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

第392章 又有機會並肩作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小肖肖 本章︰第392章 又有機會並肩作戰

    眾諸侯顯然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忽然,只見一頭白發、老態龍鐘的陶謙開口道︰

    “諸位,既然汜水關這麼難啃。”

    “我們不妨把注意力放在虎牢關上。”

    “虎牢關的守將張遼沒什麼名氣。”

    “可能也就是個平庸之輩而已。”

    “我們集中兵力,突擊虎牢關。”

    “到時候就算蔣華強和華雄從汜水關派兵救援,也來不及了!”

    要說這三年里衰老最快的,當屬陶謙了。

    上次討伐董卓失敗的時候,他已經快六十歲了,算是當時年紀不小的了。

    這兩年他又被一堆煩心事折騰,先是兩個不爭氣的兒子,一個叫陶基,一個叫陶商,在亂世中根本無法撐起徐州的大業,早晚會被曹操或袁術乃至袁紹吞掉。

    而且,陶謙手下的將領張開去年秋天殺了曹操的父親曹嵩。

    本來陶謙和曹操之間的關系就挺緊張的。

    統一了兗州之後的曹操,對鄰居徐州早就有野心。

    張開殺害曹嵩的事發生後,無論是為了報父仇還是擴張領土,曹操都必須出兵攻打徐州!

    陶謙雖然不算小勢力,但跟勢頭強勁的曹操比起來,顯得力不從心。

    開戰不久,陶謙很快就處于劣勢。

    最終,在袁紹介入的情況下,曹操和陶謙簽署了停戰協議。

    但陶謙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一個郡的土地和大量的軍費物資。

    這樣沉重的打擊對陶謙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而如今,雖然陶謙加入了以袁紹、曹操為首的討董聯軍,但他已是風燭殘年,隨時可能離開人世。

    甚至他能否平安回到徐州都成了未知數。

    因此,當諸侯們討論汜水關和虎牢關問題時,陶謙表現得格外積極。

    他生怕這場討伐董卓的戰役變成持久戰,萬一真的變成拉鋸戰,他可能還沒回到徐州就在半路上去世了。

    陶謙的話音剛落,眾諸侯都點了點頭。

    要說這幾年來,全漢朝最出名的人,非蔣華強莫屬!

    涼州平定、漢中平定、益州平定,這三次戰役都是由蔣華強親自指揮。

    再加上蔣華強和華雄守衛的汜水關,讓關東諸侯膽戰心驚。

    相比之下,張遼守衛的虎牢關似乎容易攻克許多。

    “陶公說得有道理。”

    “但是……汜水關這邊也得留下一些兵力作為牽制。”

    “要不然,以蔣華強那小子的狡猾。”

    “一旦听說虎牢關遭遇攻擊,他肯定從汜水關率軍救援。”

    袁紹嚴肅地說道。

    上一次,關東諸侯就是因為分兵吃了虧。

    但他們除了分兵別無選擇。

    汜水關和虎牢關這兩處關隘,並不是打破了一個才能去攻打另一個。

    這兩座關卡相互呼應,只不過虎牢關距離洛陽更近而已。

    對于這些關東諸侯而言,他們自然更願意攻打駐守在虎牢關的張遼,而不願面對汜水關的蔣華強。

    然而,在敵軍逼近之際,張遼之所以能成為虎牢關守將,是因為蔣華強信任他的能力。

    歷史上,張遼可是曾在白狼山斬殺踏頓,逍遙津擊潰孫權大軍的猛將!

    如今,別看關東聯軍人數佔優,但在面對張遼時,未必能佔便宜。

    最終,關東諸侯決定由公孫瓚和曹操二人負責率軍在汜水關牽制蔣華強,其余六路諸侯則集中兵力突襲虎牢關。

    ……

    與此同時

    汜水關上

    蔣華強和華雄站在城樓上眺望遠方。

    “文韜,我們上一次在這里相聚還是三年前。”

    “沒想到今天又有機會在這里並肩作戰!”

    華雄感慨萬千。

    以蔣華強現在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留在後方的洛陽城里。

    但他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和華雄一起來到前線。

    二人往昔並肩作戰的情景不斷浮現在華雄的腦海中。

    突然,華雄臉上露出了一絲憂慮。

    他說︰“文韜,張遼張文遠在虎牢關真的沒問題嗎?”

    其實也不能怪華雄對張遼不夠信任。

    主要因為張遼之前一直跟著呂布,一直沒得到揚名立萬的機會。

    後來,蔣華強準備軍制改革時,才在蔣華強的推薦下任命張遼為虎牢關守將。

    關東諸侯沒有組成聯軍的情況下,沒人會腦子一熱來打虎牢關。

    因此,張遼一直沒機會展示自己的實力。

    “放心吧,文遠很強。”

    “僅憑關東諸侯那點人,奈何不了他。”

    蔣華強淡定地說。

    論統兵能力,張遼在整個漢末三國時期都能穩進前五!

    即便沒有逍遙津那次大捷,張遼也曾在白狼山證明過自己的實力!

    此外,虎牢關不止張遼一人,蔣華強早已預料到關東諸侯可能會攻擊虎牢關,還派了龐德、吳懿、閻行、張任等人協助張遼。

    然而,關東諸侯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

    原本汜水關和虎牢關各自有一萬守軍,現在蔣華強帶來了十萬大軍,每個關卡的守軍增至六萬人。

    然而……

    以董卓軍統一西境後的規模,別說十萬,就算抽調十五萬、二十萬軍隊也不在話下!

    但蔣華強只帶了十萬部隊就趕了過來。

    這是為什麼呢?

    而且,董卓軍的騎兵部隊,全都像是消失了一樣,沒出現在前線。

    可憐的關東諸侯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不知曉,他們很快就要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了!

    “報告!”

    “文韜先生,華雄將軍!”

    “曹操和公孫瓚正領著隊伍往這邊來,離汜水關只剩二十多里地了。”

    幾名探子快馬加鞭進了關內,把這消息告訴了蔣華強和華雄。

    “只是曹操和公孫瓚兩個人?”

    “看來這些人又分兵了啊!”

    蔣華強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他覺得曹操和公孫瓚這麼做,大概就是為了牽制汜水關里的力量,擺出一副要攻城的樣子。

    這說明,大部分的關東諸侯都覺得張遼沒啥名氣,不值一提。

    想趁機直接拿下虎牢關。

    “袁紹、袁術、孔融、陶謙、劉備、張楊。”

    “既然這六個人非要去和文遠過招,那就讓他們受點教訓也好。”

    蔣華強對張遼充滿了信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392章 又有機會並肩作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392章 又有機會並肩作戰並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