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永生者

第76章 取士,賑災與野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極速腥楓 本章︰第76章 取士,賑災與野心

    張宇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科舉選拔出的官員,都是經過系統學習的,熟悉政務流程,上任後能快速上手,不會像有些舉薦上來的官員那樣,只會空談,不懂實務。

    眼下災情緊急,正需要這樣的官員去處理各地的事務,若是用那些只懂空談的士族子弟,怕是要誤了大事。”

    虞王听完,臉上露出贊同的神色︰“國師這個主意好!

    既能解決官員短缺的問題,又能打擊士族、鞏固王權,還能選出有用的人才,可謂一舉多得。

    你教出來的學子,本王信得過!

    這科舉之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務必盡快辦好,可不能讓各部衙門空太久。”

    “臣遵旨!”張宇躬身領命。

    。。。。。。

    在接下來的幾日,張宇幾乎忙得腳不沾地。

    他一邊要統籌淮河賑災事宜,每日查看各地送來的災情奏折、協調糧草運輸;

    一邊還要忙著籌備科舉,制定詳細的考試規則、挑選考官、布置考場。

    他先是讓人在京城的朱雀大街、東西兩市,以及各州府的治所張貼告示,用醒目的朱砂字寫清科舉的時間、考試內容和錄取規則。

    告示一貼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寒門子弟們奔走相告,眼中滿是期待;

    士族子弟們則議論紛紛,有人不滿,有人卻也想通過科舉證明自己的本事,而非靠家族蔭蔽。

    隨後,張宇從學宮中挑選了三位學識淵博、品行端正的先生作為主考官——分別是精通律法的周先生、擅長農桑的吳先生,以及曾在工部任職三十年、熟悉工程實務的鄭先生。

    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他還制定了嚴格的監考制度︰考生進入考場前,要接受禁衛的搜身,防止夾帶小抄、書本;

    考生的試卷要糊上姓名、籍貫,再由專人用統一的字體謄抄一遍,之後才交給考官評閱——這樣一來,考官既不知道考生是誰,也無法通過字跡辨認,徹底杜絕了徇私舞弊的可能。

    考試當天,學宮的考場外擠滿了人。考場大門外,掛著“公平取士,唯才是舉”的紅色橫幅,兩側站著手持長刀的禁衛,維持秩序。

    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足有五百余人,他們大多身著洗得發白的青衫,手里提著裝著筆墨紙硯的布包,臉上滿是緊張和期待。

    人群中,既有來自京城寒門的子弟,也有從偏遠州縣趕來的書生,甚至還有幾位穿著錦緞、卻刻意低調的士族子弟——他們不願被家族束縛,想憑自己的本事進入官場。

    圍觀的百姓們議論紛紛,有人為自家子弟加油,有人則盼著這些學子能早日當官,為百姓辦實事。

    考試持續了三天,考完後,考官們連夜閱卷,很快就排出了名次。

    張宇將錄取名單呈給虞王,虞王看後十分滿意,親自在大殿上召見了這五十名學子。

    殿內,虞王坐在王椅上,看著下方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笑著說道︰“朕今日見你們,就像看到了虞國的未來。

    你們不必拘謹,今後在朝堂之上,只需盡心辦事,為百姓謀福,朕定不會虧待你們。”

    隨後,他按照成績高低,將學子們分配到各部衙門和地方官府︰李默、趙軒等人被分配到戶部、吏部,協助處理賑災糧款統計、官員任免事宜;

    王磊和另外幾名實務科優異的學子則被派到工部,負責淮河堤壩的修復工程;

    其余學子則被外放至受災嚴重的州府,擔任通判、縣令,統籌地方賑災和民生事務。

    這些學子大多是張宇親自教導的,不僅有真才實學,還熟悉張宇推行的各項新政,上任後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在戶部任職的李默,只用了半個月,就重新梳理了全國的糧草儲備賬目,找出了幾處被地方官員虛報的缺口,為朝廷節省了大量賑災糧款;

    在工部任職的王磊,帶著工匠們前往黃河沿岸,實地考察堤壩潰決情況後,提出了“分段修復、加固堤基”的方案,比原計劃節省了三成的工期和費用;

