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兄弟,原來張秋瑩同志是你家的閨女,沒想到這麼巧,打听人直接打听到了正主。
向陽兄弟的為人,我還是信得過的,我王喜的為人怎麼樣,咱們以後慢慢相處。
我兒子和你閨女在一個單位上班,昨天晚上周縣長的夫人胡大姐去了我家,說我兒子喜歡秋瑩。
向陽兄弟,不是我王喜自夸,我兒子志華的人品,還是很不錯的。”
王喜也只能硬著頭皮實話實說。
他一個老頭子,打听人家的閨女,不照實說的話,難免會讓人家姑娘的父親多想。
稱呼上,也從張隊長直接變成了向陽兄弟,一下子就把關系拉近了。
“王局長的為人,參與過挖河任務的同志們,就沒有不夸的。
孩子們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接觸吧,咱們當長輩的著急也沒用。”
王喜的態度,張向陽心里還是很滿意的。
“向陽兄弟說的對,改天我帶著志華去張莊看看你和弟妹,我那不成器的兒子,也讓你和弟妹先過過眼。”
又和張向陽聊了幾句,直到有人過來找王喜,王喜才告辭離去。
公安局下午下班的時候,王振華又來到戶籍室。
“張秋瑩同志,我想請你一起吃頓飯。”
戶籍室門口,王振華攔住了正要下班回家的張秋瑩。
“不行,我還要去我小姑家,下班時間不回去,我小姑會擔心的。”
公安局兩次特殊行動,小姑父兩次都在單位門口,一直等到自己從單位出來。
小姑和小姑父,對自己絕對是真心實意的好。
“那怎麼辦?”
張秋瑩的隨口拒絕,王志華束手無策,把求助的目光看向胡玲。
胡姨昨天晚上說了要幫自己,用到她的時候到了。
“志華,今天你送秋瑩回家,吃飯又不是非要在今天,明天一起吃飯也是一樣的。
正好秋瑩今天可以跟她小姑說一下,明天和同事吃了飯再回家,她小姑也就不會再擔心了。”
胡玲隨便兩句話,就把事情給解決了。
“對,胡姨說的對,咱們明天再吃飯,今天我先送你回家。”
王志華的腦袋都快點出殘影了。
“那好吧。”
本來張秋瑩對王志華的印象就不壞,小光弟弟也替自己打听過了,到現在家里也沒有反對,想來打听的結果是不錯的。
“張秋瑩同志,我先去推自行車。”
去車棚這幾步路,王志華走的有些順拐。
“志華,下班啊?”
門衛室的林師傅隨口問了一句。
“林師傅,你怎麼知道我要送張秋瑩同志回家?”
王志華春風滿面,嘴巴咧到了耳朵根。
“這小子,我哪里知道你要送誰?”
看著王志華和張秋瑩的背影,門衛老林苦笑著搖了搖頭。
“你們快看,咱們局里的一枝花,這是要被王志華那小子摘走了嗎?”
“平時看小王不聲不響的,沒想到他是個悶不吭聲做大事的人。”
……
現在正是公安局下班的時候,除了留下值班的人,大多數人都推著自行車正在往外走。
張秋瑩身邊的王志華,看起來是那麼的扎眼。
“王志華這個孫子,我跟他不共戴天。”
一個年輕的公安,咬牙切齒的看著春風得意的王志華。
“盧偉,眼紅可以,但也沒必要這麼生氣吧?你和王志華的關系不是挺好的嗎?”
和盧偉同行的同事們,都能從盧偉身上感受到沖天的怨氣。
“你們知道什麼?我先喜歡的張秋瑩同志,還傻不拉幾的和王志華商量。
你們知道這個孫子是怎麼說的嗎?他說人家張秋瑩同志剛來上班,讓我別著急,不要嚇著人家小姑娘。
還說讓我先打听打听,看人家姑娘有沒有對象,不要搞出烏龍。
當時我還真听到心里了,還覺得王志華是真心為我好。
沒想到這孫子直接偷偷摸摸的下手了,你們說我該不該生氣?”
盧偉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大怨種。
“這你能怪誰?張秋瑩同志這麼漂亮,年輕人誰看了不迷糊?我也就是結婚早了,不然我也會去追求她。”
“走吧,別看了,看著心里不痛快。”
“別生氣了,改天讓你嫂子給你再介紹一個好的。”
幾人給了盧偉一個關愛弱智兒童的同情眼神,跨上自行車走遠了。
“張秋瑩同志,你坐上來,我馱著你走吧。”
王志華拍了拍自行車後座。
“謝謝王志華同志,不用了,我在戶籍室坐了一天,下了班正好活動活動。”
坐自行車並不穩當,特別是拐彎時或者躲避行人時,為了防止掉下來,坐在後面的人,一般都需要抓住前面的衣服,或者攬住腰。
張秋瑩是個正經女孩,不允許自己有如此輕浮的動作。
“活動活動好,那我陪你走走。”
王志華自然不會反對,這是他第一次和張秋瑩單獨走在路上,巴不得路越長越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東豐縣城本就不大,兩人很快就走到了張月影的家門口。
“王志華同志,今天謝謝你送我回家,我到了,你回去吧。”
張秋瑩站在門口,嘴角帶著淡淡的笑容。
“啊?這就到了嗎?張秋瑩同志,你回去別忘了跟你小姑說,明天我請你吃飯的事情,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
王志華緊張的看著張秋瑩,生怕張秋瑩再說出拒絕的話。
“行,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
張秋瑩往院子里看了一眼,生怕小姑或者表弟突然出來。
“你先進去,你進去了我就走。”
在王志華眼里,張秋瑩就是世間最美的風景,多看一眼賺一眼。
等張秋瑩進了家,直到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王志華才傻笑著離開。
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先去了國營飯店,他要看一下明天供應什麼菜。
對于他此生第一次和女孩子的飯局,王志華無比重視。
縣城的另一邊,張月嬌的婆家,張月嬌的婆婆李淑芬正捧著一張信紙號啕大哭,旁邊兩個幼童也在哭著要娘。
這封信,是從西北農場寄過來的,直到今天,李淑芬和劉琦才知道兒子兒媳婦的確切位置。
以前他們老兩口只是知道,兒子和兒媳婦都犯了事,被送走勞動改造了,具體是哪個農場,他們一無所知。
老兩口只敢窩里橫,只會給兒媳婦立規矩,到了公家一句話也不敢多問。
喜歡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