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

第474章 結果還真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小肖肖 本章︰第474章 結果還真行

    所以這次,他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頭一件大事,就是防瘟疫!

    以前赤壁大戰,曹操為啥敗得那麼慘?原因多得很,但有一條特別關鍵——那年荊州鬧瘟疫,死的倒的全是士兵。

    蔣華強可不想手下兄弟莫名其妙就倒在病上。

    所以早早就做了準備,營地周圍打掃得干干淨淨,還提前備好了藥。

    軍中也帶了不少大夫。

    誰要是打仗掛了彩,立馬就有人治。

    除了防病,還得防暈船。

    他可不會像曹操一樣,圖省事把船全都鎖成一片。

    這回南下,總共帶了九萬人馬。

    五萬水軍早被甘寧調教得如魚得水,根本不怕風浪。

    但那四萬精銳步兵,大部分是北方漢子,打小就沒見過江面。

    為了讓他們適應,蔣華強干脆把大軍留在廣陵,哪兒也不去。

    每天讓龐德、高順、張合、徐晃幾個將領,帶著這幫兵在江邊來回走動。

    練站船,听濤聲,看浪打浪,硬是讓他們習慣水上的滋味。

    功夫不負有心人,練了這些天,不少人已經能站在晃蕩的船上談笑了。

    高順帶著他的三千陷陣營兄弟,最早就過了長江這道心理關。

    現在。

    他們不光翻山越嶺是一把好手,夜里摸營、背後偷襲也玩得賊溜。

    就連水上功夫,也一天比一天硬氣。

    更離譜的是,這群人最近竟嚷嚷著要跟甘寧那幫三千錦帆賊干一架,非得在江面上掰個手腕,瞧瞧誰才是真正稱霸水面的狠角色!

    不過。

    在蔣華強眼里,這事兒陷陣營大概率要吃虧。

    要是在平地干仗,那沒得說,陷陣營配得上“最強步兵”這個名頭。

    可要是真漂在水上打,錦帆賊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水里翻騰、浪中穿梭,那是人家吃飯的本事。

    但蔣華強不會傻到去潑冷水。

    自己手下這幫人肯這麼拼,敢喊出挑戰的話,說明士氣旺、心氣高。

    他當主公的,巴不得天天看他們斗志昂揚,哪還會去戳這泡氣?

    不光是兵士們猛練,蔣華強自個兒也帶著文官武將們時不時坐船沿江溜達。

    一開始。

    法正、陳宮、賈詡這些文弱書生,站在船頭晃兩下就臉色發綠,差點把隔夜飯都吐在江邊。

    可被蔣華強一頓嘴炮洗腦,畫了一堆江對面的金銀財寶、地盤城池後,一個個咬牙硬撐,發誓不能再怕這搖晃的破船。

    結果還真行。

    經過一陣子的折騰訓練。

    那幾個原本站不穩的文人,也能在甲板上談笑風生,扛住風浪顛簸了。

    蔣華強看了直點頭。

    這下好了。

    打仗前該練的都練了,該熟的也都熟了。

    可這還只是軍上的準備。

    其他方面,他也一點沒落下。

    比如,防著其他諸侯搞小動作。

    徐州和兗州那邊,有趙雲、呂布、華雄、張松幾個頂著。

    西涼鐵騎和並州狼騎這兩支狠隊伍,也全留在北邊鎮場子。

    曹操和袁紹要是敢動歪心思,肯定得掂量掂量自己腦袋硬不硬。

    關西那邊更不用擔心。

    老董雖然退了,但威風還在。

    還有李儒那老狐狸在旁邊盯著。

    基本穩得跟石頭一樣。

    唯一讓人有點不踏實的,就是孫策和劉表。

    蔣華強知道歷史,對他們倆可不敢掉以輕心。

    早早就撒出去一大堆探子,往荊州、淮南扎堆鑽。

    只要劉表或孫策有個出兵的苗頭,他立馬動手,絕不給機會。

    就說孫策吧。

    這人要是真敢反水,趙雲馬上帶著駐守徐州的西涼鐵騎殺過去,直撲淮南,直接把他老家掀個底朝天!

    孫策是挺能打。

    可那又怎樣?

    他手下連像樣的騎兵都沒有。

    踫上趙雲和三萬西涼鐵騎沖鋒,他拿什麼擋?

    拿兩條腿的步兵去追馬?

    淮南地勢平坦,一眼望過去全是平地,沒山沒坎,想守都找不到地方。

    就算孫策有三頭六臂,面對鐵蹄滾滾沖過來,也只能干瞪眼,急得抓耳撓腮,一點轍都沒有。

    再看劉表。

    表面看像個老實巴交的老好人。

    年年還給老董控制的朝廷進貢,裝得很忠心。

    可蔣華強清楚,這老家伙在原來的歷史里,可是個搞事情的一把好手,搞風搞雨的本事不比劉備、呂布差。

    要不是他在背後撐腰,張繡憑什麼敢在宛城跟曹操對著干?

    說白了。

    當初張繡能賴在宛城不走,全靠劉表點頭默許。

    不光讓他佔著地盤,還暗中送錢送糧,當他的“擋箭牌”用。

    可惜後來張繡听了賈詡的話,直接投降曹操了。

    劉表白忙一場,丟了這枚棋子。

    但就算這樣,他也沒閑著,一直琢磨著再找個新“擋箭牌”頂上去。

    于是,從北方一路逃竄過來的劉備,在蔣華強眼里突然就成了香饃饃。

    這才有了後來劉備能在新野安營扎寨、自立山頭的局面。

    不然你說說,劉表憑啥好心好意,把荊州北大門這麼關鍵的地盤交給劉備?

    劉表腦子進水了還是閑命太長?

    天底下哪有白送好處這回事!

    所以說,對劉表這個老狐狸,蔣華強心里早就提著防呢。

    當然了,真讓他睡不著覺的,其實也不是劉表。

    而是黃祖手底下那支江夏水軍!

    那可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水上鐵軍,不是吹的。

    哼!這種玩意兒,握在別人手里不踏實,最好還是挪到自己兜里才安心。

    在蔣華強腦子里,早就悄悄盤算起怎麼把這支水軍給撬過來。

    呵,有些諸侯想背後算計他?

    做夢去吧,下輩子投個好胎再來!

    一直以來,都是他蔣華強壓著別人打,輪得到誰騎他頭上撒野?

    淮南

    九江郡

    自從孫策一口氣拿下淮南三郡後,他琢磨了半天,最後把大本營定在了靠近南邊的九江郡。

    說起來。

    按現在的眼光看,九江算是南方的地盤。

    可在漢末那會兒,因為長江幾條支流繞來繞去,大家普遍還是把它當北方城池使。

    此刻,議事廳內。

    孫策和周瑜正面對面坐著,跟一個年輕後生談事。

    這人正是諸葛亮。

    剛介紹完自己是誰、從哪兒來,諸葛亮正準備開口說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474章 結果還真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474章 結果還真行並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