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集團的會議室里,趙國祥正在黑著臉主持總裁辦公會。
“昨天挨了局領導的批評,說我們的工作過于保守,力度不夠大,步子不夠快,沒有積極落實市里深化國企改革的精神……”
會場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趙國祥的臉上。
“實事求是地說,上級沒有冤枉咱們,這些年我們確實闖勁不足,在發展的道路上畏首畏尾,唯恐往前邁一步會踩上地雷,所以別人都在開疆擴土,咱們卻是小富即安,無動于衷……”
“局領導這次點了咱們的名,說什麼也不能再居于現狀了,必須要行動起來,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把科威集團做大做強……”
“上級對科威集團提出了明確要求,指示我們充分利用資金和品牌的優勢,加大對外擴張的力度,讓現有資產保值增值……”
趙國祥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為了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我們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我來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都要參與進來,共同研究策劃對外擴張的路子。”
“另外,還要對應著成立一個專業的職能部門,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開展。”
“我想好了,這個部門就叫市場研究部,專門負責市場信息的搜集和集團擴張的前期調研。”
“這個部門責任很大,暫且由我主管,大家有沒有意見?”
“沒有。”所有人都搖頭。
趙國祥頓了一下,說︰“那麼,誰來當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呢?”
人們面面相覷,都知道這個部門在集團舉足輕重,承擔的風險很大,沒點過硬的本事是很難勝任的。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官場的潛規則。凡是研究重大事項,尤其是人事調整的事情,領導在開會前心里早就有了數,之所以征求意見,並不是真的希望有人舉薦賢能,而是在避一言堂的嫌疑。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提出不對領導心思的人選,往小處說是冒傻氣,如果有人別有用心,上綱上線,那便是離心離德,破壞班子的和諧。
趙國祥雖然是企業領導,但也跳不出官場這個潛規則的怪圈。在開會之前,他的心里確實已經有了人選。在會上征求意見,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
穆蘭本想把李聰敏推上去,可到嘴邊的話卻沒有說出來。她突然想起了趙國祥那個怪異的眼神,實在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麼。
“董事長,既然是您主管的部門,還是您親自點兵吧!”會場有人提議。
“怎麼,沒人願意支援一下?”趙國祥笑眯眯地問。
會場很靜,沒人回應。人們都知道他的心里早就有了人選,唯恐亂點了鴛鴦譜。
“穆蘭總,不打算給我推薦個人?”
其實,趙國祥在提出這個人選問題的時候,很怕穆蘭推薦李聰敏,那樣容易讓他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他見穆蘭沒有開口,便有意試探起來。
穆蘭搖了搖頭,笑著說︰“董事長掛帥親征,還是親自點將比較好吧!”
趙國祥心里踏實了,事情如果真像李聰敏說的那樣,穆蘭把他看做自己安插在她身邊的眼線,這次便是拔釘子的絕好時機。可是,她沒有這麼做,足以說明李聰敏的話是有水分的。
趙國祥考慮了一下,說︰“穆蘭總,是不是該把李聰敏還給我了呢?”
趙國祥說完,不等穆蘭說話,又把頭轉向了廖敬民,笑道︰“以前咱們可是有言在先,李聰敏是寄存在穆蘭那里的。”
其實,廖敬民一直在為穆蘭捏著把汗,唯恐她在這個時候推薦李聰敏,如果這樣的話,無疑會加重趙國祥對她的誤會。見穆蘭沒有這麼做,他心里的石頭頓時落了地。
這個時候,趙國祥征詢他的意見,便會意地笑了笑,連忙說︰“我覺得可以,當初說好是寄存的嘛!”
平心而論,廖敬民並不贊同重用李聰敏,但是他很明白趙國祥的心思,這個時候主動把李聰敏從穆蘭身邊抽出來,完全可以證實自己,李聰敏並不是他楔到穆蘭身邊的釘子。如果是的話,他豈肯輕易地拔出來呢?
廖敬民不得不佩服,趙國祥這麼做可謂一箭雙雕。
首先,主動把李聰敏從穆蘭身邊調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誤會。另外,也算給了甦若瀚一個很大的面子。
穆蘭並不知道里面復雜的情況,始終蒙在鼓里,見廖敬民這樣說,便順水推舟道︰
“李聰敏最近表現確實不錯,既然董事長看好,那我就完璧歸趙了!”
人選是董事長提出來的,廖敬民和穆蘭都沒意見,其他人心里雖然有些想法,卻也不好再說反面意見,只能舉手同意了。
但是,市場研究部的經理屬于科威集團的中層正職,李聰敏現在的職務屬于副職,由于涉及到提職的問題,按程序需要經過組織考察,這一關他能不能順利通過,趙國祥心里沒底,穩重起見,他提出在李聰敏的職務前面加個“代”字。
?
喜歡極品流氓abc請大家收藏︰()極品流氓abc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