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低聲輕喃道︰“這儒門辯經大會在那些半只腳都要入土的儒門老古董眼中那般重要,定然是這次辯經大會關系重大。
    “讓他們不得不來走上這一趟,而且那些老家伙都是各個流派中的領頭人。
    “那些儒門老古董都是把儒道修煉到了頂尖的存在,有些甚至連生死都看淡了,能讓他們不顧一切的齊聚玉京城,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說到這里,林軒好似想到什麼一樣,雙眼也是越來越亮了起來。
    說話的聲音也提升了不少。
    “大道之爭,只有道爭,才能讓他們如此重視。”
    “大道之爭!少爺,您在說什麼,幾個老儒生在一起辯經,還扯上了大道之爭。”林澤的語氣帶著些疑惑,面對不解的出聲。
    “呵呵。”看到林澤臉上帶著疑問的表情,林軒呵呵一笑。
    笑過了之後林軒這才解釋道︰“所謂道爭,其實就是儒門內部的正統之爭,哪個流派爭贏了,哪一個流派就能碾壓其他流派,成為儒門正統。
    “那些大儒哪一個不是研習了一輩子自家經典,誰願意承認自家的經典不如其他流派。
    “只要自己所在的流派經典在這次矚目的辯經大會中勝出,怕是立時就會傳遍天下,成為朝廷推行的治世顯學。
    “對那些流派之主來說,是何等的吸引力。
    “林澤你別忘了,之前坊間就有傳言,說咱們的這位陛下好似有意開闢科舉之道,借科舉從民間選拔人才。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現在朝廷弄出這麼個辯經大會來,只怕那傳言也是真的了。
    “如果這次辯經大會勝者所在的流派,能夠成為接下來科舉選拔的主要經典之一,那對于研習了這些經典的儒家學子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你可知道。”
    除了這些原因,林軒沒有明說的是,一旦哪個流派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成為朝廷治世之學,其帶來的影響力與氣運之力該是何等的龐大。
    那些老古董雖然修習儒學,但同樣也是修煉者,在這些龐大氣運之力的沖刷下。
    足以讓他們的修為再上幾個台階。
    既有名,又有利,還能帶來無盡的權利,那些儒門老古董,只要不是聖人,誰能抵抗住這種誘惑。
    “原來如此!少爺,我明白了。”林澤一听頓時恍然大悟過來,聲音也提高了一些。
    “辯經大會勝出者,既是儒門正統,得到天下儒門學子認可,自家流派經典也能成為顯學之一。
    “若是以勝出者流派中的經典作為接下來科舉的題目,那修習此流派經典的儒門學子,就能在接下來的科舉中佔據先機。
    “甚至能夠借助這次機會,一下子佔據這次科舉中的大半名額,事關自家流派興衰,難怪那些儒門老古董一個個都坐不住了。”
    “你明白就好,如今看來,三教都已經插手進這次的變局中了,玄門、釋門有意支持晉王,而儒門如此大張旗鼓的在玉京城舉行這辯經大會,看來是鐵了心的支持咱們的這位陛下了。”
    林軒的聲音十分沉凝,右手一點一點敲打著扶手。
    ‘這雍天行與儒門合作,舉行儒門辯經大會,想要借此開科舉選官之道,這是打算拉攏寒門學子啊!
    ‘真不知道他是自信還是太過于自負。’
    林軒的嘴角浮現起一絲冷笑,這個節骨眼上,他去搞科舉選官之道,這讓支持他的那些世家勛貴如何想。
    這些世家豪門提著腦袋,舉全族之力支持你打晉王,結果你去搞什麼科舉選官制度。
    把該得的勞動果實分給那些寒門書生,這讓那些世家豪門會怎麼想。
    就算他是八階以上的強者又如何,人心是最難測的。
    就算那些世家勛貴暫時雌伏在他的淫威之下,但未必會真心服他的。
    再說了,這雍天行又不是沒有敵人的,晉王背後的蜀山劍宗張道玄,界外神秘的大夏皇朝五皇子。
    甚至他這個穿書者和慕霄這個原書主角,都不會跟他是一條心的。
    別看他們兩人都是在現代社會中生活過的,可都不算是聖母之輩。
    自己的情況林軒清楚,他是絕不會為了別人的利益,或是因為想要推動社會的進程去損害自身利益的。
    他的小舅子慕霄亦是一樣。
    他看過原書20萬字,對慕霄的情況也是有些了解的。
    第一章中一筆帶過了慕霄的身世,未穿越前孤兒出身,二十多歲的普通人,自小在孤兒院中長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樣的出身,渡自己脫泥潭都已經是萬分艱難了,哪里會顧得上他人。
    他和慕霄都是世家豪門出身,他是王府公子,慕霄是州一級世家貴公子,雖都不是嫡脈,但都是舊選官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雍天行想要推行科舉制度,還與儒門合作,以儒家經典為題目。
    完全損害了世家豪門的利益。
    若中州那位天子真的如此做了,怕是眾叛親離已不遠矣。
    “呵,倒也是應景了,與小說中的那位紂王算是同工之妙了。”
    說到這里,林軒臉上突然浮現出了一絲笑意來。
    “紂王,少爺,咱們大周王朝中沒有封號紂王的王爺啊!而且紂王這個封號一听就不是個什麼好封號。”
    一旁的林澤耳尖听了一嘴,有些疑惑的出聲道。
    “哈哈,現在沒有,以後說不定就有了。”听到林澤的話,林軒笑了笑。
    如果那雍天行最後真的敗了,國滅之下,讓新朝負責先帝謚號的官員給他安個紂王的謚號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同樣是三教,造反的晉王背後是玄門跟釋門,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中沒有截教,不過作為三教之一的儒門頂上來了。
    同樣也有封神,不過封的不是天庭的神,而是地府的神。
    同樣也有大周,不過此大周非彼大周。
    同樣有大劫,不過一個是需強者死後補全封神榜的殺劫,一個是要強者毀家滅門後,推動靈氣復甦的浩劫。
    應景嗎!
    好像還真是有幾分應景的。
    “好了,林澤,不說這件事了,不過關于這個辯經大會,你要時刻關注著。”林軒擺了擺手,不準備在這個話題上多言。
    想了想,林軒又叮囑了林澤一句︰“關于那個科舉制度的消息你這邊也要注意一些,這科舉制度算是一把好刀,讓我們的人交好一些玉京城里的儒門學子。
    “用好了,未必不是斬向敵人的一柄利刃。”
    他雖然與中州那位陛下沒有什麼大仇,但他跟張道玄結盟後,那位陛下就已經是敵人了。
    而且現在看來,那位陛下跟他們走的也不是一條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