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215章 真正為百姓著想的皇帝,朱元璋感動哭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小西下士 本章︰第215章 真正為百姓著想的皇帝,朱元璋感動哭了!

    【奉天殿內,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都有些疑惑。】

    【還是皇帝近臣洪承疇壯著膽子站出來,開口問道︰“陛下,不知此言何意,可否指點臣等一二?”】

    【其他大臣們也都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諸位也不必這麼緊張。”】

    【“今日朝會,大可以暢所欲言,朕如此,諸位也是如此。”】

    【“剛剛如朕所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的敵人,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也必須得搞清楚。”】

    【“起義叛亂,確實需要解決,但解決之前,咱們需要把根源搞清楚。”】

    【“流寇叛亂,肯定不是憑空出現,他們的十幾萬人眾,都是些什麼人?你們可有人知道?”】

    【朱由檢再次拋出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很多熟悉西北政事的大臣們,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曹文詔率先站出來,他是山西大同人,從小在西北長大,自然了解那里的風土民情。】

    【“陛下,臣也看了一些戰報,西北叛亂,大多都是一些老百姓被煽動蠱惑,所謂的十萬之眾,其實都是一些拖家帶口的農民而已,真正有戰力的人數,充其量也就幾千人。”】

    【其他了解西北政務的大臣們紛紛點頭,都認同曹文詔的這個說法。】

    【朱由檢沉思片刻,說道︰“也就是說,所謂的西北叛亂,其實都是一些良家百姓被蠱惑煽動而已,是不是?”】

    【“……”】

    【此言一出,奉天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按照朱由檢的這個說法,此次民間起義的性質就徹底變味了。】

    【從一些蓄意謀反的流寇,成為良家老百姓被蠱惑煽動。】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那可是天壤之別。】

    【如果是蓄意謀反的流寇,那麼將他們千刀萬剮,誅滅九族都是天經地義。】

    【可要是一些良家百姓被蠱惑煽動,大概率很多人都是無辜的,再按照民間起義叛亂的性質去處理這類問題,就會出現很多麻煩,比如誰是無辜的,誰是蓄意的,誰又是蠱惑煽動的罪魁禍首,這都需要一一甄別。】

    【這種做法費力不討好,也是歷朝歷代大臣們最不願意去處理的一種情況,他們寧願認為這些底層的人全部都是蓄意謀反,反正這些人不管無不無辜,造反行為是屬實的,殺了他們,有功無過。】

    ……

    “真是豈有此理!”

    “原來朝廷從來不在乎我們的死活啊?”

    “要是能有一條生路的話,誰願意去做謀反的營生?”

    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在看到天幕里的話之後,也全部都憤慨難當。

    站在他們的角度,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大臣,都是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無恥之輩。

    這些人動動嘴皮子,多少底層無辜之人就要人頭落地。

    ……

    “唉,當年要是元朝的皇帝有這樣的思想,咱可能現在還在哪座廟里面敲鐘呢。”

    朱元璋深深嘆了口氣。

    朱由檢的想法實在是深邃,深邃到就連他也感到佩服。

    如果是朱元璋面對此類問題,肯定毫無猶豫,直接出兵鎮壓,將叛亂之人全部處決。

    不管這些人是不是無辜,只要他們敢做出叛亂的事情來,朱元璋就絕不姑息。

    這就是他的態度。

    可這樣的態度真的是對的嗎?

    朱元璋以前很堅決,但現在,他有點迷茫。

    朱由檢的話,讓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還是小老百姓的時候。

    這種舍身處地為百姓思考的皇帝,竟然讓朱元璋感到有一點點的溫暖。

    ……

    【“陛下,無論參與西北叛亂的人到底是蓄意謀反還是被煽動的無辜之人,他們的行為總歸是屬實的,罪行也是一定的,有必要這樣深究嗎?”】

    【楊嗣昌站了出來,不太理解朱由檢的說法。】

    【其實,大部分站在這里的大臣們,同樣也是這樣的想法。】

    【與其在這里討論西北叛亂的根本原因,不如想想辦法,看看如何出兵鎮壓這些人來的實際。】

    【朱由檢也不惱怒,只是平靜的笑道︰“剛剛朕說過,要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如果不搞清楚,打再多仗也都是胡打。”】

    【“至少,咱們現在已經證實了一個問題,西北叛亂所謂的十萬之眾,其實大部分都是一些無辜的良家百姓。”】

    【“既然這個問題被證實了,那麼咱們就應該討論下一個問題。”】

    【“這些無辜的良家百姓,是不是朕的子民,或者說,他們原本是不是應該是朕的子民?”】

    【此話一出,奉天殿內的大臣們都默默點頭。】

    【這確實無可厚非。】

    【西北叛亂,十萬之眾,不可能憑空而來,這些人大概率都是曾經的良家百姓。】

    【先不說這些百姓究竟是如何參與叛亂,在此之前,他們至少是良家子,既然是良家子,那毫無疑問是大明皇帝的子民,也就是朱由檢的子民。】

    【見大臣們默許此事,朱由檢繼續分析道︰“所以,這些曾經的良家百姓,便是我們的朋友。”】

    “有道理。”

    “咱們老百姓其實很簡單啊,只要有一口飯吃,就不可能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去造反。”

    “說的對,誰不想過太平日子?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

    “小陛下真是英明,分析的頭頭是道,一下子就把叛亂的局勢分析出來了。”

    大明各個時期的人們,听到朱由檢的話,也都表示認同。

    歷朝歷代的叛亂是怎麼產生的?

    人數又是從何而來?

    其實,大概率都是曾經的良家百姓,因為走投無路,只能官逼民反。

    這可不是猜想,而是史書上面明明白白寫著的。

    秦朝時期的陳勝吳廣,也是普通老百姓,只是因為延誤服徭役的日期,走投無路之下,只能起兵反秦。

    而跟隨他的那些叛軍,也全都是一些老百姓。

    漢朝末年的黃巾起義,同樣也是如此。

    其實各朝各代,全都是被時代裹挾的老百姓,成為成功者的墊腳石。

    可無論哪個時代,都沒有人像朱由檢一樣,將這件事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說出來。

    喜歡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第215章 真正為百姓著想的皇帝,朱元璋感動哭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第215章 真正為百姓著想的皇帝,朱元璋感動哭了!並對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