處理一些常見的小故障了。而且我們還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維護計劃,定期對水利設施進行檢查和保養,及時發現並解決潛在的問題,確保水利設施能夠穩定運行。
另外,分廠也和當地的一些水利、電力部門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如果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還能請他們過來指導,這樣一來,就算以後遇到什麼突發情況,我們也有應對的辦法”。
苗翠翠听了王為民的話,心里更加踏實了,她對王為民在分廠的工作安排和管理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們騎著車在爐渣路上欣賞著分廠的景色,微風輕輕拂過,帶來絲絲涼爽,驅散了夏日的燥熱。
道路兩旁,都是新種下的法桐,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為這片工業氣息濃厚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王為民看著這些樹苗,笑著對苗翠翠說︰“這些法桐都是咱們員工親手種下的,等幾年後它們長大成蔭,分廠的環境肯定會更好。”
苗翠翠也被這充滿希望的景象所感染︰“你們不僅把生產建設搞得有聲有色,連環境綠化也沒落下,想得真周到。”
看了看腳下的爐渣路︰“這爐渣路雖然看起來不那麼起眼,但對咱們分廠來說作用可大了。它能讓運輸車輛平穩通行,保證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順暢。
而且這些爐渣都是咱們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再利用,既廢物利用又節省成本,你看這路雖然有些粗糙,但走在上面踏實,就像咱們一步一個腳印建設分廠一樣”。
王為民笑著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咱們建設分廠就是要腳踏實地,每一步都穩穩當當的,這爐渣路是粗糙了點,但不拍拉鋼材的重車壓,我也想過用水泥路,但水泥路在現在造價太高,而且後期維護成本也不低,對于咱們剛起步的分廠來說,不是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爐渣路雖然看著簡陋,可它的實用性很強,能滿足咱們現階段的運輸需求,而且等以後分廠這還會產生爐渣,到時候混合著石子多鋪幾層,再搞點瀝青,這路就升級成者柏油路了。”
苗翠翠听著王為民的分析,不禁對他的長遠規劃和務實精神再次心生敬佩。她輕輕點頭,說道︰“你想得真周全,這樣一步步穩扎穩打,分廠肯定能越來越好。”
接著,他們來到了螺紋鋼生產線的建設區域,看著那初具規模的生產線,苗翠翠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她指著那些巨大的設備,問道︰“為民,這些設備都是咱們自己研發制造的嗎?”
王為民自豪地點點頭,說︰“沒錯,這條生產線從上料到成品,各個環節的設備都是咱們科研團隊和教授們一起自主研發的,等過幾天計算過來,咱們還要對這些設備和計算機系統進行聯調,確保生產線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你看這邊,這是自動化上料系統,它能根據計算機設定的參數,精確地將原材料輸送到電熔爐里,大大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和準確性。
再看這個電熔爐,它采用了先進的加熱技術和計算機精準控制,能讓鋼材在熔煉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溫度和質量。”
苗翠翠听得入神,眼中滿是驚嘆︰“你真是太厲害了,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研發出這麼先進的生產線,那這些設備的操作復雜嗎?員工們能很快上手嗎?”
王為民笑著解釋道︰“操作難度肯定是有的,需要一定的知識,但我們已經組織了多次培訓,員工們都學得很認真,積極性也很高。
而且,我們還編寫了詳細的操作手冊和故障處理指南,員工們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查閱。
另外,我們會安排技術骨干在旁指導,手把手帶著新員工操作,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技能。
同時,我們也鼓勵員工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這樣我們就能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和設備性能。
目前來看,員工們對新設備的接受程度很高,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能獨立、熟練地操作這些設備,讓生產線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