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搞活動的事,有派出所當背書,陸遠心里非常篤定,不需要考慮行不行的問題。
就是規模方面,是大搞特搞,還是稍微低調一些,是需要做適當權衡的。
陸遠這方面也沒有經驗,但是直覺告訴他,槍打出頭鳥,鋒芒太露未必是好事。
所以,這事最好跟陳新打個招呼。
想到這里,陸遠覺得好久沒有去看干姐姐了,應該找個合適的機會去探望一下。
感情包括親情,是走動出來的,如果長時間不聯系,有些感情變慢慢變味。
次日一早,陸遠選了三里屯。
因為三里屯距離最近,趕緊上山打一會兒獵,然後早早下山,撒幾網魚,就能早點回家做別的事情。
去看望陸梅,搭活動的台子,要做的事情有一大堆。
“媳婦,選幾樣東西,咱們去干姐家。”陸遠對陳秀英道。
“我去合適嗎?”陳秀英猶豫了一下,她對陳新夫婦有種說不出來的敬畏。
“沒事,你去最合適,我干姐特別喜歡你。”陸遠鼓勵道。
“那好吧,我得好好收拾一下,穿成這樣上人家門,都不好意思呢。”陳秀英莫名地自卑。
陸遠知道她在乎啥,她不是在乎自己,而是擔心給陸遠丟人。
于是拉住她的手,笑道︰“你就這樣挺好,干淨漂亮,肯定能給我漲臉。”
听到前面的陳秀英倒是沒啥感覺,听到最後一句時眼楮亮了︰“真的?真的沒關系?”
“沒事,听我的。”陸遠信誓旦旦。
在陸遠的不斷鼓勵之下,陳秀英很快就準備好了。
陸遠借來邊三輪,座位上墊得厚厚的,把陳秀英扶上去,然後慢慢駛向陳新家。
陸遠和陳林來過幾次,門崗已經認得他了,接了他遞過來的煙,開門放行。
“陳縣長沒回來,夫人在家。”門崗還囑咐了一句。
“謝謝老哥。”陸遠客氣地打了聲招呼。
“沒事,趕緊去吧。”門崗大叔笑著擺了擺手,他年齡也就四十出頭。
陸遠便進去了,徑直開到陳新家。
剛下車,在里面听到動靜的陸梅就打開門,看到是他倆,頓時眉開眼笑。
“我當誰呢,原來是我老弟和老弟媳婦來了,快進來。”
陸梅見陳秀英不方便,有經驗的她立馬判斷出陳秀英是有了身子,于是上前攙扶。
“小遠,你也真是的,你媳婦有了身子,還折騰她干啥。”陸梅埋怨道。
“姐,是她非要來看看你,我攔都攔不住。”陸遠一臉無奈的樣子。
陳秀英瞟了他一眼,趕緊順著他的話道︰“是啊姐,好久不見你,想的不行了。”
“哈哈,我也想你倆呢,快進去。”陸梅扶著陳秀英一只胳膊,“雖然都住在城里,但距離也有些遠,不常能見到。”
“嗯,是我和陸遠來得少了。”陳秀英趕緊檢討。
“哪能,你們都忙,我倒是閑在家里,就是怕出門。”陸梅笑著也自我批評起來。
眼見陸遠拎了不少東西,陸梅又埋怨起來︰“你們來就來,還帶啥東西,家里啥都有。”
陸遠笑道︰“姐,你有是你的,這個性質不一樣,我媳婦挑了好幾天,把她愁的,生怕帶過來你不喜歡。”
陳秀英見他這麼會說話,頓時暗暗松了口氣,臉上的僵硬表情也自然了不少。
“咋說你們好,那我就不客氣了。”
陸梅說著把陳秀英扶到沙發上︰“秀英,你坐下,我去給你倒茶。”
這是陳秀英第二次坐沙發,上次來過一趟後,她回家對陸遠贊不絕口。
可惜陸遠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沙發,索性在家具廠訂了一套,現在還沒有做好。
“謝謝姐,你不用這麼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陳秀英俏臉漲得通紅,有點局促不安。
“媳婦,這是咱姐,沒事,你坐。”陸遠也跟著勸道。
“怪不好意思的。”陳秀英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陸遠拍拍她的胳膊,“到我姐家,就跟咱在自己家一樣,你要是生分了,我姐回頭準得罵我。”
“哈哈,小遠說得對,陳秀英啊,你都喊我姐了,千萬別生分。”陸梅笑道。
她倒不是沖著陸遠每次來都不空手,而是陸遠確實情商高會說話,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情緒價值。
當然,陸梅還不知道情緒價值這個詞,但這不妨礙她切身地感受到。
“秀英啊,你不知道,你哥老跟我夸你家小遠,我就跟他夸你,你倆真是天生一對。”陸 梅笑呵呵地道。
然後把一杯泡了麥乳精的茶杯放到陳秀英面前,接著道︰“嘗嘗看,這可是你哥去省城開會捎回來的,很好看。”
其實家里的超市也有這玩意兒,但此刻沒有必要說破,陳秀英嫣然一笑︰“謝謝姐,這個聞著都很香。”
“特別香,有股奶香味,我也喜歡喝。”陸梅欣然道。
又聊了一會家常。
陸梅很自然地轉移話題道︰“你們兩口子無事不登三寶殿,是不是有啥事?”
作為副縣長太太,她接觸的人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有人登門拜訪,不是這事就是那事。
陸遠兩口子突然拎著禮品上門,用腳趾頭也能想到,肯定有事。
在開口之前,陸梅已經在心里打定主意,只要不是太為難,她會給陳新吹吹枕邊風。
“姐,是這樣的,我和朋友合伙開了家農藥廠,現在由我負責打理,過幾天,我準備辦一個優惠活動,想請姐去捧場。”陸遠斟酌道。
陸梅微微一愣,原來不是來找她幫忙的,隨後笑道︰“這是好事啊,沒問題,我再忙也得抽空去。”
陸遠笑了笑︰“我們公司和城北派出所合作,主題是惠農利民,跟你說實話,這也是我對我們的產品非常有信心。”
“農藥是吧?”陸梅思索了一下,“你咋想到做這個呢?”
這個問題早在陸遠的預料之中,他胸有成竹地回道︰“現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自家的地產量高不高,自家會重視,而我們生產的農藥,可以除害蟲增產量,是農民需要的,將來必定有廣闊的市場。”
“沒錯,確實是這個道理。”陸梅不是普通家庭主婦,稍一琢磨就明白了是咋回事。
她接著贊道︰“你這個惠農利民的主意好,我想你哥也會支持的。”
這正是陸遠此行來的目的,陸梅很聰明地主動點出來了,而這就是最好的效果。
陸遠不求陸梅辦事,要的就是陳新支持,還是就是提前告訴陳新,也是一種尊重。
免得事後再向陳新解釋,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姐,我們這個活動,惠農利民是重點,除了做好宣傳推廣外,也準備抽獎,一等獎是一輛自行車。”陸遠繼續介紹。
“啊,自行車啊,這麼貴重的東西當獎品?”陸梅吃了一驚,越發覺得陸遠辦事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