    被派到淮南州擔任通判的趙軒,深入民間,先帶著隨從走遍了淮南州的十二個受災縣鎮。

    他沒有坐在縣衙里听屬官匯報,而是親自鑽進災民搭建的茅草棚,了解具體問題。

    摸清情況後,趙軒立刻行動。

    他先是按照張宇推行的“賑災糧款公示制”,在每個村鎮的顯眼處立下木牌,將朝廷撥發的糧食、銀錢數量,以及發放名單一一寫在上面,旁邊還留了“舉報箱”,只要發現有官員克扣,百姓隨時可以投信。

    這一招徹底斷了地方小吏的貪念,以往總有人想從中“抽成”,如今看著木牌上的字和箱上的封條,誰也不敢再動歪心思。

    接著,他又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他讓人從州府糧倉里調出預留的豆種,挨家挨戶發給災民,還親自帶著農官到田間示範播種。

    有些災民失去了農具,他又向工部申請調撥了一批新打造的鋤頭、鐮刀,分發給有需要的家庭。

    在新官員的協助下,虞國的賑災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

    各地的洪水漸漸退去,被沖毀的堤壩得到了修繕,百姓們也陸續回到家中,開始重建家園。

    接下來張宇又推行了一系列鼓勵農桑的政策,給百姓發放種子和農具,減免受災地區的賦稅,讓百姓們能夠安心生產。

    與此同時,朝堂上的新官員們也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

    以往各部衙門處理政務,總是推諉扯皮——戶部說“要等吏部批人”,吏部說“得看工部的預算”,一件小事能拖上半個月。

    可如今,新上任的官員們大多來自學宮,早就習慣了“分工協作”的模式。

    比如修繕京城外的護城河,以往工部要先寫奏折請旨,再等戶部撥款,最後還要找吏部借人,流程繁瑣。

    這次,負責此事的學子直接帶著圖紙找到戶部,當場核算出所需銀兩,又聯系了負責工程的同僚,三天內就定下了開工日期,半個月後,護城河就開始清淤、加固,速度比以往快了一倍不止。

    這一系列舉措僅僅用了半年。

    隨著雨季的結束,天氣漸漸轉暖,虞國的農業生產慢慢恢復,各地的糧倉也重新充盈起來,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

    整個國家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朝堂上,新上任的官員們干勁十足,各部衙門的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再也不見以往的推諉扯皮與低效拖沓。

    這半年來,張宇常常坐在書房的案前,听著手下傳來的密報,看著朝堂內外的變化,心中稍定。

    新政的根基已經扎下,接下來就是穩固成果,再圖長遠。

    他心里清楚,攘外必先安內。

    夏國是穿越者建立的國家,手里有系統,實力雄厚,是虞國最大的威脅。

    所以並沒有操之過急地直接發動戰爭,而是耐著性子一步一個腳印——比起夏國這個由恐怖的穿越者組成的國家,他得先把自己國家的沉痾清除一遍,換上全新的血液,才能讓虞國變得強大。

    為了這點,他忍了足足半年之久。

    待到成果穩固,便是滅韓、滅楚之時!

    他得盡快擴大自己的戰略優勢,在夏國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極速收獲戰果,屆時便是大決戰的時候了。

    張宇看著手中的密報暗自笑道︰“呵!華星的骨子里流淌著統一的血液,是永遠都不會變的!

    就算到了這個分裂的東大陸,就算面對的是擁有系統的對手,這份想讓天下歸一的念頭,也從來沒有斷過。

    看不到統一,我渾身難受!”

    他握緊拳頭,指節微微發白︰“夏國的穿越者們,你們有系統又如何?

    我張宇一點都不怕!

    戰場之上,從來不是靠外物就能贏的,我只相信狹路相逢,勇者勝!

    到時候鹿死誰手,咱們各憑本事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一樣的永生者》,方便以後閱讀不一樣的永生者第76章 取士,賑災與野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一樣的永生者第76章 取士,賑災與野心並對不一樣的永生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