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馮吐了。
這位觀風司資深暗探,此刻趴在晉陽暖閣的屋頂上,眼前一黑,幾乎要懷疑自己眼前到底是不是實景還是在做夢。
他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當年在先帝跟前當差,什麼陣仗沒見過?
詔獄里的慘叫听得耳朵起繭,朝堂上的暗箭看得眼都不眨。
調來觀風司後,更是練就了一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
出發前,司主大人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晉陽局勢關乎國本,謝時雍乃西山魁首,上官凝是貴妃心腹。此番暗流涌動,你務必盯緊了——”
老馮當時听得熱血沸騰,只覺得此行責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他甚至連夜準備了密報暗語︰
“風起”——謝氏結黨
“雲散”——貴妃作罷
“觀棋不語”——靜觀其變
“落子無悔”——圖窮匕見
他也想象過無數精彩絕倫的政治博弈︰
或許是暖閣之中,兩位大人煮雪烹茶,談笑間暗藏殺機......
或許是上官凝借賞梅之名,以詩諷政,試探謝 立場......
又或是更刺激的——謝 突然拍案而起,一句“本官誓死不從”,然後拂袖而去......
他趴在雪里,凍得像條狗,卻精神百倍,準備記錄下一段足以載入史冊的暗戰。
然後......
他就看到了。
他看到了那個傳說中平定三晉、被百姓奉若神明的,一劍霜寒十四州的寧異人,像只被丟在雪地里的小狗一樣,跪坐在謝大人身上又親又咬。
他看到了那個譽滿京華、才情冠絕的,以“雅量高致”著稱的翰林院侍讀學士上官大人,罵著“畜你祖宗”,薅住了寧異人的頭發。
然後看到了那個傳說中武功蓋世、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寧異人,被人一拳打在胸口,然後......以一個極其不雅的姿勢,騎在上官大人身上,和上官大人扭打在了一起。
最後,他還听到了夾雜在風雪中的、不堪入耳又不絕于耳的市井髒話。
老馮趴在屋頂上,腦子里一片空白。
若是說前面謝大人不動聲色的袒護,連寧異人的吻也不怎麼推拒,已經讓他腦袋嗡嗡的快懷疑眼前是不是人間世了。
這會兒上官令儀的髒話更是讓他眼前開始發黑了。
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在晉地潛伏太久,早先吃了太多糠咽菜,以至于產生了什麼離奇的幻覺。
他又不是沒見過上官令儀,那人狐狸眼永遠含著三分笑,折扇輕搖間就能把翰林院那群老學究哄得服服帖帖。
八面玲瓏,錦繡心思,太貼她了。
根本就沒听過任何上官大人失了態的事情,更何況她還是京華上官氏家的嫡女,自然是自幼習得那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世家名士風範。
他想起去歲重陽宮宴,上官令儀一曲《鶴沖天》艷驚四座。
彼時她廣袖垂落如雲,指尖按在鎏金箜篌上,連聖上都贊“翰林風骨,當如是也”。
哪像現在——
“寧無咎!我你祖宗!”
上官大人罵得字正腔圓,完全對得起她進士及第的功底。
幻滅了,上官大人。
他手中的毛筆,還蘸著上好的徽墨,懸在半空,一滴墨落在密報的紙上,暈開一個碩大而絕望的墨點。
他該怎麼寫?
甲如實記錄版)︰
“亥時三刻,寧異人突發 癥,非禮謝尚書,以齒嚙尚書頸項注︰傷口深約三分,見血)。上官侍讀見狀怒斥‘豎子爾敢’,遂以禮訓之......寧異人回之曰‘畜類’,繼而互毆。其間招式精妙,有市井之風......場面一度失控,尚書出聲阻止但無奈二人纏斗不听,周遭侍從皆不敢近前......”
——老馮寫到一半,打了個寒顫。
寧異人和謝大人也就算了,畢竟這幾個月在晉陽寧異人對謝大人的上心真的是有目共睹。
可。
他一想到那句上官凝的那句“畜你祖宗”,他就覺得這套明明如實稟報的說辭里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觀風司”這個職業的侮辱。
這他娘比話本還假!
司里的大人會認為他瘋了,或者是在戲耍藐視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