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的,孩子們也都經歷過,甚至比我經歷的還要多。
頭兩年,只要小光出門,每次回家都是鼻青臉腫的。
所以小光養成了一個習慣,走路都是溜著牆根,從不抬頭,懷里揣著匕首,隨時準備和人拼命。
小利找小伙伴玩,每次都是哭著回來,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沒一塊好皮。
慢慢的,小利就不出去玩了,就在家幫我看著妹妹。
女兒盼盼長到三歲了,除了抱著她回娘家之外,我就沒讓她出過院門。
爹娘這麼大年紀了,為了你還要遭人白眼,听人惡言。
這種日子,我們一過就是三年多。
以前還有我娘家和大姐家幫襯著,日子倒也勉強過的下去。
從去年開始,家家戶戶都沒糧食吃,咱們家更是特別艱難。
要不是老天有眼,小光爭氣,突然找了個工作,可能你這次回來,就要去給我們上墳了。
這麼苦,這麼難,我們誰都不怨,因為我們對你的為人有信心。
以為你只是犧牲在了一個沒人發現的地方,部隊找不到你,才會判定你是叛逃了。
可你今天突然回來了,說著一切都是假的,你是執行秘密任務去了。
你叛逃是假的,可我們遭受的苦難,每一樣都是真的。”
這次甦紅沒有歇斯底里,沒有憤怒,可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刀子,把張向南的心戳了一個千瘡百孔。
猛然回頭,看到媳婦早已淚流滿面,瘦弱的肩膀一聳一聳的默默抽泣。
“娘,大哥哥問,水燒好了沒有?”
張向南剛要起身去哄媳婦,正好被跑進廚房的小閨女看到。
“壞蛋,你又把娘氣哭了。”
“大哥哥,快來呀!壞蛋又欺負娘了。”
小丫頭跑出廚房,現在院子里扯著嗓子搬救兵。
“怎麼回事?”
兩位老人站在前頭,朝著張向南投去質問的目光。
“爹,娘,誤會啊!”
張向南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次回來,原本想著是一次衣錦還鄉,大丈夫為國而戰,一為民族大義,二為封妻蔭子。
這次立功,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就能直升正團級。
回家的路上,他意氣風發,歸心似箭,就想著把這個好消息和家人分享,告訴所有人他不是叛徒。
沒想到,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不是崇拜的目光。
媳婦死活要離婚,大兒子稱呼他張營長,二兒子直呼他張向南,小閨女壓根就不認識他。
老娘要媳婦不要兒子,老爹劈頭蓋臉一耳光。
幾個舅哥摩拳擦掌要打人,幾個嫂子橫眉冷對沒好臉。
岳父岳母倒是沒太為難他,可也沒什麼好臉色。
好不容易把媳婦哄差不多了,剛才小閨女再進來晚一會,容他站起身把媳婦摟懷里哄一哄,再做個保證,表個決心,應該就能恢復如初。
可事情就是這麼巧,小女兒一聲大喊,引來眾人圍觀,就看到媳婦在廚房哭的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張向南,我小妹今天一天,哭的比當姑娘時十多年哭的次數還要多。
你立個功有什麼了不起的?就這麼糟踐我們甦家的姑娘是不是?”
看到小姑子哭這麼慘,大嫂姚金娣心疼壞了,連忙把甦紅摟在懷里,用手撫著甦紅的後背給她順氣。
“你說你咋回事?本來小妹好好的,你一回來又給她惹哭了,早上就應該讓他們兄弟幾個狠狠揍你一頓。”
陳慧霞也有些不高興。
“大嫂三嫂說得對,都怪我,都是我的不對。”
張向南倒也不傻,知道這個時候認錯就對了,解釋只會越描越黑。
“嫂子,他沒欺負我,就是越說越覺得委屈,忍不住才哭的,我哭出來就好了,就不覺得委屈了。”
甦紅一邊抽泣,一邊解釋。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既然想通了,不打算離婚了,也就不願看自己的男人難堪。
得理不饒人,把男人的臉面踩在地上,只能得到一時的痛快,男人的心里難免會留下疙瘩。
“妹夫,我小妹都這樣了,還想著替你說話,不讓我們為難你,希望你以後能珍惜我小妹吧。”
“妹夫,天地良心,以後你要再對不住我小妹,再讓她受這樣的委屈,哪怕我小妹對你再死心塌地,我們也不會允許她再跟你過下去。”
妯娌兩個都是透亮人,有些話公婆不適合說,自己當嫂子的就要說出來。
雖說是小兩口鬧別扭,勸和不勸分,但娘家人該替外嫁的閨女撐腰的時候,堅決不能含糊。
“嫂子只管放心,我張向南不是個糊涂蛋,小紅的好我心知肚明,小紅的不容易我一清二楚。
如果以後我對不起小紅,那我還算是個人嗎。”
甦紅剛才的一番話,說得張向南眼淚都差點流下來。
他只是听了听,就覺得無比心疼,真不知道媳婦這個弱女子,這幾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小紅,跟娘出去洗把臉,就讓向南在這燒水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太太心疼閨女,把閨女從廚房拉了出來。
“大壞蛋,再敢欺負娘,盼盼讓大哥揍你,大哥打人可疼了。”
小丫頭拖在最後,臨走時還不忘嚇唬一下張向南。
“這個小閨女,一點也不貼心。”
張向南笑著搖了搖頭,坐在廚房老老實實燒火。
等山雞和魚都處理好,張向南才被兩個嫂子替了出來。
中午時分,張曙光去學校接回弟弟張勝利,甦振山也帶著兄弟和子佷後輩們下工回了家,午飯也已經準備妥當。
今天的午飯特別豐盛,有張曙光帶回來的山雞和鯉魚,早上帶來的咸肉,還有張向南從國營食堂買回來的四個素菜。
當著全家人的面,張向南進入了表現時刻。
“爹,這一箱茅台酒,兩條中華煙是孝敬您的。”
“娘,這三斤桃酥,兩瓶水果罐頭,兩罐麥乳精,五斤雞蛋糕,您留著慢慢吃。”
“孩子們,這是兩斤大白兔奶糖,十斤水果糖,一會讓奶奶給你們分了。”
兜里有錢有票,今天在百貨大樓,張向南可沒少買東西。
“你們倆能過好自己的日子,我們當老人就心滿意足了,在我們身上花這個冤枉錢干嘛?”
光是張向南往家里搬禮物,就足足跑了三趟,都是從老兩口眼皮子底下走的。
女婿買了什麼東西,老兩口心知肚明,可嘴上該客氣的,還是要客氣幾句。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可到底不是自己的親兒子,人家是客人。
喜歡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