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登死士听他的命令早就形成了習慣。
一听見 義下令,士兵們立刻舉起弩箭,準備進行第二輪射擊。
而大戟士這邊,張合冷冷地看著這一切,心里有底得很。
雖說這群大戟士是第一次以大戟士身份上戰場,但他們每個人都曾身經百戰,是實打實的老兵。
當然,他張合更感激的是蔣華強。
沒有蔣華強的鼎力支持,不僅大戟士部隊根本組不起來,就連這些防御驚人的鐵甲也造不出來。
要知道,經歷先秦和兩漢,騎兵早已被視為陸戰的絕對王者,在各個勢力心目中,最值錢最該投資的王牌軍肯定是騎兵,不是步兵。
所以,諸侯們把騎兵當心頭寶,每一名騎兵都極其珍貴。
而大戟士這種兵種呢,不但動作笨重,連普通步兵都比他們靈活,跟騎兵比就更不用說了。
但偏偏,蔣華強卻願意花大錢,讓張合去打造這麼一支部隊!
要換做其他勢力,根本不會同意這玩意的存在!
因為大戟士那一身重甲,真的太燒錢了。
養一個大戟士,開銷比一個騎兵還要大!
既然有錢,干嘛不去養更靈便的騎兵,而要去練這堆“移動坦克”呢?
從前也早有實證了。
當初的界橋之戰,張合帶著幾百號剛成形的大戟士站在袁紹身旁,結果遇上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因速度慢被白馬義從吊著打,結果全軍覆滅。
自此之後,大戟士就徹底從戰場上消失,沒了聲音。
原因很簡單,袁紹認為大戟士完全不中用,不再願意投入軍費培養他們。
可蔣華強不是袁紹,他對大戟士的價值看得很清楚。
雖說他們在野戰時因靈活性不足吃大虧,但他們恐怖的防御能力和長戟的穿透力,使他們天然就成為對付弩兵的大殺器!
而且——
若是有整整一萬人大戟士組成的方陣,哪怕城牆再堅固,都能迅速沖上城頭破敵!這是騎兵完全不具備的優勢。
現在,借助戰術上的誤導和地形掩護,張合已經帶著八百名大戟士摸到了先登死士附近。
只要一近身,先登死士那薄弱的防護,將會被大戟士瞬間擊潰!
先登死士還有盾牌?
那種盾牌只能防住普通刀劍和箭支而已,面對大戟士的重型長戟,幾乎是擺設!
伴隨著 義下達命令,先登死士的第二波弩箭射了出去。
又有一百多個大戟士中箭倒地,但絕大多數最後還是爬了起來。
真正傷亡的人數,總共不到十個,而且他們倒地也不是因為鐵甲被射穿,而是不小心被箭頭命中了臉上沒護甲的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