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

第379章 投降未必是絕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小肖肖 本章︰第379章 投降未必是絕路

    “這些人現在還活著好好的。”

    “尤其是張魯通過聯姻把妹妹嫁給蔣華強,使得漢中的五斗米教得以存續。”

    “而那些不願意投降的人,如韓遂、程銀之輩,早已不見蹤跡。”

    “由此可見,投降未必是絕路。”

    “但如果頑抗到底,城破之時可能就是末日到來之時。”

    張松的話雖然是基于事實,但也帶有恐嚇之意。

    劉璋本性膽小,听了這話,心中投降的想法愈發強烈。

    “永年,你說我該用什麼方式去跟蔣華強談判比較好?”

    至于繼續反抗?

    劉璋連想都不敢想了!

    一方面打不過,另一方面也怕張松口中所說的後果。

    稍微轉了轉眼珠子後,張松提起自己的頭發向劉璋保證︰

    “主公,請允許在下幫您分憂解難!”

    “倘若蔣華強不肯保障主公的安全,在下定然以死相爭!”

    “讓他感受到血濺現場的後果!”

    听完這話,劉璋很是欣慰。

    不過一想到之前吳懿也曾做過類似保證最後卻帶兵投敵,心中依舊不免忐忑不安。

    永年會不會也背叛我?

    劉璋心緒不定。

    但他又一想,吳懿掌管軍隊,張松則是一個文人。

    就算張松真的背叛,造成的威脅也不會像吳懿那樣大。

    實際上。

    張松這種玩陰謀的謀士,有時比單純的武將更加狠毒!

    ……

    自從白水關投降後的半個月里,蔣華強迅速派兵佔領了巴郡與江州。

    如今已經到了涪城腳下。

    駐守涪城的正是不久前攻打葭萌關的雷銅。

    在吳懿的招降下,雷銅決定歸順,並帶著城里的守軍加入了蔣華強的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

    被俘虜的張任得知這個消息時憤怒至極,卻毫無辦法改變現狀。

    目前成都城內只有大約三萬人,這是劉璋手上最後一點可用力量。

    憑借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擊敗蔣華強。

    更不用說吳懿、嚴顏、龐羲還有雷銅這些有名望的將軍都已經加入敵人那邊。

    成都那三萬守軍與這些人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上下級關系。

    一旦蔣華強正式發起進攻。

    恐怕城內的士兵真正能夠戰斗的比例不超過一半。

    即使張任心里再不願承認,也只能接受成都隨時可能被攻陷的事實。

    而在進入涪城之後。

    蔣華強在議事廳接見了一位從成都來的使者。

    這位使者的個子不高,看樣子不到一米六。

    雖然外表普通,但在益州這片土地上,他的家族幾乎是頭號大族。

    沒錯,這位使者就是張松。

    也是益州張家現在的家主。

    事實上,在蔣華強攻打漢中之前,張松就已經偷偷派人去長安給蔣華強送禮了。

    對于張松這種大家族的子弟來說,在亂世里總是要給自己留條後路的。

    就像歷史上劉備入川那樣。

    如果不是張松暗地里把“西蜀地形圖”交給劉備,劉備想要順利進入四川可沒那麼容易。

    假如張松沒出事的話,那麼劉備入川後,張松的地位只會比吳懿高,絕不會比他低!

    要是張松有個妹妹啥的,說不定劉備也會娶她為妻,甚至讓她成為正室。

    但可惜的是,張松出事了。

    作為益州的第一大家族,張家內部不可能完全團結。

    張松想支持劉備,但他的庶出兄長和庶出弟弟卻選擇繼續跟著劉璋。

    兩人向劉璋告密說張松勾結劉備,並且找到了確鑿證據。

    最終,劉璋殺雞儆猴處死了張松。

    他的庶出兄長和弟弟,則被劉璋扶植成了張家的掌權人。

    而在張松死後,他的好友法正,在劉備麾下受到了重用。

    後來在劉備入川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不過,目前,法正和孟達都還沒有進入蜀地,自然也不認識張松。

    看著眼前的張松,蔣華強主動伸出手。

    根據吳懿所說,他之所以能取代楊懷、高沛成為白水關守將,張松在里面出了不少力。

    所以,與其說是吳懿導致白水關被蔣華強佔領,還不如說是眼前的張松才是幕後推手!

    換句話說,張松才是劉璋身邊的最大內奸!

    看到蔣華強主動握手,張松稍微愣了一下。

    本以為像蔣華強這樣的身份地位,應該會非常高傲。

    沒想到蔣華強不僅比想象中的年輕,還十分平易近人。

    想到這兒,張松連忙伸手握住蔣華強的手,賠笑道︰

    “文韜先生,您作為相國大人眼前的紅人,從長安遠道而來。”

    “我們沒能好好盡地主之誼,真是有些疏忽,請文韜先生莫要見怪。”

    听到這話,蔣華強笑道︰

    “永年客氣了。”

    “盡地主之誼,等到成都城下再做也來得及。”

    蔣華強這番話,讓張松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這意味著蔣華強並沒有把他張永年當成外人。

    “成都城下再盡地主之誼”,同時表明蔣華強根本不把劉璋這個益州刺史放在眼里。

    畢竟,這次蔣華強南征的口號就是討伐“逆賊”劉璋。

    這和歷史上劉備入蜀的理由完全不同。

    劉備當時是打著幫助劉璋抵御張魯的旗號,結果張魯沒打幾下,反而奪走了劉璋的地盤。

    從某種意義上說,劉備算是“背叛”了劉璋。

    而這一次,是劉璋背叛了漢室朝廷。

    如果劉備殺了劉璋,益州可能會人心不穩。

    而蔣華強要是殺了劉璋,益州並不會因此產生任何動亂。

    只要蔣華強掌控住張松、吳懿、龐羲、嚴顏這些在益州有極大政治影響力的人,益州就能保持穩定。

    劉璋反而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個。

    要不要殺劉璋,全在蔣華強的一念之間。

    接下來,蔣華強和張松的交談非常順暢。

    表面上他們在討論劉璋投降的事,實際上卻是在商量益州的利益分配問題。

    張家在益州很有勢力,蔣華強不可能讓張家繼續保持現有的形式留在益州。

    因此,蔣華強打算將張松和幾名張家的重要成員帶回長安。

    對此,張松倒也沒有反對。

    張家在益州已經是第一大家族了。

    他們的目光應該放到整個關西才對。

    然而,張松不知道的是,出身寒微的蔣華強,很清楚世家在未來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毒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379章 投降未必是絕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第379章 投降未必是絕路並對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